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效仿刚才提到的美利坚,听说他们吸收欧洲的移民,不断开发西部地区,国家再介入进行税收就可以了。微臣认为朝廷也可以效仿。
既然移民难以实现,根子可能是那里没有开发起来,若是铁路修建成功,十来天便能从遥远的边疆地区回到家乡探亲,再加上一些诱人的条件,微臣相信会有不少百姓愿意移民。
实在不行,还可以对那些洋人也开放,条件就是让他们必须加入中华帝国的国籍,效忠陛下,效忠华族,学习我们汉人的语言!只要他们愿意说我们汉人的话,相信要不了多久,凭借我们华夏文化的强大感染力,就能将那些洋人同化,就算肤色面孔不同,只要说话、文化和习俗慢慢同化过来,他们就也算是帝国的正式公民了,与那些朝鲜人、倭族人和京族人并没什么区别。”
冯云山脸色有些凝重起来,左宗棠说的,他有些明白了,的确不失为解决新占国土开发的一个好办法。但冯云山总觉得中华帝国的地盘,想让汉人占领。现在看来,自己一直以为左宗棠思想保守,没想到几年过去,反倒是自己有些过于保守了。
“或许,左爱卿说的,未尝不能一试!反正只要那些领地上驻扎着我中华帝国的军队,只要将那些洋人相互打散,隔离开来,也不怕他们闹什么幺蛾子。但具体如何cāo作呢?”冯云山问道。
“陛下,微臣也还没想好,只是刚才受陛下和吴部长的提醒启发,才临时想到的。
微臣大致觉得,应该以土地为诱饵!反正像西伯利亚这样的地方,太过辽阔,又几乎是完全没有人口的苦寒之地,还有哈萨克汗国这样的地方也一样,那些草场不说,继续让蒙古人和哈萨克人放牧即可。对于那些河谷,可以开垦成耕作农作物的有灌溉条件优越的地区,完全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出售给那些洋人们,当然,若是我们的汉人同胞,更是欢迎。若是那些洋人穷苦,一时半会无力购买土地,朝廷可以先赊给他们,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购地费用,只要他们赶到当地,开发耕种土地,便可以从每年的收成中拿出一些出售给朝廷或是商人,将报酬作为分期还贷金。还可以出台更多的政策,吸引他们,比如帮助移民,提供口粮和种子、耕具等,甚至可以在前几年进行免税。反正那土地荒废着也是荒废着,不如让他们开发出来,种植点东西,最终这些创造出来的粮食物资等,还是在中华帝国的境内。
说不定,因为洋人的参与,会让我们自己的汉人同胞也吸引过去。当然,对于华族同胞,赊欠出售的土地可以更大,还可以委任他们作为当地的基层乡村官员,负责管理并引导那些洋人,让那些洋人感觉到华族的高贵,感觉到汉语的重要,引导他们向往并学习华族文化。这样经过一代人甚至几十年,想必我们中华帝国,整个朝廷,便很容易地将这些新占国土控制在手中。”
第1277章 《边疆大开发法案》
一个月之后,在皇帝冯云山的亲自干预之下,内阁出台了帝国关于新占国土的土地法案,经过皇帝亲笔签发,即日生效。这个仅仅局限于新占国土的土地法案,正式名称叫《中华帝国边疆大开发法案》,经内阁以电报形式通令全国各省。同时,在《中华帝国报》、《扬子江晚报》、《南方日报》等中华帝国几大报纸纷纷刊登了这个关于新占国土的土地大开发法令,随着法令的下达、传播和扩散,越来越多的帝国百姓了解到这个法令,整个国家都开始轰动起来。
《中华帝国边疆大开发法案》其实有些效仿美利坚联邦当初发布的宅地法,这是一个旨在将中华帝国最近几年新扩张的土地低价出售给广大移民的法令,吸引移民前往这些边疆地区进行开发。
法案规定,所有的中华帝国新占领的国土,全部收归帝国国有。帝国由农业部和地方官府分别派出驻地官员,在各地边疆进行一同值守,负责土地的排查丈量与清理。
