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哥弘时的书法启蒙时没教好,年纪一长再改起来就很费劲,所以想找个妥当的人专门指点指点四阿哥,教他写字,只是个启蒙,算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石咏登时脖颈一僵:他万万没想到,下一任皇帝竟然动了这个心思,想要他教下下一任皇帝写字?

    话说,身为一名文物研究员,以及古代书画美术的爱好者,石咏最讨厌这世上某个人的字。

    无数字画的名家之作,落到这人的手上,都难以逃脱此人的“du手”,但凡有留白处都被这人自以为是地题上了满满当当的题字,盖上名章,越是名家名作就越是如此。几乎可以说,无数书画史上的珍宝,都多少被此人不由分说给祸祸了。

    十三阿哥温和地望着石咏:“怎么了,茂行?这也只是我随口说说,你若是心里不愿,尽管告诉我,不必强求,四哥与我这里,都是无妨的。”

    接着十三阿哥便吃惊地望着石咏,见他咬着牙说:“愿,我再愿意不过了!教,这位‘四阿哥’我一定得教。”

    第128章

    石咏所不知道的是, 主动提出想请石咏教小四阿哥弘历习字的,却不是四阿哥胤禛, 而是弘历生母, 雍亲王府的庶福晋钮钴禄氏。

    钮钴禄氏是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 凌柱官位不显, 钮钴禄氏因此也份位不高,生下四阿哥之后四五年,都只在庶福晋的位置上待着。

    年节之时, 各家各户的女眷有机会走动往来, 东家长西家短地说起不少八卦。偏巧永顺胡同伯爵府的老太太富察氏是钮钴禄氏家的表姨太太,老太太的幺妹又嫁入钮钴禄家, 是钮钴禄氏的伯娘。两家刚好走动时遇上了。

    富察氏老太太爱显摆, 家里的子弟从富安到讷苏一一都显摆够了,又显摆起隔壁的小侄孙石喻, 夸这孩子家教极好, 尤其是小小年纪, 就写得一手好字,不仅师父夸,正白旗旗署里好多人都稀罕这孩子的字, 过年之前都去石家讨喻哥儿写的春联呢。

    正所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钮钴禄氏一听这话就上了心。

    如今雍亲王府几个女人,福晋乌拉那拉氏所出的嫡长子弘晖早夭,因此雍亲王没有嫡子, 往下便是侧福晋李氏所出的二阿哥弘昀、三阿哥弘时,两个阿哥就只有三阿哥站住了,如今已经十一岁。此外,庶福晋钮钴禄氏所出的四阿哥弘历五岁,庶福晋耿氏所出的五阿哥弘昼四岁。府里最得宠的侧福晋年氏去岁刚得了个小格格,膝下还未曾有子。

    钮钴禄氏曾听福晋说起,三阿哥弘时虽然年纪不大,但已显出xing子跳脱,为雍亲王所不喜。此外还有一桩,弘时已经进学,可是那一手字总是歪歪扭扭的,每次写完功课,都被师父嫌弃,更不要说严格至极的阿玛胤禛了。

    于是钮钴禄氏便寻思着,给四阿哥弘历寻个开蒙的师父,专教写字,趁弘历年纪还小的时候将基础都打好了,免得将来受累。此外习练书法修心养xing,钮钴禄氏也想让儿子能磨一磨xing子。

    待听说石家的小哥儿字写得很不错,钮钴禄氏突然想起来,石喻她是在海淀庄子上住的时候见过的,确实是个伶俐的小哥儿。当时她还问过这石喻在哪里念书之类,所以知道这喻哥儿的一手好字全是其兄石咏教出来的。

    钮钴禄氏寻了个机会向福晋乌拉那拉氏提了提。乌拉那拉氏自己没有嫡子,自然乐意后院一碗水端平,便将这话转告了四阿哥胤禛。

    胤禛初时对此并不在意,但是他听十三、十六都说过,石咏此人乃是一名福将,加之确有从忠勇伯府传出来的消息,说石咏的弟弟喻哥儿,在同龄的孩子中显得尤其懂事,书读得好,又写得一手好字。

    于是才有了十三阿哥邀石咏带弟弟过府,四阿哥亲自考校石咏的书法这回事儿。

    当晚四阿哥胤禛回到雍亲王府。钮钴禄氏早已在福晋那里候着,等候她们家爷们的消息。于是乎胤禛刚回府的时候便有两拨人来请,一边说是福晋和庶福晋在正房相候,一边说是年侧福晋那边的院子准备了白肉锅子,想给爷去去寒气儿。

    胤禛登时记起,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