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背着手,看着这一间贾琏夫fu一手开创的产业,而石大娘也在此间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石咏背着手,立在织金所对面,等了片刻,只见织金所门前依旧人来人往,二楼安装着玻璃窗的明厅也显见得是热闹非凡——这织金所,依旧本本分分地做着衣料生意,虽然锦官坊这一竞争对手近日生意大噪,可对织金所并无太大影响。

    然而石咏却心里觉得不妙,回家之后便寻石大娘问起了织金所的生意。

    “一概都好啊?”石大娘这被石咏问得莫名其妙的,“每月的分红,都是按时送来的。”

    “娘,儿子可以看一下这几年织金所分红的账目吗?”石咏请求。

    如今石家的用度都是如英在管,但是石大娘从织金所领的分红,小夫妻两个早就都商量好了,是石大娘的养老钱,都由石大娘自己收着。石大娘见他俩坚持,也就将这些账目都放在一边。

    这时候听石咏提起,石大娘虽然惊讶,但还是将账目拿了出来,从康熙五十三年开始,一直到雍正元年,所有的账目,每一笔分红,都历历在目。而这些钱,石大娘除了当年花了一部分,买了椿树胡同的院子,以及后来投了些钱帮石咏盘下那批玻璃瓶之外,就再没有别的花销,尽数存着。

    石咏看过了账目,果然见近日里的分红也一样稳定。

    于是他开口道:“娘,我想,这些钱您暂且留出来,许是将来不久,需要用在刀刃上!”

    第347章

    石大娘似乎心中也有些预感, 点点头,道:“娘都听你的。”

    她接着道:“上回弟妹和你媳fu儿去了一趟贾府, 我已经都听说了。原本这些钱, 就是人家客气, 看在我没事爱瞎出个主意的份儿上, 帮扶咱们的。如今人家有用钱的地方,自然是尽着人家的。这么着,从今年开始, 娘就不要织金所的分红了。”

    石咏却摇摇头, 对石大娘说:“若是织金所来人送分红,该是您的您就先收下来。但是钱先存着别动了。您与二婶这头有什么开销, 只管朝如英去要。”

    他知道, 织金所的经营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在织金所家主姓“贾”这件事儿上。因此他并不想影响为织金所工作的女掌柜和账房、伙计们的心态, 因此才请求石大娘一切照旧。

    石大娘笑着说:“哪里还有什么旁的开销呢?你媳fu儿将我们照顾得周到, 处处都想到了, 如今我这手上的零花钱一文都花不出去,都给姐儿哥儿存着呢!”

    “成,织金所所有的银钱, 娘都在这儿搁着, 再不会动分毫。”石大娘也爽快,当下答应将织金所的分红全部封存备用。

    “对了,我儿可曾听说王家即将上京的事?”石大娘依稀听王氏说起过如今杭州的情形。

    石咏想了想却道:“前些日子就听说过,毕竟苏州织造已被查办。但是杭州织造一向谨慎, 直到现在,都还未查出什么纰漏。许是皇上见王大人办差勤勉,还会留王家任上多留一两年。”

    他这是安慰石大娘的言论,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史家一倒,与史家同气连枝的王家也悬了——除非,除非王家当真没什么把柄可以抓。

    近日来杭州织造王子腾自己也非常惶恐,因此一直频繁地向雍正帝上请安折子,几乎每十天半月就会有一封请安折子送上来。内容无非毕恭毕敬地向雍正帝请安。石咏在南书房走动,帮张廷玉整理各地官员送上的奏折,留意过王子腾的折子,见一概是简简单单的请安折,雍正朱批也回复得简简单单:

    “朕安!”

    “朕甚安!”

    “朕躬甚安好又胖了些!”1

    石咏见了这些“尬聊”的朱批,心里忍不住脑补一系列雍正的心理活动:能不能不要用这些无聊的请安折子来耽搁朕,朕甚忙,顾不上敷衍尔等!

    见了王子腾的请安折子,石咏终于明白为啥自己上次那道“理藩院改制”的奏折会受到雍正的欣赏了。

    但是王子腾这般拼命在雍正面前刷存在感,确实令雍正对王家的恶感减少了一些。再加上王子腾一向谨慎,官声、口碑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