无论何种种族、何种肤色的人,只要是加入中华帝国国籍,效忠帝国皇帝陛下
既然移民难以实现,根子可能是那里没有开发起来,若是铁路修建成功,十来天便能从遥远的边疆地区回到家乡探亲,再加上一些诱人的条件,微臣相信会有不少百姓愿意移民。
实在不行,还可以对那些洋人也开放,条件就是让他们必须加入中华帝国的国籍,效忠陛下,效忠华族,学习我们汉人的语言!只要他们愿意说我们汉人的话,相信要不了多久,凭借我们华夏文化的强大感染力,就能将那些洋人同化,就算肤色面孔不同,只要说话、文化和习俗慢慢同化过来,他们就也算是帝国的正式公民了,与那些朝鲜人、倭族人和京族人并没什么区别。”
冯云山脸色有些凝重起来,左宗棠说的,他有些明白了,的确不失为解决新占国土开发的一个好办法。但冯云山总觉得中华帝国的地盘,想让汉人占领。现在看来,自己一直以为左宗棠思想保守,没想到几年过去,反倒是自己有些过于保守了。
“或许,左爱卿说的,未尝不能一试!反正只要那些领地上驻扎着我中华帝国的军队,只要将那些洋人相互打散,隔离开来,也不怕他们闹什么幺蛾子。但具体如何cāo作呢?”冯云山问道。
“陛下,微臣也还没想好,只是刚才受陛下和吴部长的提醒启发,才临时想到的。
微臣大致觉得,应该以土地为诱饵!反正像西伯利亚这样的地方,太过辽阔,又几乎是完全没有人口的苦寒之地,还有哈萨克汗国这样的地方也一样,那些草场不说,继续让蒙古人和哈萨克人放牧即可。对于那些河谷,可以开垦成耕作农作物的有灌溉条件优越的地区,完全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出售给那些洋人们,当然,若是我们的汉人同胞,更是欢迎。若是那些洋人穷苦,一时半会无力购买土地,朝廷可以先赊给他们,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购地费用,只要他们赶到当地,开发耕种土地,便可以从每年的收成中拿出一些出售给朝廷或是商人,将报酬作为分期还贷金。还可以出台更多的政策,吸引他们,比如帮助移民,提供口粮和种子、耕具等,甚至可以在前几年进行免税。反正那土地荒废着也是荒废着,不如让他们开发出来,种植点东西,最终这些创造出来的粮食物资等,还是在中华帝国的境内。
说不定,因为洋人的参与,会让我们自己的汉人同胞也吸引过去。当然,对于华族同胞,赊欠出售的土地可以更大,还可以委任他们作为当地的基层乡村官员,负责管理并引导那些洋人,让那些洋人感觉到华族的高贵,感觉到汉语的重要,引导他们向往并学习华族文化。这样经过一代人甚至几十年,想必我们中华帝国,整个朝廷,便很容易地将这些新占国土控制在手中。”
第1277章 《边疆大开发法案》
一个月之后,在皇帝冯云山的亲自干预之下,内阁出台了帝国关于新占国土的土地法案,经过皇帝亲笔签发,即日生效。这个仅仅局限于新占国土的土地法案,正式名称叫《中华帝国边疆大开发法案》,经内阁以电报形式通令全国各省。同时,在《中华帝国报》、《扬子江晚报》、《南方日报》等中华帝国几大报纸纷纷刊登了这个关于新占国土的土地大开发法令,随着法令的下达、传播和扩散,越来越多的帝国百姓了解到这个法令,整个国家都开始轰动起来。
《中华帝国边疆大开发法案》其实有些效仿美利坚联邦当初发布的宅地法,这是一个旨在将中华帝国最近几年新扩张的土地低价出售给广大移民的法令,吸引移民前往这些边疆地区进行开发。
法案规定,所有的中华帝国新占领的国土,全部收归帝国国有。帝国由农业部和地方官府分别派出驻地官员,在各地边疆进行一同值守,负责土地的排查丈量与清理。
无论何种种族、何种肤色的人,只要是加入中华帝国国籍,效忠帝国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