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习,教授造船、航海、海战等技能。如今已经有一年有余,前些日子,还选送了一批少年学子去圣京,参加外务部和教育部组织的留洋计划。”
“哦,船政学堂?”冯云山有些出乎意外,他没想到,在没有他的命令的情况下,提早数年出现的福州船政局还是如同历史上一样,开办了船政学堂,不由大喜,当即提出前往查看一番。
一路上,冯云山又仔细倾听沈葆桢的禀报,对于福州船政局的情况了解更多了。
福州船政局建立二年多来,已经发展成不仅仅限于一个造船厂的格局,沈葆桢先是征用民房作为办公地点,带领一群人建设好了船坞,然后等招募的人员陆续到位之后再相继建设了船政局衙门、工匠住所、洋房、洋员办公所、仓库、后续配套的铁厂和增加的船坞、船政学堂等上百所建筑物,占地800亩。
整个船政局最为主要的便是由铁厂、船厂和船政学堂三部分组成。
其中,铁厂是后来增加的,因为船坞的扩增,所建军舰量大为增加,原本靠海运的钢铁所需增加,再依靠长途运输有些不及,加上这时沈葆桢打听到闽侯、闽清、永泰三县jiāo界处,发现了穆源铁矿和煤矿的消息,便直接兴办了一家大型铁厂,利用闽江运输之便,顺流而下将铁矿和煤炭运至马尾江畔的铁厂进行炼铁,以满足制造船只之用。
船厂主要是四道船坞构成,加上旁边配套的仓库、木料堆场以及一处河湾内的码头。而船政学堂分为“前学堂”及“后学堂”两部,前学堂教授造船技艺、轮机及机械设计等,后学堂教授航海及驾驶,学堂由从美国及法国聘用之导师教授,使用外语授课及用原文书本。
838章 船政学堂和铁甲舰
船政学堂?冯云山想起当初帝国进行教育制度改革中,兴办了很多高等学堂,这其中在福州便设立了中华帝国海军军官学校。如今这福州船政局下又设立一处船政学堂,那岂不是重叠到一起了?
冯云山不由看向跟随身后的沈桂芬,问道:“沈爱卿,朕记得帝国在福州不是兴办了一所中华帝国的海军军官学校么?办学如何了?与这船政学堂岂非有些重叠了?”
沈桂芬回道:“陛下,中华帝国的海军军官学校已经改址厦门了。而且,因为师资短缺,所招收的一千二百余名学员都已经由学校送至美国波士顿、费城及诺福克等地,尤其是诺福克海军造船厂那边进行实地学习。等学成归来,挑选其中优异者为学校老师,便有了师资力量,才能在本土好好地办学。”
冯云山这才想起,中华帝国内部还真没几个懂航海的理论人才。原来唯一开设的黄埔军校中,也只是有一科海战中的pào科而已,就这还是从俘虏的几名英军海军军官中硬bi着教授众学员的,更别说制造船舰的了。能送去美国直接在那边学习,的确比在学校里闭门造车要强得多,还能让这些学员们开拓下视野。
“沈爱卿,看来你这个船政学堂兴办得不错啊。”冯云山会心地笑了起来,扭头朝沈葆桢大力夸赞起来,不但建造军舰超出了他的预期,兴办这个船政学堂更是大大超乎他的预料,很好,就是要有这种眼光。难怪历史上这个沈葆桢能身居高位,最终成为主政东南的两江总督这样满清重臣,不愧是创办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的人物啊。
沈葆桢连忙伏地谢恩,连称是冯云山圣明才有船政学堂今日之盛,非他之功。
一时间一边前行,一边君臣相宜,相互吹捧,不亦乐乎。
进入船政学堂,最前面的是几排房舍是“前学堂”,几名洋人在两名学堂执事的带领下,在前学堂的天井中迎住冯云山一行。
“陛下,此为前学堂的五名外籍教习,二名法籍教习,二名美籍和一名普鲁士教习,教授的科目有法语、普鲁士语、几何、数学、微积分、物理、机械等。另外,shè击、兵cāo、中文经史则为必修,由黄埔军校二期毕业的两名学员和二名福州本地夫子教授。”沈葆桢在一旁介绍着:“往后,乃是后学堂,也是五名外
