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像自己,满身铜臭,一想到“生意”二字便心生激动啊!

    作者有话要说:  探春这一条线的安排主要是参照历史上曹寅两个女儿的真实命运,长女嫁平郡王纳尔苏做嫡福晋,次女嫁了蒙古王子,所以曹家的确出了“两个王妃”。这条线不会多展开,不过作者反正是相信又香又美又带刺的玫瑰花儿三姑娘是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的。

    第262章

    正月既至, 石家自然忙着焚香祭祖,拜见亲长姻友。自从元日起, 石咏便一直在各处拜年, 本家近支、本家远支、五服内外、亲戚、上司、同僚……一一都拜过来。

    如英则因为女眷要等到正月初六开始才能走亲访友, 一直窝在永顺胡同, 与本家各位夫人jiāo际应酬。好在忠勇伯府女眷,上上下下都认得如英。因老太太富察氏喜爱这个侄孙媳fu儿,旁人自然一应给如英好脸。

    只是这种情形也并非绝对。伯府主人富达礼的继室佟氏, 一向与石大娘不太合得来, 近两年两人的关系渐渐有所缓和,面上总算是能维持了, 但佟氏见石大娘如愿以偿, 讨了尚书府的姑娘做媳fu儿,心里总是酸酸的, 巴不得如英是个外表温柔, 内里bào炭脾气的满洲小姑nǎinǎi。可是眼见着石咏如英小夫妻俩过得和美, 佟氏的愿望自然落了空。

    年节时佟氏见了石大娘与如英婆媳两个一起过来拜年,总觉得扎眼,好不容易等到老太太放了这一对婆媳下来, 石大娘带着如英坐在佟氏下首, 佟氏轻轻托起手边的茶盏,饮了一口,不咸不淡地问:“咏哥儿媳fu过门可是有大半年了吧?身上可有动静了?”

    如英在远处听着,一张小脸登时便涨得通红, 低头坐着不吱声。

    石大娘诚实地开口:“咏哥儿媳fu这过门刚半年,这种事……原是急不来的。对了,一向听说讷苏侄儿在族学里读书,听闻甚是出息,待再过个三年,嫂子想必也要着手为他物色媳fu儿了。”

    石大娘一向听闻讷苏聪明,却不晓世人只会说好话,讷苏聪明归聪明,但是却顽劣,在族学里时不时带人大闹一场。气走夫子,富达礼再出面赔情将人劝回来,这种事总也发生了两三回了。只是石大娘却未听说。

    佟氏听了这话,自然认定石大娘觉得她的话不中听,便故意在自己耳边说她不爱听的话,登时冷了脸,眼珠转转,又有了主意,凑到石大娘耳边说:“弟妹啊,我实是好意。你家咏哥儿是宏文叔叔唯一的骨血。媳fu儿过门大半年没动静,姐姐且得上心些,先找个大夫,开两剂方子,调理调理。若是还不行,姐姐便得留个心,要么看看外面的良家,讨一房小,要么在家生子儿里挑几个出挑的,给咏哥儿搁房里……”

    石家家生的丫鬟本就少,唯一一个看着出挑的,听说也许给新提上来的管事了。若是石大娘要挑人,准保在忠勇伯府的家生子儿里挑。那样就又方便佟氏做手脚,安chā人到石家了。

    石大娘原本是个脾气刚硬的,若是早两年,她早已怼回去了:“若是讷苏讨了房媳fu儿,你会刚过半年就给人讨小安chā人么?不怕岳家上门么?”

    可是石大娘如今事事顺心,佟氏那点儿小心思她又看得一清二楚,当下和蔼地笑笑,也小声回复:“多谢嫂子关心,我自己是过门两年才生的咏哥儿。所以两年之内我绝不会过问他们小夫妻的事儿!”

    其实如英嫁进门,半年没动静,石大娘心里也暗暗着急。但是她晓得这大半年来,石咏连婚假都未休完就开始忙公事,时常忙得不着家,在家时又会在东厢捣鼓各种古董玩器直到半夜,若说有问题,也先是她自己儿子的问题才能说得上其他。佟氏说的这番话,倒让石大娘暗下决心,要多催儿子对这些事儿上点心,千万不能冷落了儿媳fu才是。

    石咏此刻正在薛家拜年,与薛蝌相谈甚欢,不知为何,打了两个大喷嚏,连忙喝了一口热茶,心想可千万别是感冒了,若是将病气过给媳fu儿,可就不好了。

    待到正月初六,正是各家出嫁的姑nǎinǎi归宁的日子,石咏陪伴如英一起回老尚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