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彼此支持。英姐儿,你听我一句,我知你心里存了好些与旁人不一样的心思,可眼前这世道就是这样,由不得你任xing。”

    她真诚地说:“以后的事,也都由咱们姐妹一点点商量着来,好不好?”

    如英望着姐姐,双眉一敛,原本待要说些什么,可是望着如玉眼中的祈求,终于点了头,说:“姐姐你说什么呢?如英以后……凡事都会听姐姐的。”

    如英知道如玉说得对,她近来也经过了好些事儿,尤其是老尚书府这桩承嗣的纠纷,她明白世情远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也明白其实有时候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机会。

    如英一向知道姐姐和婉柔顺,行事也多是顺势而行,顺应她人之命,目的则是保全自身。此刻一旦点头答应了亲姐的请求,如英便知自己与过去不同了,到底是低了头,妥了协,抛却以前那些不经的念头,回头来审视自己“应当”过的这种日子。

    如玉对妹妹的答复很满意,长舒了一口气,对如英说:“等六姑母与七姑母归宁的时候,我们也得向她们二位提一提,得想个法子……”

    正月初六,多是出嫁女归宁的日子,女眷至此方能在各家之间走动做客。

    这天丹济早早将迎春和两个姊妹一起送至荣国府。荣府女眷有些日子没见过迎春,一起喜气洋洋地迎至垂花门,将迎春和两位大姑子小姑子一起迎进去。

    丹济是肃亲王一脉,但因是旁支,所以家世不显。丹济的姐妹丹菁和丹蓉身份上都是宗室格格,但是自小家境平平,没见过荣府这等富贵,一进了府,就觉得自己两只眼睛都不够看了,待见到贾府里几位姑娘,薛、史、探、惜几位,丹菁丹蓉又有些自惭形秽。好在贾府几位姑娘待人得体大方,再有凤姐儿惯会哄着人说话,chā科打诨,逗得人笑了一阵又一阵,丹菁丹蓉才觉得好些,开始自如起来。

    少时有人来报,说是平郡王福晋过府来了。

    平郡王福晋归宁是件大事,荣府原该有些准备的。可是元春在平郡王府那里琐事极多,有时就是一时兴起,过府坐一坐,因此并不事先遣人通知。刚开始时贾母与王夫人还会一惊一乍的,后来这样的次数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然而丹菁与丹蓉两个却当真是惊讶不已。她们虽是宗室,但也不是有这个福气,总是能见到郡王福晋、亲王福晋什么的,就如同一宗的显亲王福晋,她们见到都要行礼,可能行礼的时候人家就从她们面前略过去了。

    元春却很和蔼,抬手免了这两位的礼,只说“都是亲戚”。

    于是众人都坐在一处说话。丹蓉被宝钗她们几个小姐妹请了去,一起谈谈说说,颇为快意。丹菁则和元春她们坐在一处。

    元春这次过来,是听说二姑nǎinǎi回府了,惦记着迎春嫁了丹济之后过得好不好,便过来看看。此刻她坐在迎春身边,眼光却直望丹菁那边溜过去。

    丹菁不好意思了,老老实实地问:“福晋是看我哪里收拾得不妥当吗?”

    元春笑笑,说:“也没有,就是看着大姑nǎinǎi戴着的这枚累金凤格外眼熟,倒有些像是当日我送二妹妹的添妆,一时好奇,就多看了两眼。”

    丹菁一想,心里陡然一惊。

    她今日头上戴着的累金凤,还真是迎春的东西。早先迎春嫁过来不久,她带着丹蓉去迎春那儿做耍,就一人讨了一件喜欢的首饰回来。她原本想着今日到国公府走亲戚,这首饰穿戴上不能教旁人比过去,因此特为戴了这只累金凤出来,哪里能想到这竟是平郡王福晋赠的添妆?

    丹菁赶忙满脸堆笑,说:“正是弟妹体恤,临出门之前借我戴的。”她赶紧回头望着迎春,给迎春递了个眼色:“是不是?”

    迎春从来不驳这个大姑子的任何话,只低着头轻轻地“嗯”了一声。

    元春登时笑:“看起来大姑nǎinǎi和我家二妹妹的喜好真是差不多,也是,这年节的时候戴这累金凤便显得格外精神。二妹妹,难怪你当日告诉我说,你最喜欢这件。”

    迎春:……有这事儿?

    丹菁一下子会意,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