“哦,船政学堂?”冯云山有些出乎意外,他没想到,在没有他的命令的情况下,提早数年出现的福州船政局还是如同历史上一样,开办了船政学堂,不由大喜,当即提出前往查看一番。
一路上,冯云山又仔细倾听沈葆桢的禀报,对于福州船政局的情况了解更多了。
福州船政局建立二年多来,已经发展成不仅仅限于一个造船厂的格局,沈葆桢先是征用民房作为办公地点,带领一群人建设好了船坞,然后等招募的人员陆续到位之后再相继建设了船政局衙门、工匠住所、洋房、洋员办公所、仓库、后续配套的铁厂和增加的船坞、船政学堂等上百所建筑物,占地800亩。
整个船政局最为主要的便是由铁厂、船厂和船政学堂三部分组成。
其中,铁厂是后来增加的,因为船坞的扩增,所建军舰量大为增加,原本靠海运的钢铁所需增加,再依靠长途运输有些不及,加上这时沈葆桢打听到闽侯、闽清、永泰三县jiāo界处,发现了穆源铁矿和煤矿的消息,便直接兴办了一家大型铁厂,利用闽江运输之便,顺流而下将铁矿和煤炭运至马尾江畔的铁厂进行炼铁,以满足制造船只之用。
船厂主要是四道船坞构成,加上旁边配套的仓库、木料堆场以及一处河湾内的码头。而船政学堂分为“前学堂”及“后学堂”两部,前学堂教授造船技艺、轮机及机械设计等,后学堂教授航海及驾驶,学堂由从美国及法国聘用之导师教授,使用外语授课及用原文书本。
838章 船政学堂和铁甲舰
船政学堂?冯云山想起当初帝国进行教育制度改革中,兴办了很多高等学堂,这其中在福州便设立了中华帝国海军军官学校。如今这福州船政局下又设立一处船政学堂,那岂不是重叠到一起了?
冯云山不由看向跟随身后的沈桂芬,问道:“沈爱卿,朕记得帝国在福州不是兴办了一所中华帝国的海军军官学校么?办学如何了?与这船政学堂岂非有些重叠了?”
沈桂芬回道:“陛下,中华帝国的海军军官学校已经改址厦门了。而且,因为师资短缺,所招收的一千二百余名学员都已经由学校送至美国波士顿、费城及诺福克等地,尤其是诺福克海军造船厂那边进行实地学习。等学成归来,挑选其中优异者为学校老师,便有了师资力量,才能在本土好好地办学。”
冯云山这才想起,中华帝国内部还真没几个懂航海的理论人才。原来唯一开设的黄埔军校中,也只是有一科海战中的pào科而已,就这还是从俘虏的几名英军海军军官中硬bi着教授众学员的,更别说制造船舰的了。能送去美国直接在那边学习,的确比在学校里闭门造车要强得多,还能让这些学员们开拓下视野。
“沈爱卿,看来你这个船政学堂兴办得不错啊。”冯云山会心地笑了起来,扭头朝沈葆桢大力夸赞起来,不但建造军舰超出了他的预期,兴办这个船政学堂更是大大超乎他的预料,很好,就是要有这种眼光。难怪历史上这个沈葆桢能身居高位,最终成为主政东南的两江总督这样满清重臣,不愧是创办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的人物啊。
沈葆桢连忙伏地谢恩,连称是冯云山圣明才有船政学堂今日之盛,非他之功。
一时间一边前行,一边君臣相宜,相互吹捧,不亦乐乎。
进入船政学堂,最前面的是几排房舍是“前学堂”,几名洋人在两名学堂执事的带领下,在前学堂的天井中迎住冯云山一行。
“陛下,此为前学堂的五名外籍教习,二名法籍教习,二名美籍和一名普鲁士教习,教授的科目有法语、普鲁士语、几何、数学、微积分、物理、机械等。另外,shè击、兵cāo、中文经史则为必修,由黄埔军校二期毕业的两名学员和二名福州本地夫子教授。”沈葆桢在一旁介绍着:“往后,乃是后学堂,也是五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