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贫尼不敢妄言。”

    她随即起身,向厅中诸人告辞,一个字都不多说,似乎心气儿甚高,胤禩质疑她的话,她有些微恼。

    九阿哥胤禟在她身后“切”了一声,道:“什么阿物儿……”

    在胤禟眼中,这哪里是什么“高人”?分明就是高门大户里豢养的解闷玩意儿罢了。

    然而胤峨却说:“八哥,这下总成了吧!天意如此,您什么也不必做了,万一多做了,在皇阿玛眼里是多错怎么办?”

    十阿哥知道自己这位哥哥其实是个愿意相信有“天意”的人,否则也不会前有张明德,后有慧空师徒了。对了,早先在顺天府大堂上,八阿哥能够容忍那个小吏石咏装神弄鬼,多少也有点这个原因。

    胤禩沉默地点了点头,重新拿起了顺天府的这一宗案卷。

    慧空师徒并非住在八阿哥的贝勒府中,而是附近官宦人家园子里有一座小庵,由师徒两个暂住着。

    妙玉晚间独自一人在禅房里坐禅,房中一灯如豆,小庵里也极是寂静,可是她却一直心思纷乱,实在耐不住了,便索xing起身,倚门而望,殷殷盼着师父早些回来。

    少时园子门口亮起了一团灯火,有个婆子手里提着盏“气死风”灯,引着慧空师太进了门。妙玉情不自禁地舒了一口气,迎将出来,扶着慧空的手,回到小庵里,随即低声问:“师父,一切可还顺逐?”

    慧空脸色苍白,额头上有些薄汗,似乎将大半重量都压在妙玉手上,勉强进了禅房,一跤跌坐在蒲团上,叹息一声,无奈地道:“又有什么顺逐不顺逐的?”

    她拭了拭额头,才将刚才为八阿哥起卦之事说了,最后却又说:“就算如此,为师也算得出,八贝勒这次,却指定会违拗这所谓的‘天命’。可就是这种‘违拗’,才是八贝勒真正的宿命,非人力可以扭转。”

    知天命容易,可真的顺应天命,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妙玉睁圆了一对妙目,望着师父,忍不住问:“这又是为什么?”她心里在犯嘀咕,若是不信命,为什么还要找人来算命,这不是自寻烦恼么?

    慧空却说:“有些人,表面看着整天求签算卦,试图洞悉‘天意’,可是那真心里,就算是将天意摆在他面前,心底里却依旧是不愿信、不服命的。”

    就如八阿哥胤禩,非嫡非长,生母微贱,今年来又颇为皇父所忌,与“立爱”沾不上边。表面上看,这样的人实在不该肖想大位的,可是恐怕连胤禩自己都未曾意识到,他骨子里就是不愿信这个邪:一样都是皇阿玛的儿子,他不比旁人差劲,为什么就不能身登大宝呢?

    果然,八阿哥那边,待众人离去,他又独自一人坐在灯下,抱着案卷沉思良久,反复回想由这件“叩阍”案发生之后,皇父的全部反应。治下竟有这样不忠不孝之子,皇父一定是恨的。若是自己只求“稳”,按照刑律决断此案,皇父少不了认为自己太过“仁慈”,几近软弱,甚至还会认为,自己对这种不孝忤逆的行径,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最终还是提起笔,在案卷上批道:“赵龄石贪婪枉为,与外人合谋欺骗老父,导致其父身患重疾,与欧伤亲父之罪同,夺财之后,遗弃亲父,任其自生自灭,行径令人发指,理应惩以重刑。”

    他顿了顿,在一张纸笺上写下“斩监侯”三字,随即团了扔掉,想了又想,改成了“斩立决”。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只在与“斩立决”是立即执行,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斩监侯”则是秋后问斩,万一这赵龄石幸运,遇上大赦,改成流刑也是可能的。

    然而胤禩将这两个选择各自看了看,还是不满意,最终定了腰斩,这才命人誊清奏折。jiāo由大理寺卿赫铄奇那里,赫铄奇哪儿敢有异议。很快,这便成了三堂会审的“合议”,呈至康熙面前。

    康熙打开了这奏折,见到赵龄石竟然定了“腰斩”之刑,也不免吃惊。毕竟胤禩一向以“宽仁”的面目示人,如今为了一桩“忤逆不孝”的案子,竟然很动用这样重的刑罚,康熙只皱起眉头。

    他确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