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废太子膝下出了好几名格格,但因为其父是废太子的缘故,自幼就长在高墙之内。皇家所出的格格,一出生便会载入玉牒。太子胤礽被废之后阖家幽囚,那之后出生的闺女,便是养在咸安宫里,根本没有送出去的机会;而胤礽被废之前,他好端端的,又为什么要将自家闺女送出去,jiāo给旁人抚养?若说是两废太子之间所生的格格,年纪便又对不上了。
然而红娘却对石咏拐弯抹角地问起秦氏身世十分不屑,只说:“别问我啦!我什么都不知道,一来就碎了。就算不碎,我也没脸看。”
石咏凭空联想了一下,按说这红娘抱过的鸳枕,该是放在秦氏卧房里的,至于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儿么……他突然有些心疼这只瓷枕,觉得凭红娘这耿直的个xing,眼里进不得沙子的脾气,没准是自己个儿心甘情愿摔碎了的也说不定。
岂料这时候红娘叹了口气,说:“小石咏,你问的这些……我好像也帮不了你什么?若是你有机会,问问武则天杨玉环她们,没准儿她们都知道。”
石咏一听:啥?
红娘却又快言快语地说下去:“处了这许多天,你的人品我也算是看明白了。你绝不会是因为好奇旁人的私事辛秘才来问我这些。秦氏的事儿,想必很要紧。不过我确实帮不了你——以前在一处的还有武皇的镜子和杨玉环的木瓜,她们轻易碎不了的,你若是有渠道,不妨问问她们!”
石咏一想,也是。不过武皇的宝镜是他从一僧一道手里淘来的,也不知是否就是秦氏房中的那一面,但是杨妃的银香囊则一定是秦氏房中的旧物,若是能找到杨妃的银香囊,也许可以打听到确切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1这段原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中的观点,认为秦可卿的原型是皇长孙弘皙的一个妹妹。
第178章
“啥?”贾琏一脸懵圈, 望着石咏,“上回那只银香囊, 真的是属于杨妃的?”
石咏点了点头:“此事千真万确!”
“可是……那与我补缺不成的事儿又有什么关系?”
贾琏怔了半天, 记起当初石咏将这修复之后的银香囊还给他的时候, 确实说过这只银香囊确属杨妃的话。可他不明白为什么石咏劝他将这只香囊从自家老爹书房里偷出来。
“琏二哥, ”石咏定定地望着贾琏,“你信得过我么?”
他这回想要帮助贾琏,纯是因为贾琏想做官, 不是为了刮地皮攒银子, 而是真的想为天下人做些实事。贾琏既然有这样的想法,石咏身为好兄弟, 才会想要支持他一把。再者, 宁府的这些辛秘可能会关系到宁荣二府的前程,其中更含了贾琏全家, 他的妻儿子女。
“茂行,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贾琏大声道, “咱们俩是什么样的jiāo情,微山湖上发生过的事儿,你以为哥哥都不记得了吗?”
经过微山湖上水匪的事, 贾琏与石咏才结下这过了命的jiāo情, 若说信任,这俩之间,比寻常大户人家公子哥儿之间的泛泛之jiāo,要深厚上千百倍。
可是这件事, 石咏要说与贾琏说知,他自己也是做了无数的心理建设,才说出口的。
贾琏则满口子先答应下来,无论石咏向他坦陈了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他都绝不会对外透露。
“琏二哥,你听说过早年间那桩‘叩阍案’么?”石咏小心翼翼地问,“你可知后来那只鼎,究竟是怎么判知真伪的?”
贾琏登时张大了口发呆,脑海中则在飞快地回想:当年顺天府的那桩叩阍案,在京里传得神乎其神的,人们都传言说石咏乃是金石大家,早就通过鼎身上的文字辨清了那只鼎的来历,只不过是假托能听见铜鼎的心声,借鼎之“口”,将真相说出来。
可……可难道这是真的?贾琏想,他的这个兄弟,真的能听见古董器物的心声。
石咏见贾琏一对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连忙改口,得想个比较世人比较能接受的说辞才行。他当即想起了妙玉。
“琏二哥听说过扶乩吗?”
