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城一破,除了二千阮氏王朝的禁卫军夺路逃走外,其余的越军纷纷归降。这下,形势大变,失去河内的屏障,整个红河河谷地区,全部被朱洪英和刘长清侵占。

    朱洪英和刘长清两人以谅山沿沧河一线,经郎商到河内,为分界线,沧河以东归刘长清,以西归朱洪英。河内为两人共管,各占一半。

    两人一番密谋之后,朱洪英自称大明朝皇室后裔,在河内登基称帝,宣布重建大明朝,年号安南,并封刘长清为定南王,属于一字并肩王,可不听宣调。

    于是,两人正式在越北地区割据起来。

    嗣德帝接到陈践诚兵败身死,河内城被占的消息,又惊又怕。但此时的他,已经无力再派兵出征了。

    无奈之下,他只得再次派出使者,备齐无数象牙、黄金和珍珠等珍贵之物,从海路前往广州,再转道前往中华帝国的皇城圣京,觐见皇帝,请求出兵帮助镇压越北的叛军。

    第716章 小小广南地主,竟敢称帝?

    中华帝国,圣京城内皇宫。

    这天正是每旬帝国朝会的日子,冯云山早早来到朝堂,却发现其实他已经是最晚一个到的了。不由莞尔一笑,道:“众爱卿竟然如此之早,岂不是天还未亮便起床了?以后不得如此,朕现在规定,日后只能辰时当中,哎,也就是早上八点,正式上朝。不许迟到,也不许过早到。”

    如今中华帝国都推行标准,但冯云山穿越以来用习惯了这古代的时辰,因此时不时自己也用时辰来衡量时间,他一说出口便醒悟过来,立马改口,规定早上八点准时上朝。

    自从实行旬朝以来,朝廷官员每次都早早上朝,并且一次比一次更早,冯云山又不好让这么多的朝廷官员多等,便也跟着早些开朝,谁想到,他一提早,下次那些官员更加地提早一些。这样每旬往前赶早一刻钟,几个月下来,竟然足足比原来规定的8点钟开朝,提早了三个小时,直接闹到早上五点不到便开朝了。冯云山这才再次下旨,规定不能过早上朝。

    “众爱卿,今日可有国事要奏?”冯云山定好上朝的时间,便正是开朝,说起开场白来。

    “启奏陛下,微臣有事启奏!”刘长佑率先出列,奏道:“去岁南方老六省风调雨顺,加上磷肥的使用和各乡镇村合作互助,百姓都种植双季稻,粮食获得大丰收。”

    “这多亏托了陛下的洪福,新皇新气象,百姓安居乐农。”刘长佑先是夸奖着,然后话锋一转,咳嗽一下道:“但没想到,稻谷太多导致米价下跌,米贱伤农啊!农业部虽然及时组织将老六省的粮食运往北方缺粮地区,但效率低下,几个月来也没运走多少。而且北方只有直隶、山东、菏南、山西等局部州府缺粮,但所缺并不大。而且,前期通过民间的转运,以及去年筹备黄河改道和汕东洪灾的粮食,已经基本满足所需。因此,粮食好不容易运至北方,也卖不上价格,徒增损耗。没想到这粮食太多,也是难办啊!微臣担心的是若是这粮价还这么低,今年春耕,百姓便缺乏种粮的兴致了。”

    “粮食竟然有盈余这么多?”冯云山吃了一惊。他对于去年的粮食丰收,是清楚的。就像刘长佑所说的那样,因为最早被讨虏军占领下来的南方六省,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重新分配,许多无地、少地百姓都分到了田地,至少也能租种公租田或低租田,积极xing大增,再加上各地乡镇成立合作社,乡民互助帮忙耕种劳作,又推广双季水稻,开垦荒地,更在磷肥的推广使用下,加上年景也好,粮食产量大增。

    但他没想到,竟然会增加这么多粮食,百姓吃不完不说,还导致粮价大跌,这便有些伤农了。

    “陛下,微臣经过去圣京城外的江宁乡民间调查,发现有此现象:尽管家有很多粮食了,许多百姓还是以前的习惯,每天两顿,每顿都是米粥和野菜等填充肚子,只不过米比以前多放了些,每顿多喝了两碗而已。每日所耗粮食不多,家中的粮食大多都积攒起来了。而且,除了公租田等租粮之外,其余的私田等粮税,都以

章节目录

这个天国不太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三江口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江口水并收藏这个天国不太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