说出的话,工匠们不敢违拗,左右看看。登时有个工匠大着胆子开口:“这织机纺出来的棉纱,比寻常织布机所用的棉纱要细一点点,织出来的布因此要稀疏一点,显得轻薄,不够厚密,做夏布固然可以,但若是要做成色好的冬布,就不能够了。”

    石咏听了他说的话,点点头,道:“说得在理!”说着转头望着甄霓等人,“若是织机确实有这个缺陷,你们当琢磨对策,想想应当怎么解决才是。”

    甄霓等人相互望望,立即明白了,石咏是要她们解决织机目前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就此将织机一概否定。

    对面工匠却同样以为石咏是帮着他们说话的,当下郑大高声道:“是这个理儿呀大人,她们做出来的织机,令市面上纱价下跌,布价也下跌,我们这些小民们眼看连糊口都难了,这难道不是害人是什么?”

    岂料石咏听了这话,脸一板,说:“本官这下可明白了,感情你们纯是因为你们自己的产量低,织出来的布又买不上好价钱,所以才说这新织机是害人的东西。你们说这话的时候,要脸不要?”

    “让本官来告诉你们一件事。本官早先刚刚处理了一桩洋人与织造局的纠纷。涉事的洋人,见了甄霓纺织机的先进,偷偷绘制了新织机的样子,想要带回本国去,结果被织造局的工匠们拦住了。”

    石咏这时候提高了声音,道:“你们看看洋人,洋人见到了这样的工具,头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是学习!而你们呢?你们想到的竟然只是打砸毁坏,说实话,我若是海外来的洋人,见了你们这一副做派,我就只有窃喜的份儿!”

    “工匠们,我也知道你们生活不易,糊口不易,可是这样提高效率的工具,你们不使用,迟早旁人会使用。你们今日砸了新织机,抱着旧织机过活,可是你们不进步,旁人会进步。待到将来洋人带着大量便宜至极的棉布倾销过来的时候,你们拿什么与洋人抗衡,就用你们的旧织机吗?”

    他这一番话喊出来,对面的工匠都变了脸色,相互看看,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反倒是立在石咏身后的甄霓等女匠人,听见这话,便相互握住了双手,暗自给自己打气。

    石咏的心思很简单,眼下各国都处在工业革命前夕的黑夜里,距离黎明只有一步之遥。生产效率的提高是迟早的事儿,既然竞争迟早要到来,那么早来不如迟来。

    “好,你们在反反复复地埋怨棉纱的价格下跌,棉布的价格下跌。可是我想问问你们,你们都别把自己当成是布匠织工,你们只把自己当成是寻常百姓——这布价便宜了,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呀!”

    石咏这一声,将一众工匠全都问愣了,傻站在那里,一个字都说不出。半天,突然有个人期期艾艾地说:“自……自然是好事——”

    郑大带着头掉过脸去看说话的那人,那人虽然心里发毛,语声颤抖,可到底还是大着胆子说:“我有一个家贫的邻居,平素买不起布匹,做不了衣衫,一家人出门没几件衣裳是不露腚的,所以只能轮流出门。”

    “对,他说得很对!”石咏朝那说话的人微微颔首,以示鼓励:“是这个理儿。你们松江‘天下布仓’,出产的布都是好布,可是说到底,这世上还有那么多人根本就买不起布,穿不起衣。我看各位穿得都挺体面,你们能从松江到这杭州来,想必都不是手上缺银子的主儿,那么,你们谁有这个立场,能对本官说上一句——‘布价便宜了不是一件好事?’”

    石咏说毕,织造局里雅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能接下这句话。只有李卫这个老狐狸,一面听,一面在石咏身后偷偷笑了出来。

    “当然了,本官也承认,你们以旧织机织出来的布匹,细密厚实,质量过硬。本官想说的是,只要你们产的布真是好布,买主不会眼瞎,在价格上一定会与其他的布有差别。这个你们大可以放心。”石咏的话又软乎了些,郑大带同追随他的工匠们便一起松了一口大气。

    “可是,等到新织机也能织出与旧织机一样质量的布匹那时候,你们又该怎么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