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形,旁人却未必如此。

    一上午过去,后宫各处也有别处过来领取造办之物的,甚至有些就是日常使用的物件儿坏了,送到造办处这里来修的,但领取之时,却也没那么便宜。

    “近来忙,请你家主子再多等几日。等忙过这一阵,木工作坊就一定先尽着陈嫔娘娘。”

    王乐水板着脸说出这话的时候,石咏正翻着台账。

    这是庶妃陈氏宫里一只婆罗漆面的炕格坏了,命造办处尽快修一修的。石咏见台账上分明记着木工作坊早已修毕,已入库房。没想到,到了王乐水这里,却要人再等几日。

    石咏站在王乐水身边,什么都没说。

    王乐水却一直在偷瞄他,自然也见到他将账册翻到了那一页……

    “有些事儿,不是面儿上这么简单。不同的事儿,处理起来也是不一样的。”待送走了陈氏宫里的人,王乐水隐晦地教育石咏两句。

    石咏心想,这个自然。

    王嫔的如意与陈嫔的炕格,这两者一个有着明确的“期限”:王嫔的生辰;另一个则没有。再者王嫔与陈嫔在宫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倒不是说造办处明着逢高踩低,但是将后者压一压,恐怕可以给目前最忙的木器作坊留一些余地。

    石咏想明白了,便点了点头。

    王乐水也点点头,大约觉得孺子可教。

    他原本想着十六阿哥是个人精子,觉得那位亲自点下来当差的人也应该是个机敏的。可是一见到石咏的时候,却觉得此子略有些木讷迟钝,与想象中的不大一样。

    待到后来,王乐水见了石咏私下里做的笔记,又带他经手做了一两件差事,王乐水反而觉得,孺子可教,石咏虽然看着是一张白纸,但该是个可造之材。

    因石咏是新人,午间用饭的时候,就有不少同僚过来东配殿,挤在王乐水的小房间里一道用饭,趁此机会,结jiāo结jiāo石咏。

    过来的大多都是与石咏差不多品级的年轻人,有小吏也有工匠,大家挤在一处,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反倒是王乐水嫌屋里吵闹,哼了一声,自己到别处去了。

    这下大家伙儿更无顾忌,见石咏年轻,纷纷问起石咏的来历。石咏觉得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只将自家的情形大体说了说。

    有个名叫察尔汉的笔帖式,听了石咏的年纪之后啧啧称奇:“我说兄弟,你家里是有几门贵亲还是怎么着,头一份差事就能找到这儿来?”

    此前富达礼告诫过石咏,当差之后,要“少说少做”,而武皇的宝镜听说他要当差的事儿,则告诉石咏,他去了造办处,可千万不能让人一眼就看穿了,最要紧是做到四个字:“莫测高深”。

    石咏听了察尔汉的问话,便只挠了挠头,说:“是吗?进这里很难吗?我是一直盼着能来造办处当差的!”

    旁人听了石咏的答话,一起哄笑起来,纷纷说:“小老弟,你自己出去问问,进这造办处难不难?”

    当然难!

    能入选造办处的工匠,是各地官员精挑细选,从全国顶尖的工匠之中选出的高手匠人,因为他们需要制作的,是进献给皇家的御用物品。

    而到造办处这里做书吏笔帖式,也一样不容易,不为别的,因为造办处的差事“肥”,肥得直流油水。

    然而石咏如此应答,在旁人眼里看来,石咏便好似丝毫没将造办处这里的差事当回事儿似的,旁人便更觉得他背景神秘,来头很大——该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第40章 (捉虫)

    石咏与几名年轻笔帖式和书吏一起, 鸠占鹊巢,将王乐水在东配殿的房间占用了, 聚在一处吃午饭。

    虽然今天中午饭菜里的鸭肉又冷又硬, 可这些年轻人聚在一起, 谈笑之际, 冷饭和冷肉就都划拉下肚了。

    察尔汉坐在屋里,面向门口,见到门外有人路过, 赶紧出声招呼他进来:“小唐, 快来见见新来的同僚。”

    门外路过的也是个年轻人,想来该是与察尔汉他们相熟。只见他手里也托着一只竹饭盒, 里面的饭菜还未动过, 看起来像是忙着手头的差事,竟连午饭的饭点也险些忘了。

    这个小唐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修文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