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叫人联想起后世影视剧里面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情形啊!

    石大娘正站在院中一侧,不断地用手帕拭泪,但是脸上没有戚容,反而隐隐有些难以置信的喜悦。二婶王氏正立在她身边,侄儿石喻也靠在伯娘身旁。

    香案另一边,富达礼见到石咏,面沉如水。他手里正拿着一卷黄绫圣旨,见到石咏进来,哼了一声,怒道:“咏哥儿,还不过来接了圣旨?”

    石咏赶紧上前,就着香案再次行了礼,赶紧起身,双手接过富达礼手中的圣旨,然后问:“伯父,圣上这是什么旨意?”

    富达礼yin沉着一张脸,说:“你自己看!”

    他又双手一拱,说:“本官还有公务在身,须得回宫复命。就此告辞了!”

    富达礼一脸“你就好自为之吧”的表情,随意朝石咏点点头,转头向石大娘致意,便从石家小院里出去。

    李寿乖觉,赶紧去为富达礼牵马,又去请邻里门再度让出一条道儿来,让传旨大臣们出去。

    石咏则赶紧去母亲那里,见泪水兀自从母亲眼中不断涌出,吓了一跳,他又不知是什么旨意,赶紧又打开那一幅黄绫圣旨,一目十行地扫完,才知道,这竟然是康熙下旨,追封他的父亲,石老爹石宏文的旨意。

    当年他爹石宏文殉职的时候,是正白旗下一名骁骑校。如今康熙皇帝下旨追赠,追赠了正五品步军校的职位。与此同时,石大娘的诰封也一并下来,石宏文既然升至步军校,石大娘便也得了五品宜人的诰命在身。

    小院外面的邻里们,平生头一回见识了颁圣旨是个什么样的流程。这时候纷纷进来恭喜一番石大娘和石咏,然后告辞离去,将这份喜悦留给石家人自己。

    “咏哥儿,这究竟是怎么了?”

    石大娘到现在还如在梦里,拉着石咏的手问:“你爹过世这都好些年了,怎么皇上……怎么皇上突然想起来加恩咱家?”

    石咏心中生出一个古怪的念头:这不会就是因为今天在慈宁宫的那一场对话吧!

    他猜得其实不错,康熙帝突然追封已经过世的石老爹,实际上就是为了给石大娘一个诰封。康熙那意思:朕对你那位寡母施恩,你可不就得好好地给朕的老母亲置办贺寿的寿礼?

    石咏想到这一点儿,只能苦笑着挠着后脑,宽慰母亲说:“娘,这本就是爹和您应得的,再说,皇上就是想要勉励儿子,办差更勤勉一点。”

    石大娘拭了泪,仔细再想想,还是觉得很惶恐:“哥儿,你一定要好生办差,千万别辜负了圣上的殷殷圣恩。”

    石咏“呵呵”笑了两声,心想:人都说老小孩老小孩,如今龙椅上那一位,说话行事,不也挺像个小孩的么?

    石大娘想了想,又问石咏:“哥儿,那皇上赐下来的宅子该怎么办?”

    石咏吓了一跳,这才想起他的圣旨还未看完,匆匆又将后半段看过,这才茫然地抬起头:除了给他父母的诰封,竟然还赐了个宅子给石家。

    这个宅子,地址非常尴尬,就在永顺胡同,忠勇伯爵府的旁边。石家既然接了旨意,那明天就应该到内务府去领房子的房地契回来。

    一提起永顺胡同的房子,石大娘就犯了难,说:“你爹和你二叔当年说过的,伯爵府若是不……唉,咱家是不能搬回永顺胡同的。”

    石咏见二婶王氏在旁,也低下头去,红了眼圈不说话,便知道爹和二叔当年大约是负气,所以说过忠勇伯爵府若是不认王氏这个弟fu,他们石家就决计不会回永顺胡同之类的话。

    可是如今是皇上要做这和事佬,要将已经分出去的一家人,再拢回永顺胡同,试图让早已生疏的两家再重归于好。

    说实话,石咏也不想就这么搬回永顺胡同。他向来知道“远香近臭”的道理,瓜尔佳氏这两家如今坚冰松动,关系已经有所缓和。可谁知道搬过去了之后会怎么样?早年曾经生过的龃龉,谁知道两家成了邻居之后会不会又闹起来?

    永顺胡同那边,大伯富达礼看着冷情,但内心是存了不少善意的。

    可是除了这位大伯之外,其他人呢?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