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的民主集中。
冯云山设想的是自己这个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慢慢再培养出内阁总理这一行政首长,由两人担任这个强大帝国不同的责任。目前当然是内阁总理率领整个内阁对自己负责,但以后慢慢地将自己这个皇帝的权力再下放给,成立类似长老院或者目前欧洲的议会的形式,让内阁对议会负责,这样便可以让这个国家稳固地长久治理下去。即便哪怕有一天,自己不在了,这个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离开而动乱,也不会四分五裂,因此,冯云山是在慢慢地往这方面去尝试。
但没想到,这才刚开始推出新内阁,便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学过历史的冯云山自然清楚,后世的那场运动给国家造成多大的灾难xing的后果,而且,随着后面两年的灾荒饥荒,造成和平年代非正常死亡众多的人口,这些后果和罪名都被扣在这场大炼钢运动的头上。
冯云山也深知,后世的那场大炼钢铁运动,教训是十分惨痛的。因为过多的投入,却没能像想象中的产出,虽然暂时让钢铁产量大增,却有三分之一的生产的钢铁都是废品,实际上并没能有显著的增长,反而在后面几年导致钢铁行业的低增长甚至衰落,严重损害了钢铁工业。
因此,冯云山来不及细想,第一反应是立刻停止大炼钢铁运动。
但罗泽南却提出了建议:“陛下,微臣虽然知道应该停止大炼钢铁运动,但却不能直接立刻全面废止。毕竟这是内阁下达的重要决策,而内阁刚刚成立不久,若是下达的指令没几天就被废除,这对于内阁的威信将会是严重的打击,也就失去了陛下成立内阁的目的。
而且,钢铁工业的确是所有工业的核心和纲领,发展钢铁产业从初衷来说,是十分正确的,也很是妥当,对帝国的整个工业体系是十分有利的。
因而,微臣建议继续推行大炼钢铁运动,发展钢铁产业,只是,不能太过激进,而是切合实际的大炼钢铁!”
第1262章 继续推行大炼钢铁
冯云山没想到罗泽南还会这样想。明明与李鸿章的意见有些相左,但却还是想着挽回内阁的权威和帝国的损失,努力保留大炼钢铁运动,只是压制下来,切合实际。
此人高才高义啊!难怪后世的那帮史学家对这生一生不长,犹如流星般划过的罗泽南评价会如此之高,称之为清末的思想家,原来如此。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冯云山点点头,问道:“各地搞大炼钢铁,到什么程度了?”
罗泽南道:“陛下,一切都还能在控制范围内!除了浙江、河南、安徽、山东和直隶等地已经推到县以下之外,其他各地还刚刚开始展开,没有实际xing地推下去。一切都还没有大的损失,只是浪费了一些人力和物力修建小高炉而已,农作物种植方面稍稍有些耽搁,马上实行补救,也还来得及。”
五个省份最为积极,想必与李鸿章的影响力有点关系。不过,范围其实也很大了,至少浪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因此,冯云山心中有些着急,道:“快命人将李鸿章和其他内阁几位阁老都叫来,朕有要紧事要商议。”
内阁值房距离皇宫虽然不远,但一来一回,也废了不少时间。一个多小时之后,李鸿章和伍崇耀、刘长佑、周胜坤四人急匆匆地赶到皇家科学院内。
冯云山打断四人的大礼参拜,直接开门见山地喝道:“关于内阁下达的大炼钢铁决议之事,内阁怎么搞的?如此国家大事,怎么不思量清楚?要不是罗爱卿报给朕,朕还真不知道。李鸿章,前些日子,朕跟你说的要加大加快推进钢铁产业的发展,难道就是这样推进的么?不考虑其他方面和后果?”
李鸿章没想到皇帝是因为这件事情,而且还大冒火光,脸色一变,当场便跪下拜道:“陛下,微臣该死,都是微臣糊涂,自作主张想用最快最大的力量推动钢铁产业发展,才会出此下策。微臣......”