贾琏一下子懂了,扶乩就是通过写符施法,与路过的古人
然而红娘却对石咏拐弯抹角地问起秦氏身世十分不屑,只说:“别问我啦!我什么都不知道,一来就碎了。就算不碎,我也没脸看。”
石咏凭空联想了一下,按说这红娘抱过的鸳枕,该是放在秦氏卧房里的,至于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儿么……他突然有些心疼这只瓷枕,觉得凭红娘这耿直的个xing,眼里进不得沙子的脾气,没准是自己个儿心甘情愿摔碎了的也说不定。
岂料这时候红娘叹了口气,说:“小石咏,你问的这些……我好像也帮不了你什么?若是你有机会,问问武则天杨玉环她们,没准儿她们都知道。”
石咏一听:啥?
红娘却又快言快语地说下去:“处了这许多天,你的人品我也算是看明白了。你绝不会是因为好奇旁人的私事辛秘才来问我这些。秦氏的事儿,想必很要紧。不过我确实帮不了你——以前在一处的还有武皇的镜子和杨玉环的木瓜,她们轻易碎不了的,你若是有渠道,不妨问问她们!”
石咏一想,也是。不过武皇的宝镜是他从一僧一道手里淘来的,也不知是否就是秦氏房中的那一面,但是杨妃的银香囊则一定是秦氏房中的旧物,若是能找到杨妃的银香囊,也许可以打听到确切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1这段原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中的观点,认为秦可卿的原型是皇长孙弘皙的一个妹妹。
第178章
“啥?”贾琏一脸懵圈, 望着石咏,“上回那只银香囊, 真的是属于杨妃的?”
石咏点了点头:“此事千真万确!”
“可是……那与我补缺不成的事儿又有什么关系?”
贾琏怔了半天, 记起当初石咏将这修复之后的银香囊还给他的时候, 确实说过这只银香囊确属杨妃的话。可他不明白为什么石咏劝他将这只香囊从自家老爹书房里偷出来。
“琏二哥, ”石咏定定地望着贾琏,“你信得过我么?”
他这回想要帮助贾琏,纯是因为贾琏想做官, 不是为了刮地皮攒银子, 而是真的想为天下人做些实事。贾琏既然有这样的想法,石咏身为好兄弟, 才会想要支持他一把。再者, 宁府的这些辛秘可能会关系到宁荣二府的前程,其中更含了贾琏全家, 他的妻儿子女。
“茂行,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贾琏大声道, “咱们俩是什么样的jiāo情,微山湖上发生过的事儿,你以为哥哥都不记得了吗?”
经过微山湖上水匪的事, 贾琏与石咏才结下这过了命的jiāo情, 若说信任,这俩之间,比寻常大户人家公子哥儿之间的泛泛之jiāo,要深厚上千百倍。
可是这件事, 石咏要说与贾琏说知,他自己也是做了无数的心理建设,才说出口的。
贾琏则满口子先答应下来,无论石咏向他坦陈了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他都绝不会对外透露。
“琏二哥,你听说过早年间那桩‘叩阍案’么?”石咏小心翼翼地问,“你可知后来那只鼎,究竟是怎么判知真伪的?”
贾琏登时张大了口发呆,脑海中则在飞快地回想:当年顺天府的那桩叩阍案,在京里传得神乎其神的,人们都传言说石咏乃是金石大家,早就通过鼎身上的文字辨清了那只鼎的来历,只不过是假托能听见铜鼎的心声,借鼎之“口”,将真相说出来。
可……可难道这是真的?贾琏想,他的这个兄弟,真的能听见古董器物的心声。
石咏见贾琏一对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连忙改口,得想个比较世人比较能接受的说辞才行。他当即想起了妙玉。
“琏二哥听说过扶乩吗?”
贾琏一下子懂了,扶乩就是通过写符施法,与路过的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