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讨个情!他原是世家子弟,一成丁就出来当差了。”贺郎中得了个美妾,心情大好,当下便替石咏说情。

    若是从永顺胡同那边算起,石咏自然是世家子弟,可实际情况么……呵呵!石咏闻言,心里苦笑。

    “侯爷就别为难他了,在旗的人家,这上头挺讲究,毕竟是还没娶亲的。”贺元思替石咏解围,指出他还未娶亲,若是身边早早就有个妾室,甚至是通房丫头,娶亲时多少会得罪岳家。

    贺元思这样一说,忠靖侯史鼎虽未就此作罢,可是却总觉得石咏刚才说的那话,有点儿耳熟。

    京里他史家的姻亲贾家,不是也出了一个成日在内帷斯混的宝贝疙瘩凤凰蛋,整天在府里也管那些小丫头们也姐姐妹妹地乱叫?

    算了!——史鼎心想,若是眼前这个小官儿也出身于贾家的大家,一两个颜色好的丫鬟,人家恐怕还真不会放在眼里。

    那翠芙好歹也是个出挑的,留着以后还可以用。

    史鼎心里拿定了主意,决定让客院那边别再有其他动静,回头只叫人将石咏的饮食起居照顾周全,就这么算了。

    石咏尚且不知无形中其实是贾宝玉帮了他的忙,只是史鼎脸色放缓,不再追问服侍他的下人是否“尽职”,他自然认为是贺郎中的劝说起了作用,忠靖侯不再“强人所难”,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贺大人,按照咱们昨天议定的,那师徒二人明日就过来府上。到大人临行之际,本侯便就此安排她们登船可好?”

    贺元思满口答应,一边向石咏解释:“苏州本地有两位出家的女菩萨,打算上京前往潭柘寺,因那位徒弟的俗家与史侯大人祖上有些渊源,因此史侯大人拜托,届时她们与内务府官船一同北上,到时也好有个照应。”

    “确实如此,”史鼎点头附和,“那位女徒弟,原本也是出身世宦之家,与本侯祖上颇有些渊源。此女自小多病,父母为她买了许多替身儿出家代为修行,皆不中用,无奈之下,只好安排她亲自入了空门带发修行,这才好了。1”

    石咏听着这话觉得好生耳熟,正凝神想着,听史鼎继续说:“那位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应是个得道之人。这两位因听说京郊潭柘寺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打算前往膜拜。”

    ——是了!

    石咏突然想起来了,这样的人生轨迹,不正是那位后来应了贾府之邀,在栊翠庵中修行的妙玉吗?

    前往京郊潭柘寺膜拜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石咏暗搓搓地想,他怎么就没听说过潭柘寺有这些个。

    但又听史鼎说妙玉的师父精演先天神数,石咏便好似稍许听明白了什么:当初那位“八爷”身边,不是也传说有个道士叫张德明的,给他批了命数,说是头上有白气什么的吗?

    然而石咏丝毫也不关心妙玉师徒上京到底是去干什么的。石咏对妙玉这人颇感兴趣,是因为知道妙玉手中有几件非常传奇的“茶具”:颁瓟斝1、点犀,以及那一套“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茶盏。

    尤其那“颁瓟斝”,据说上面刻着“王恺珍玩”,就是晋代与石崇斗富没斗过的那个王恺,又有苏轼“见于秘府”的字样,可见是绝世珍玩了。

    然而据后人研究,从“颁瓟斝”的字面意思看,这件了不得的茶具,应该就是个葫芦壳儿做得器皿,绝难从晋代一直流传到现今的。

    可是石咏在这时空里,匪夷所思的文物也见了不少,万一这件,也是真的,不是曹公杜撰的,那就有趣了。

    想起这些,石咏便心yǎngyǎng的:既是与妙玉同行,也不知能不能有机会见到这件珍贵玩器。

    岂料旁边史鼎与贺元思见到石咏表情古怪,都是想岔了。

    史鼎便问:“石大人,是不是觉得此事有何不妥?”

    贺元思则呵呵地笑着,说:“小石想左了吧!这对师徒不会借用官船北上,而是与红菱同船而行,便没有麻烦,毋须避忌了!”

    “红菱”,就是贺元思刚刚纳的妾室,昨儿晚上那位唱弹词的姑娘。

    石咏总算是明白过来,心知这贺元思道学,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