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最好不错。而攻占满洲,更是妙计。
先前自己还一直想着兵力不足,先等讨虏军将整个中原一带稳定下来,再准备充足之后,再一举占领满洲,如今经曾水源这一提醒,还真是得越早占领满洲越好了!早些彻底消灭满清,免得夜长梦多,还可以尽早移民,发动“闯关东运动”!
冯云山记得,在满清早期,将他们的祖地满洲列为“龙兴之地”的圣地,禁止汉人进入。但因为关内的满洲地区物产丰富,人烟稀少,山东、直隶一带的流民还是会冒着杀头危险,闯过山海关,进入满洲地区讨生活。因此,尽管满清朝廷煞费苦心,但北方流民入关谋事却屡禁不绝,而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到乾隆末年,已经关东的汉民已经接近二百万。
等二次鴉片战争前夕,因北方沙俄的不断南侵,加上朝鲜移民擅自越过图们江开垦长白山地区的情况趋于严重,边疆危机日甚,加上山东遭受黄河决口,流民处于造反的边缘,山东人口暴增,缺乏耕地,满清朝廷为缓解矛盾,开发满洲,守卫边疆,被迫开放边禁,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顿时,正式的浩浩dàngdàng的闯关东人口大迁徙活动开始了,整个满洲的人口,从第一次鴉片战争开始的三百万人(满旗人不到一百万,其中还有很多早期的汉军旗人),到满清灭亡的时候,已经达到一千八百万人,除去几年后又返回家乡和饿死病死以及出生繁殖的因素外,平均每年涌入三十万人以上。而到了后世的民国,更是甚至出现每年上百万人的迁徙。
冯云山想到这,大声赞道:“曾爱卿此言大善!占领满清的满洲地区,将中原一带的无地百姓都由朝廷出面组织,统一迁徙到满洲去,此举正好能极大解决目前的困局!不但开拓了帝国的疆土,还拓宽了我华夏百姓的生存空间,为百姓谋得一件大好事!此事朕记下了,要抓紧让讨虏军总参谋部出个方略,尽快达成进军满洲的条件!”
“陛下英明!此举的确是个妙招!”浙江巡抚袁甲三奏道:“陛下,帝国讨虏军兵少的问题,微臣倒有个建议!其实朝廷可先行准备起来,在山东等地贴出告示,直接在人口密集缺地以及受灾的州府,招募流民和无地青壮,组成占地军!编练一番,再派讨虏军的二个主力师,率领这些地方青壮,直接开往满洲,所占之地,便归朝廷,再由朝廷根据人口和功劳大小,进行分配。以这些无地百姓对土地的渴望,其必踊跃参军,为之死战。”
冯云山还没回应,浙江巡抚罗泽南出声了:“袁大人此计虽妙,但却有大害,陛下,还望不要采用!组织百姓青壮上战场抢夺田地,虽然能增加兵员,但会造成诸多百姓的损伤,而且,日后若是再发生土地争执,便会很容易地发生械斗、甚至为争夺田地为兵变!”
“陛下,微臣建议,稍加变通。一边在中原等地招募无地百姓中的精壮者,充任讨虏军将士,进行编练,但永久xing为讨虏军将士。不过,其亲属却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在满洲一地分到朝廷给的一块田地。满洲的清军已经不成气候,陛下只需派出数万兵力便可一举击溃。只是要防止其四处逃窜,满洲地广人稀,深山密林,难以彻底消灭。因此,微臣建议,还不如示敌以弱,派少量兵力,以精兵策略,引起决战,一举将其主力彻底消灭,剩下的漏网之鱼,也不足为惧了。”
冯云山见罗泽南出主意了,很是高兴,对于这位后世推崇备至的人物,他很是看重,甚至将其视为左宗棠与李鸿章一样的人物。
“二位爱卿所说,皆是妙策,容朕好好思量。”冯云山打着哈哈,也不让袁甲三感到冷落,不过,他心头想的却是更深、更远。
山东河南直隶一带,特别是山东,地少人稠,生齿甚繁,特别是经历经济繁荣的乾隆一朝,人满之患,劳力人口过剩,而乡间随着土地兼并集中,不但无地百姓增加,连佃户也因竞争大租金提高而难以为继,不待凶年,便有离乡觅食,漂流各处之人。再加上黄河水灾,冯云山忧心地想着,只怕今
先前自己还一直想着兵力不足,先等讨虏军将整个中原一带稳定下来,再准备充足之后,再一举占领满洲,如今经曾水源这一提醒,还真是得越早占领满洲越好了!早些彻底消灭满清,免得夜长梦多,还可以尽早移民,发动“闯关东运动”!
