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百年脸色一变,已经想要骂人,瞥眼见到胤禄沉着脸站在旁边,已到口边的那些市井俚语赶紧又都缩了回去。

    “请诸位先捡一些别的活计先做着,此间的事情,且请守口如瓶,自有你们的长官去处理。”

    石咏看了一眼胤禄,连忙吩咐在场所有的人不要乱说。

    紧接着,他带着胤禄和吕百年,一起去检查早先送过来的木料。

    “管不了那么多了,吕师傅,请你将这一段木料锯开吧!”石咏吩咐吕百年,后者默不作声地架起木料,执锯子将碗口粗的木料从中锯断。

    石咏和胤禄一起凑上去看,只见那木料外面看着光鲜,木纹整齐而自然,可是锯开之后,截面却质地疏松,颜色很深,看起来不是什么好木料。

    “这……这该是……将用过的旧梁卸下来,将表面再打磨光鲜,然后涂上一层清漆,就是这副样子。但这梁起码已经用过了二十年,朽起来可快了。”

    吕百年进内务府之前就是在民间做工匠的,对这些猫腻知道得比较清楚。

    胤禄听完这话,立即面如锅底黑。

    石咏又将这些木料仔细看过,突然问吕百年:“这些木料是谁签收的?”

    这种翻新做旧的木料,乍一看是新的,可是仔细看起来却总有蛛丝马迹可循。所以石咏在疑惑,谁这么不负责任,将这种东西签收下来。若是这样的梁被用在西华门上,万一发生什么地动之类的天灾,西华门门楼塌下来,这责任算谁的?

    吕百年听了石咏的问话,惊讶至极,半天才说:“这……这不是石大人您……您签收的?”

    这回轮到石咏瞪眼了:他签收的?

    结果发现,的确是他签收的,签押的单据上留着的,正是石咏的大名。

    “等等,这不是我的亲笔!”

    石咏自幼习字,就是从他名字半边的“永”字开始的,所以他哪怕闭着眼睛签名,他的名字里都有“永字八法”的腔调。

    “这批木料,还有这签押的单据,是什么人送来的?”胤禄渐渐地明白了,嘴角开始斜斜地往上勾,笑容却十分瘆人,“是不是造办处的贺郎中?”

    吕百年点点头:“是呀,是贺郎中派人送来的,说石大人在他那儿,让人把东西送过来的。”

    “这个贺元思!”胤禄忿忿地说,“难怪那么好心地跑来要帮着爷张罗,原来竟是动的这个心思……”

    世人都知道内务府是块肥肉,营造司与造办处、广储司等一样,是大肥缺。因其管着宫苑营建,每年皇家内库往外拨大量的银钱采买各种材料。眼下石咏等人遇到的这等“偷梁换柱”的法子,只能算是被人玩儿剩下的。

    可这即便是被玩剩下的,被人骗到临头的时候,也觉得膈应得不行。

    石咏无奈了,吩咐吕百年:“吕师傅,你这边的活计,且先停一停,等到有合适的木料送来,咱们再重新换过……”

    吕百年也知道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儿,辛辛苦苦干了几天,因为这材料的事儿,全都得返工。

    旁边胤禄则咬牙切齿了一阵,终于做好了心理建设,掉过脸对石咏说:“小石咏!”

    “爷做了个决定!”

    石咏隐隐约约猜到胤禄的决定,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一声。

    “这件事儿,爷一定得捅破,不然咽不下这口气!”胤禄气鼓鼓的,“只不过,可能会稍许……连累你一阵!”

    第92章

    石咏大致猜得到十六阿哥胤禄做了什么决定。

    他也明白胤禄的所作所为绝非针对自己, 但胤禄想要捅破此事的想法,会影响西华门大修的进度。他们这一大队人马, 原本就紧巴巴地在赶时间, 这样一返工一耽搁, 便是绝无可能在万寿节之前完成西华门的大修了。

    这责任, 最终要由他们这一票人担着。

    若只有石咏自己,他是无所谓的。丢了差事饭碗,可以再找, 他当初也不就是这么一穷二白地过来的。然而他身后这么一大票人, 尤其是从画工处出来,支持自己的陈开河等人, 若是被牵连了, 可怎么好?

    石咏没说什么,借口想一个人静静, 便独自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