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他们会觉得你态度已经软化,不会再对你施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但是切记,你一旦真的答应他们,你便是害惨了十六爷,而你自己,也命不久矣。”

    石咏叮嘱小田一句。

    他深知小田决计不能屈打成招,但是要眼睁睁看着小田这么被折磨至死,也实在是看不过去,所以赶紧教他点儿糊弄人的法子。

    “这个我省得!”小田听石咏这么说,反而更加生出希望,晓得石咏这是在教他拖延时间,这便更说明十六阿哥不久就能从宗人府出来。

    石咏“嗯”的一声,点点头,说:“回头我还会来慎刑司看你。”

    他说着起身,看看周遭没人,先迈了两步,远离小田的囚室,然后才摆出架子,大摇大摆地往外踱着步子。没走两步,有两名掌事太监和两名宫中的嬷嬷从石咏身边经过,径直往小田的囚室那里过去了。

    石咏装作无聊赖的样子,转身问一名侍立在旁的慎刑司小太监:“刚才进来的是什么人?”

    “回大人的话,”小太监从未见过石咏,但是石咏身上的官服,腰间挂着的腰牌,和那副不用正眼看人的态度,令他相信这该是个等闲见不着的大人物,“是永和宫的两位嬷嬷,并掌管内廷用度的两位掌事公公。”

    “永和宫直接过问那田公公的事儿?”石咏朝关押小田的那个方向指指,对方便答,“是,说是内务府的差错都是永和宫中管事的大宫女发现的,这不正查着么?”

    “答得好,爷赏你的!”

    石咏见四下里无人,当即抛给小太监一只荷包,这只荷包是织金所所制,看着金碧辉煌,但却是外头发卖的大路货,并无任何标记可以追查到他身上。

    “田公公那头,没事儿多看顾着点儿!”石咏望着那捧着荷包喜形于色的小太监,悠悠地说。

    那小太监机灵,一时无比狗腿地缠上来,求石咏“指点”。石咏则莫测高深地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阶下囚,明日说不定就是人上人。俗话说,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若是田公公走不出这慎刑司倒也罢了,若是他能走得出去,你今日随手一点儿善意,明日旁人加倍回报也说不定。”

    说这话的时候,石咏又记起小徐,怕是十六阿哥当初自己也没想到过,偶然喝止梁九功施刑,好几年后,还能换回旁人雪中送炭似的回报。

    那小太jiān ting懂了石咏的话,赶紧道:“听大人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人放心,小人自省得怎么做。”这人很有些小聪明,自然看出石咏偏帮小田,但他反正是个局外人,按石咏说的,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又有赏赐,何乐而不为呢?

    石咏当即迈着方步走出慎刑司,知道见到外面的阳光,他才轻舒一口气,同时心里飞快地转着:要替十六阿哥洗清这无端的指责,他究竟该怎么做。

    第232章

    石咏事后也曾猜想, 这“倒打一耙”的事儿究竟是不是十四阿哥授意,指使人去做的。但是他所了解的十四阿哥, xing情热烈、喜炫耀、心里藏不住事儿, 行事颇为率xing, 因此也不大会记仇。连十六阿哥都以为当初那汝窑青瓷莲花温的事儿已经翻篇了, 十四阿哥不大可能突然再翻过来,伸手去揪十六阿哥的小辫子。

    这事儿看起来是德妃命人所为的可能xing更大一些。可这也说不定。

    石咏并不想为十四阿哥开脱,因为这就算不是十四阿哥所为, 也与十四阿哥脱不了干系。

    给十六阿哥冠上个“监守自盗”的恶名, 补偿不了十四阿哥夫fu损失的那五万多两银子,但是却可以重重打击十六阿哥, 让这个年轻阿哥在皇上面前彻底失去圣心, 皇上就算“立爱”,也立不到十六阿哥头上。

    如今十四阿哥这条船上, 已经绑了太多人的利益, 甚至连十四阿哥自己也被紧紧地绑着, 即便想下船,也已经下不来了。有些事哪怕十四阿哥从未直接授意,也会有人“帮助”他去扫除那些所谓的“障碍”。而十六阿哥很倒霉, 就因为那“立爱”的传言, 成为了亟待扫除的“障碍”之一。

    石咏离开慎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