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自然,这些安家补贴,分为三年按三次发放。另外,农业部要购置大批耕牛和磷肥,等移民正式安家落户之后,便派驻移民乡官前往各地移民点,指导移民开荒定居,出借耕牛和种子,出售农具等。”

    “凡此种种移民之事,民政方面由曾爱卿,护卫军政方面由左爱卿,你们牵头制定好详尽的方略,回头让朕过目后,yin历四月前便正式开始施行。”冯云山一脸严肃,补充道:“至于如何发动百姓,是威bi还是利诱,随你们,总的二点,一不能闹出民变来,二必须要完成移民任务。”

    众人知道皇帝这是下大决心要发动移民了,顿时高度重视,连忙记下来。

    曾观澜他们想的是这次移民后,几个人口集中的省份,土地压力可以稍加轻松点了,起码人均分到的田地可以多一些了。而财税部副部长阎敬铭,则是傻眼了,这样算下来,移民总数超过接近一千二百万人,出去那些朝鲜人和越族、高棉族等外族人的迁移,可以少量补贴甚至不予补贴,但粮食总要给一点才行,否则,半路肯定饿死了。而其他的本土汉族百姓,要移民这么多,加起来也有近九百万人,按照陛下所说的补贴标准,岂不是要花费圣元五六千万元,粮食超过二千万石?就算是fu孺小孩不必按壮丁的3石粮食补贴,但一路上千里迢迢,虽然安排路线可以尽量走水路节省时间,但也是耗时很久,一路上消耗的粮食也会是一笔天文数字,这粮食起码要比补贴的二千万石只多不少。还有购买耕牛种子,为移民准备帐篷衣物等,还有沿途护送的军士的军粮等,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阎敬铭脑中稍微过了一下,便算出这移民之事,帝国起码要掏出八千万圣元,粮食五千万石以上。

    幸好,这不用一次xing拿出来,可以分几年分批付出。否则,即便是富饶的帝国国库,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而只有左宗棠隐约明白,皇帝这是急于将这些占领的地方用汉人百姓稳固下来。开辟疆土容易,将新占疆土彻底收服,将外族同化,才是最为艰难。但愿皇帝的移民之法,能迅速见到实效。53

    786章 心碎的美国商人金能亨

    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

    东京(上海)黄浦江与苏州河jiāo汇处的码头边,美国商人金能亨站立在一艘大型商船的船头甲板上,拥着他新婚不久的美丽妻子,望着眼前熟悉的码头,还有码头边慢慢热闹起来的搬运工人,心中一片火热。

    终于到上海码头了。想着这次货物将会带来的利润,金能亨便是一阵暗喜。

    码头那边,数艘商船正在装载货物,一片繁忙景象,看那商船不大,似乎不是欧洲的商船,倒像是中国的船只,船头都chā着红底黄星的旗帜,来的路上,他已经见过许多了。

    什么时候,这个古老的国家,会有这么多的商船了?看样子,似乎航行的距离还不短的样子,难道,也是远洋贸易?金能亨有些疑惑了。在他印象中,上海江面上航行的大型商船,从来都是欧美的商船为主,偶尔的几艘本地货船,也是中小型,绝对没这么大的吨位。

    看来这几年,这个地方还真有些变化是自己不知道的。

    这可不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自从二十七岁那年他从美国来到远东,按照家族的意愿,进入远东最著名美资公司旗昌洋行成为实职董事,当时旗昌洋行总部刚从广州搬至上海,于是,金能亨也来到上海,这一呆,便是五年。

    在这五年中,金能亨可谓对这座东方的小县城无比的熟悉,这座城市背后,源源不断的商品和购买力惊人的清国商人,也很让他迷醉。单这两年时间,他和旗昌洋行其他股东一道,不但稳稳地将旗昌洋行占据美国在华最大洋行,而且迅速发展壮大,单单作为四分之一股东的他,从旗昌洋行的年盈利便从七十万美元逐步增长到一百二十万美元的地步。

    超百万美元啊!换做同等规模的商行,若是开在美国本土或者欧洲,别说年盈利额,恐怕连年营业额都不会有百万美元。这座远东的港口,见

章节目录

这个天国不太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三江口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江口水并收藏这个天国不太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