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上许多,赶紧伸手去扶。可就在他指尖将将触及康熙那身明黄色缂丝龙袍的那一瞬,康熙自己站稳了。

    石咏那叫一个尴尬,只能讪讪地缩回了手,并且老老实实地行礼致歉,小声说:“启禀皇上,请皇上恕罪,卑职……卑职失仪了。”

    为了康熙的面子着想,他只能说是自己的错儿。

    “无事,起来吧!”适才那一刻,康熙将石咏眼里的惊惶看得清清楚楚,也见到石咏伸手来扶,显然是怕自己摔倒,事后又赶紧缩回去认错。

    他忍不住想起他的那些儿子们,似乎曾有那么一段时日里,儿子们看待自己的目光,也如今日石咏一般,眼神清澈,充满孺慕之意,且事事肯为自己着想。

    对了……手工匠人,是哪个儿子,在奏疏里曾经提到过这事儿来着的?那人年幼时也如石咏这般,只是现在,现在……

    “你可知道,手工匠人,工商业者,除了税收之外,是否还会令国家有别的进益?”

    石咏想,这是当然的。他不是专业研究这个的,但依旧记得大学里学过的公共课,曾经提到资本主义萌芽便是出现在手工业由小生产者向集中生产转化的过程中。只不过这些他都不能诉诸于口,毕竟在这个时空里,皇权至上,私人财产尚未享有完整的尊重与保护,有这个前提在,什么都不好提。

    此外,依据他的了解,这个时代依旧遵循了重农抑商的传统,士农工商,工商始终是排在后面,即便如康熙皇帝这样享有盛誉的“有识明君”,照样留下了“抑商贸以劝农,节财用以爱民”的“美名”。可是在这样一个土地兼并极为严重时代,这样的“重农抑商”的做法,却只能加剧对底层农民佃户的剥削,而且还剥夺了他们的其他出路。

    “回皇上的话,以卑职的浅见,发展手工业确实能给国家带来不少好处。”

    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好处么?他正低着头在字斟句酌,康熙却不想听了,摆摆手,将魏珠叫过来,说:“找个人去乾清宫,将十三阿哥寻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1“匠籍”及废除匠籍的相关资料,参考度娘。

    第96章

    十三阿哥胤禄此刻正在乾清宫前丹墀下, 他本是个无爵皇子,今日便穿了侍卫的服饰, 与其他一等侍卫一道, 为前来赴千叟宴的老人引座, 届时千叟宴开始之后, 他们这些人要一起为老人们把盏的。

    天气有些炎热,胤祥站久了微微发汗,却依旧觉出膝上一阵一阵的yin寒与隐痛。

    他记起昨夜十三福晋挺着大肚子给自己贴膏yào, 同时埋怨:为什么揽这样的差事, 吃力又讨不着好。宗室阿哥这么多,却没有哪个皇子会在千叟宴上把盏侍立。

    “皇上怎么也不体恤体恤爷?这一冬天的好不容易才熬过去, 爷的腿疾还没好全……别是皇上不知道爷又犯了腿疾的事儿了吧!”十三福晋心疼丈夫, 可是她嘴上埋怨,却照样半夜起来给十三阿哥贴膏yào, 寅时就将十三阿哥送出了门。

    “别瞎说!爷的腿已经好利索了, ”胤祥安慰自家福晋, “皇上怎可能不知道爷的腿疾?再说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爷……这不也是想着能为皇阿玛的寿诞出一份力么?”

    他其实就是想靠近点儿, 看看父亲。

    昨日在西直门外, 远远地望了一眼,已经让他双眼发酸,唏嘘不已。他随手照料全国各处进京的耄耋老人,心里却将人都想象成了是早年间曾经带着自己四处巡游, 手把手教自己骑shè,给了自己无限关怀的那一位。

    不这样做,他心里难受。

    可没想到,就这一点小小的举动,竟然真的有回应,康熙竟然传他在乾清宫丹墀下把盏——别说是在丹墀下把盏,就是让他去宫门外把盏都行。

    因胤祥是后来添上的,侍卫处只给他安排了几桌都是庶民老者的席面。胤祥需要指引这些耄耋老人一一入座,有时还需搀扶一二。站得久了,他的膝头也不免又酸又胀,胤祥无奈地觉得,或许,他自己才是需要搀扶照顾的那一个。

    正在开宴之前,内侍总管魏珠命人来传,命皇十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