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时兴的是这个。”

    这也是石咏教他的说辞。如今内务府打算将辖下手工匠人待遇提一提,同时又要给内库挣点儿银子,因此内务府造办处辖下的玻璃厂,开始制一些皇家制式以外的玻璃器对外发卖。

    当年造办处所制的十联瓶曾经拍卖卖出二万两的高价,在那之后,这玻璃器的工艺更有提升,造办处所产的玻璃器的价格也大致稳定在二千两一件的水平上。今日穆尔泰便从十六阿哥处买了两对共四件,一共花了七千两。

    穆尔泰知道这是个巧宗儿,一来这玻璃器曾被拍卖过,市价有多少,世人都清楚,御史挑不出什么毛病,对方也会承他的情;二来则是因为,在十六阿哥处买玻璃瓶走礼,相当于支持皇帝的内库,给皇上送钱,在皇上那儿挂过了号。回头他用这个走礼,便是拿得出手的同时,既安心又放心。

    安佳氏望着穆尔泰,忍不住笑了起来,说:“看来老爷结jiāo的那个少年人,一定是个能说会道的。”

    穆尔泰心想:哪儿有半点能说会道呢?那个年轻人,只有谈起古董金石的时候会滔滔不绝,其他时候,甚至还会有点儿腼腆。

    他想起石咏说话行事,待人接物,甚至隐隐有种感觉,觉得这年轻人是真的将他当个长辈来看待的,那声“小侄”说得纯出自然,甚至偶尔还会偷偷看看他的脸色,生怕哪里想得不周到惹恼了自己。

    “这世道,年轻人大多恃才傲物,这么温和谦逊的不多见啊!”穆尔泰一声长叹。

    安佳氏微笑,顺着穆尔泰的话往自己的目的上引:“老爷上次回的信妾身看到了,我们哲彦哥儿和卜勒察氏的那位少爷,也都是温和谦虚的人物啊!”

    穆尔泰一想起这两位,连连点头,道:“的确是如此。夫人,你道怎么着,此次我进京,路上遇见了德明一家子。哲彦和玉姐儿的事儿已经差不多定了。我已问过德明,这些日子他父母会一直在京中,我想趁着这段时日,将他和英姐儿的事儿定下来。”

    安佳氏自是求之不得,当即应了,却又隐晦提醒:“老爷,上回妾身书信上所写之事,老爷考虑过了么?”

    安佳氏此前给穆尔泰去信,信上隐晦地写了英姐儿对于嫁卜勒察氏的事儿不大乐意。

    穆尔泰则一跺脚,道:“英姐儿年纪小,她懂什么,还不是需要夫人好好地教……德明、德明他……唉!德明前段婚姻,其实别有隐情,我已经听德明家人婉转解释了。那件事儿须怪不得他。夫人,我的眼光没差,德明是英姐儿的良配。英姐儿那里,不若我亲自去与她说一说?”

    安佳氏:这可千万别!

    作者有话要说:  1铜簠的年代信息参考度娘。

    第215章

    安佳氏哪儿敢给如英单独与父亲推心置腹的机会, 当即委婉地暗示:英姐儿对德明那桩亲事不喜,其实是因为落差太大的缘故:试想人家原本有机会做皇孙嫡福晋的, 忽然说要做个填房, 自然受不了。

    穆尔泰一听便怒了, 当即道:“英姐儿这就叫不懂事。父母亲费尽心思给她择婿, 难道还是要害她不成?”

    “再说,继室又如何,做亲不就是看那几样, 家世、品貌、才学、前程……德明家里人口简单, 家境富足,门楣与我家堪堪相配, 年纪不过比英姐儿稍长、前程却是顶顶好的……”

    穆尔泰一着急, 就将德明的情形从头至尾数落了一遍,最后说:“……好心为她张罗, 总想给她挑个最合适的人选, 一切都是为她好, 怎么张罗来张罗去,还张罗出埋怨来了?”

    安佳氏在一旁,面色淡淡的, 心想当爹的就是当爹的——

    其实明言不想做填房的, 不是如英,而是当年的她自己,同样被她自己的父亲一句“是为你好”就给堵回来了,亦有一堆理由, 都是说嫁穆尔泰如何如何好的。如今安佳氏又试了试,自然便发现世上的男人,但凡当爹的都是如此,专断独行,自以为是,从来不会理会女儿家心里真正想着什么……

    “好啦,老爷,妾身知道了。英姐儿也是个明事理的,妾身再拉着她剖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