冯云山挥挥手:“行了!李鸿章,你也别惺惺作态,诚惶诚恐地样子。朕既然任命你为内阁副总理,便是信任
冯云山设想的是自己这个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慢慢再培养出内阁总理这一行政首长,由两人担任这个强大帝国不同的责任。目前当然是内阁总理率领整个内阁对自己负责,但以后慢慢地将自己这个皇帝的权力再下放给,成立类似长老院或者目前欧洲的议会的形式,让内阁对议会负责,这样便可以让这个国家稳固地长久治理下去。即便哪怕有一天,自己不在了,这个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离开而动乱,也不会四分五裂,因此,冯云山是在慢慢地往这方面去尝试。
但没想到,这才刚开始推出新内阁,便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学过历史的冯云山自然清楚,后世的那场运动给国家造成多大的灾难xing的后果,而且,随着后面两年的灾荒饥荒,造成和平年代非正常死亡众多的人口,这些后果和罪名都被扣在这场大炼钢运动的头上。
冯云山也深知,后世的那场大炼钢铁运动,教训是十分惨痛的。因为过多的投入,却没能像想象中的产出,虽然暂时让钢铁产量大增,却有三分之一的生产的钢铁都是废品,实际上并没能有显著的增长,反而在后面几年导致钢铁行业的低增长甚至衰落,严重损害了钢铁工业。
因此,冯云山来不及细想,第一反应是立刻停止大炼钢铁运动。
但罗泽南却提出了建议:“陛下,微臣虽然知道应该停止大炼钢铁运动,但却不能直接立刻全面废止。毕竟这是内阁下达的重要决策,而内阁刚刚成立不久,若是下达的指令没几天就被废除,这对于内阁的威信将会是严重的打击,也就失去了陛下成立内阁的目的。
而且,钢铁工业的确是所有工业的核心和纲领,发展钢铁产业从初衷来说,是十分正确的,也很是妥当,对帝国的整个工业体系是十分有利的。
因而,微臣建议继续推行大炼钢铁运动,发展钢铁产业,只是,不能太过激进,而是切合实际的大炼钢铁!”
第1262章 继续推行大炼钢铁
冯云山没想到罗泽南还会这样想。明明与李鸿章的意见有些相左,但却还是想着挽回内阁的权威和帝国的损失,努力保留大炼钢铁运动,只是压制下来,切合实际。
此人高才高义啊!难怪后世的那帮史学家对这生一生不长,犹如流星般划过的罗泽南评价会如此之高,称之为清末的思想家,原来如此。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冯云山点点头,问道:“各地搞大炼钢铁,到什么程度了?”
罗泽南道:“陛下,一切都还能在控制范围内!除了浙江、河南、安徽、山东和直隶等地已经推到县以下之外,其他各地还刚刚开始展开,没有实际xing地推下去。一切都还没有大的损失,只是浪费了一些人力和物力修建小高炉而已,农作物种植方面稍稍有些耽搁,马上实行补救,也还来得及。”
五个省份最为积极,想必与李鸿章的影响力有点关系。不过,范围其实也很大了,至少浪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因此,冯云山心中有些着急,道:“快命人将李鸿章和其他内阁几位阁老都叫来,朕有要紧事要商议。”
内阁值房距离皇宫虽然不远,但一来一回,也废了不少时间。一个多小时之后,李鸿章和伍崇耀、刘长佑、周胜坤四人急匆匆地赶到皇家科学院内。
冯云山打断四人的大礼参拜,直接开门见山地喝道:“关于内阁下达的大炼钢铁决议之事,内阁怎么搞的?如此国家大事,怎么不思量清楚?要不是罗爱卿报给朕,朕还真不知道。李鸿章,前些日子,朕跟你说的要加大加快推进钢铁产业的发展,难道就是这样推进的么?不考虑其他方面和后果?”
李鸿章没想到皇帝是因为这件事情,而且还大冒火光,脸色一变,当场便跪下拜道:“陛下,微臣该死,都是微臣糊涂,自作主张想用最快最大的力量推动钢铁产业发展,才会出此下策。微臣......”
冯云山挥挥手:“行了!李鸿章,你也别惺惺作态,诚惶诚恐地样子。朕既然任命你为内阁副总理,便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