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是很多,西北的石达开和东北的谭绍光何禄等率领的讨虏军人数与敌军相当,冯云山并不怎么着急,唯一担心的是沙俄还会继续增兵,那样的话,石达开他们就只能采取守势了,势必会被沙俄占领很多领土过去。

    不过,冯云山心中明白,对于西伯利亚这种苦寒之地,没有移民过去定居下来,无论多少军队驻扎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驻扎再多,也不能代表就是你已经彻底占领下来。相反,后勤补给和花销便会将你拖垮,驻军不能依靠当地自给自足,光靠内地长距离运输补给,怎么也占领不了多久。唯有兴建几座堡垒,大量囤积补给,再慢慢鼓励移民拓荒,最终将新占的领土连成一片,达到完全占领和消化的目的。

    因此,冯云山心中早有计较,而且也在一步步推行移民之中。

    最让冯云山激动的消息,来自总参谋部从南洋的战事禀报。

    南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收拾完残余的英国远征舰队和幸运逃过一劫的葡萄牙远征舰队之后,继而占领香港岛,缴获巨大,又一路追击逃离的香港岛驻军,将仅剩的最后驻留香港码头的几艘军舰给消灭。在从琉球和福建分头赶至香港和珠江口的东洋舰队一部抵达后,便由东洋舰队接过防务,太平洋舰队和南洋舰队两支主力直接开赴南洋,分头收复前阵子被英国远征舰队攻占的西贡、古晋、坤甸、巴达维亚和星加坡等海峡殖民地。

    不过,最牵动他的目光的,还是战报上关于李开芳一部与从星加坡冲入柔佛苏丹国前来进攻的8000英军步兵的战事结果。

    但到目前为止,最终的战事结果还没有传回来。也许此时战事已经结束了也不一定,只是路途遥远,消息传递没那么快罢了。冯云山这样想着,在收到星加坡和麻六甲、槟城等海峡三地全部被太平洋舰队和南洋舰队攻占之后,他的心便放下了大半。调集近三万的讨虏军士兵,将逃入柔佛苏丹国热带雨林中的英军步兵bi得几乎山穷水尽,应该用不了多久,好消息便会传来。

    尽管左宗棠和毛奇这两个总参谋部的大员还在广州府处理战后事宜,没在冯云山身边,冯云山还是忍不住开始思索起下一步的军事扩张。

    这次能击败英国为首的欧洲联合远征侵略军,可以说是中华帝国的重大胜利,从此以后,整个世界便会将中华帝国正式视同欧洲列强等同的世界强国,谁也不敢再忽视半分。冯云山可以推测,不但英国,沙俄,甚至整个欧洲都没想到自己会如此轻易并快速干脆地将英国远征军击败。在得知整个消息之后,整个世界对待中华帝国都将采取不一样的策略。而那与英国一同出兵的沙俄,一旦受到英军战败的消息后,很大可能会撤兵。除非英国再次发动进攻,否则,相信其他国家都不想独自承担与中华帝国jiāo战的压力。

    而对于中华帝国来说,不但强势崛起在世界列强行列,实际的控制领地,也要与之对应的扩张才行。此战趁着战胜英国和荷兰、葡萄牙等联合的侵略军之机,顺势要好好将损失捞回来才行。

    战前总参谋部为了配合冯云山的火烧珠江计划,示弱敌军,主动收缩,将前期占领的南洋的几个重大据点城市几乎全盘放弃,连不断进行移民扩展的步伐都中断下来,如今战事已定,尽管还有那8000人的英军士兵在柔佛苏丹国之中没被消灭,也不影响大局,整个南洋一带的欧洲势力为之一清,尤其是英国势力,几乎被全部铲除,正是中华帝国大肆扩张的好时机。

    冯云山已经盘算着,不等左宗棠和毛奇回来,便直接让留守圣京的总参谋部其他人员制订计划,第一步是控制整个南洋一带,最主要的是将仍自占领苏门答腊岛的荷兰势力赶出东印度势力范围,接管苏门答腊岛。至于像那些本地的马来苏丹国们,冯云山并不重视,这些本地土著们还处于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能给他们口饭吃已经是对他们最大的恩赐了。

    对于这些原始丛林的荒野之地,冯云山的策略还是通过鼓励从国内慢慢移民垦荒,经过十几年或者一

章节目录

这个天国不太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三江口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江口水并收藏这个天国不太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