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咏已经知足了。

    “这次你舅母来说的亲事,对方姑娘已经十七了,上回选秀的时候因守孝错过了,今年便报了逾龄。你舅母看着姑娘年纪合适,跟咱们家也门当户对的,就递了话过来。那边想寻个机会,看看你……”

    是女方想要先相看相看男方。

    听见这个,石咏心里大致有数。时人都讲究一个“高门嫁女,低头娶fu”。然而这样的做派,只怕石家的门第家境要略低一些,这就跟当日年希尧相看唐英时一样。

    于是石咏问石大娘:“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家?”

    在这种事情上,他可不想放任不管,听凭旁人去给他拿主意:毕竟是一辈子的事儿,搞砸了要痛苦一辈子,他可不想拿自己的终生幸福当儿戏。

    石大娘对石咏这种不回避不逃避的态度非常满意,当即开口道:“人家是正黄旗的,说亲的是家里长女,底下有几个弟妹。”

    对于说亲能说着大家长女,石大娘很是满意,毕竟石咏下面还有个差了近十岁的弟弟,石咏的媳fu若是个能体贴照顾弟妹的xing子,对于石家来说非常合适。

    “对方姓卫,与你舅母家里一向有亲,你舅母将姑娘的名姓都说了,人家姑娘叫做‘卫若兰’……”

    心直口快的石大娘顺口就将兄嫂送来的全部消息和盘托出,供儿子参考。

    石咏一听,便被雷得外焦里嫩的,很想zhà毛!

    第132章

    事实证明, 卫家大姑娘,和红楼原著里史湘云史大姑娘的未来夫婿, 没有半点儿关系, 人家纯粹只是重名而已。

    然而石咏被人相看的事儿, 转眼却教整个内务府的人都知道了。原因是卫家与造办处郎中尚裕和家里一向熟识, 卫家相看过了石咏之后,掉脸就去问了尚裕和;尚裕和听说了,掉脸就去告诉了十六阿哥;十六阿哥听说了, 全内务府就都知道得差不多了。

    石咏:……

    十六阿哥则在他面前哈哈哈地笑了半天, 直到腮帮子笑酸了才勉强忍住笑,说:“茂行, 想不到, 你装起傻来还真在行啊!”

    石咏心想:那可不?

    石咏此人,若是在人前沉默不语, 偶尔冷不丁冒一句天雷滚滚的回答, 绝对令人印象深刻, 简直是天然一段呆萌,全在眉梢;偶尔犯傻充愣,特像国宝。他其实不用刻意装傻的。

    十六阿哥却笑嘻嘻地问:“怎么, 对卫家小姐不满意, 还是太紧张了?要不要爷教教你,遇见未来的岳父大人,该说什么做什么,才不不至于将人吓跑?”

    十六阿哥与石咏jiāo情匪浅, 有时候甚至将石咏当了个傻弟弟,热心地给石咏出谋划策:“说实在的,卫家家世不错,家境优渥,他家嫁女,门第上并不指望有多高,但盼着女婿家里家境也差不多,女儿嫁过来不会吃苦。所以人家问起你家里有多少产业的时候,你就该打马虎眼儿,把这问题踢回去给那中间人去答,让卫家着重你的谈吐人品就好,哪有那么实诚的,将家里几亩几分地都报上来的?”

    石咏伸手摸着后脑,呵呵地笑了两声。

    其实他对这种问题特别抗拒,这种“相看”,简直跟后世的“相亲角”差不多,上来二话不说,先报房车多少月入几何。他能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面包爱情也留不住——可婚姻并不止等同于两家家产相加求和吧?既然卫家对他石家的家产这么看重,那石家就保不齐会令卫家失望。

    当然了,石咏也很能体会卫家家长的心情,满人大多对女儿家挺看重,盼着女儿将来嫁人不会吃苦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石咏才那么实诚地将家里的情况如实以告,若是卫家不满意他,他也就没有那个心思打算高攀。只不过这样一来,听十六阿哥的口气,他恐怕就已经顺利地被“三振出局”了。

    十六阿哥却热心地帮他分析:“你家虽说有两个院子吧,但是都不算大,一个又在外城。海淀的院子也还没盖起来,田产也还不多,所以田地房产上,你家到底是个什么打算?”

    “其次,你还有个弟弟,将来你成亲以后,数年之内你弟弟与婶娘都要靠你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