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得意,越想越畅快,旁人送她两千两白银,让她看十三福晋吃瘪?

    安佳氏开心得不行。

    金嬷嬷想了半日,说:“您怎知十三福晋明日会送这个给楚则夫人?”

    安佳氏则说:“你没听对方说了么,已经打听好了,金鱼胡同那边前儿个买了不少礼盒,就是为了走礼。十三福晋与楚则夫人又是手帕jiāo,楚则夫人长久在盛京,对京里时兴什么不属,十三福晋指定是要送这个给她的。”

    “再说了,若是十三福晋临时改了主意,这事儿没成,也错不在我——”

    安佳氏转过头,望着屋内墙面上挂着的一面半人高的玻璃镜,镜子清晰,将她的面容五官,甚至嘴角边略带yin鸷的细纹,都映得一清二楚。

    “明日我只消将这匣子和十三福晋手上那只对换一下,就成了。”

    安佳氏说着,便起身回屋,一面走一面对金嬷嬷说:

    “两个姐儿今儿个被咱们吓得不成,大约会老实几日。明儿个你盯着她们点儿,我得忙着十三福晋那头。得想个什么办法,盯着她把这一只礼匣送出去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  1《满床笏》与《双官诰》都是红楼里提过的戏文,《满床笏》大约就是郭子仪七子八婿,功德圆满的故事,《打金枝》则是郭子仪之子郭瑷娶升平公主,因公主不肯过府贺寿,一怒之下打了公主,夫妻矛盾随后又被化解的故事。确切地说,安佳氏齐佳氏妯娌两个点的这两出,其实是点重了,《打金枝》其实是《满床笏》故事的一部分。

    第197章

    果然如石咏所言, 第二天,天气没有前一日那样好, 早间便起了风, 北面有些云, 日头却一直不见, 偶尔飘些水点。冷是冷了些,好歹不影响出行。两家车驾,浩浩dàngdàng, 再次奔赴城外清虚观。

    这种天气, 介于秋冬之间,还算不得很冷, 除了年纪长些的, 不必穿大毛衣裳。因此各家女眷,除了两位老太太包裹得厚实些以外, 其余大多在夹衣外面披一件挡风的大披风便罢了。

    打醮第二日, 主祭的依旧是三清。祭神之后, 张道士则安排小道士引两家女眷在后殿的花园自行游览,随即休息,午后依旧是戏班唱戏。

    如玉与如英两个, 鬼使神差地, 竟又捡了昨儿个歇息的那间屋子进去,叫小丫鬟们自去玩耍,她们姐妹两人不用侍奉。望晴望雨本就是活泼淘气的正巴不得,自家小姐一说之后, 便立即散了。

    如英如玉在屋里将门闩闩上,两姐妹一起坐在那只“听管”跟前。两人竟是谁也不肯先开口,互视一阵,如英才小声说:“姐,我今儿见了金嬷嬷的副神情,我觉得昨儿个该是小姨和她合起来吓唬咱们的!”

    如玉也有这种感觉,但她一向谨慎,小心翼翼地说:“其实她也不能算是吓唬咱们。你想,昨儿个她说得入情入理,即便是真说到父亲和老太太那里,两位长辈未必便不同意。最多是她威胁咱们,若是不听话,便拿咱们的婚事作伐。”

    “英姐儿,姐姐劝你一句,这事儿,全看老太太,只要老太太拿准了心思,父亲迟早会迁回本支去的,最后还是白柱叔当家承嗣。老太太的心思,我们左右不了;白柱叔就是不当家承嗣,他的日子过得也不会比现时差到哪里去……如英,与咱们无干的事,你能别再管了么?”

    如英知道姐姐说的有她自己的道理,她低头沉思了片刻,抬起头,正要开口,忽听隔壁屋子那扇门吱呀一声响。如玉只道是继母带着嬷嬷又过来了,赶紧一伸手,扣在妹妹的唇上。

    然而隔壁有说话声响起,声音尖细,却不是女子的声音。这回如英与如玉靠那铜管较近,虽然隔壁的人说话并不算高声,但还是教姐儿两个一下子听清了,只听那人问:“都预备妥当了吗?”

    老尚书府上曾得皇上赏赐,赐下太监内侍服侍老尚书起居。因此双胞胎都听过太监说话,此刻都是一听便知。

    “预备妥当了。那份‘矾书’早已偷天换日,送到了十三福晋手里,只等午后董鄂氏赶到,一切就都成了。”

    如英如玉都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