冯云山记得,在满清早期,将他们的祖地满洲列为“龙兴之地”的圣地,禁止汉人进入。但因为关内的满洲地区物产丰富,人烟稀少,山东、直隶一带的流民还是会冒着杀头危险,闯过山海关,进入满洲地区讨生活。因此,尽管满清朝廷煞费苦心,但北方流民入关谋事却屡禁不绝,而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到乾隆末年,已经关东的汉民已经接近二百万。
等二次鴉片战争前夕,因北方沙俄的不断南侵,加上朝鲜移民擅自越过图们江开垦长白山地区的情况趋于严重,边疆危机日甚,加上山东遭受黄河决口,流民处于造反的边缘,山东人口暴增,缺乏耕地,满清朝廷为缓解矛盾,开发满洲,守卫边疆,被迫开放边禁,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顿时,正式的浩浩dàngdàng的闯关东人口大迁徙活动开始了,整个满洲的人口,从第一次鴉片战争开始的三百万人(满旗人不到一百万,其中还有很多早期的汉军旗人),到满清灭亡的时候,已经达到一千八百万人,除去几年后又返回家乡和饿死病死以及出生繁殖的因素外,平均每年涌入三十万人以上。而到了后世的民国,更是甚至出现每年上百万人的迁徙。
冯云山想到这,大声赞道:“曾爱卿此言大善!占领满清的满洲地区,将中原一带的无地百姓都由朝廷出面组织,统一迁徙到满洲去,此举正好能极大解决目前的困局!不但开拓了帝国的疆土,还拓宽了我华夏百姓的生存空间,为百姓谋得一件大好事!此事朕记下了,要抓紧让讨虏军总参谋部出个方略,尽快达成进军满洲的条件!”
“陛下英明!此举的确是个妙招!”浙江巡抚袁甲三奏道:“陛下,帝国讨虏军兵少的问题,微臣倒有个建议!其实朝廷可先行准备起来,在山东等地贴出告示,直接在人口密集缺地以及受灾的州府,招募流民和无地青壮,组成占地军!编练一番,再派讨虏军的二个主力师,率领这些地方青壮,直接开往满洲,所占之地,便归朝廷,再由朝廷根据人口和功劳大小,进行分配。以这些无地百姓对土地的渴望,其必踊跃参军,为之死战。”
冯云山还没回应,浙江巡抚罗泽南出声了:“袁大人此计虽妙,但却有大害,陛下,还望不要采用!组织百姓青壮上战场抢夺田地,虽然能增加兵员,但会造成诸多百姓的损伤,而且,日后若是再发生土地争执,便会很容易地发生械斗、甚至为争夺田地为兵变!”
“陛下,微臣建议,稍加变通。一边在中原等地招募无地百姓中的精壮者,充任讨虏军将士,进行编练,但永久xing为讨虏军将士。不过,其亲属却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在满洲一地分到朝廷给的一块田地。满洲的清军已经不成气候,陛下只需派出数万兵力便可一举击溃。只是要防止其四处逃窜,满洲地广人稀,深山密林,难以彻底消灭。因此,微臣建议,还不如示敌以弱,派少量兵力,以精兵策略,引起决战,一举将其主力彻底消灭,剩下的漏网之鱼,也不足为惧了。”
冯云山见罗泽南出主意了,很是高兴,对于这位后世推崇备至的人物,他很是看重,甚至将其视为左宗棠与李鸿章一样的人物。
“二位爱卿所说,皆是妙策,容朕好好思量。”冯云山打着哈哈,也不让袁甲三感到冷落,不过,他心头想的却是更深、更远。
山东河南直隶一带,特别是山东,地少人稠,生齿甚繁,特别是经历经济繁荣的乾隆一朝,人满之患,劳力人口过剩,而乡间随着土地兼并集中,不但无地百姓增加,连佃户也因竞争大租金提高而难以为继,不待凶年,便有离乡觅食,漂流各处之人。再加上黄河水灾,冯云山忧心地想着,只怕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