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人人骑马,一时间,在右江河谷内,声势浩大,千马奔腾。
沿途经过百色城时,冯云山下令绕城而过。百色城内有讨虏军一个团的兵力驻守,见有大队不知底细的骑兵经过,连忙吹响警报号角,全城戒备。
见这队骑兵不理会百色城,径直往东南方而去,连忙又派了三名骑兵追了出来,远远跟着侦查众人情况。
冯云山听说后轻轻一笑,道:“打出普通讨虏军的旗帜吧。不要让人知道本王在就行。”这个时代,不亮明身份,到时万一引出地方驻军攻打自己就可笑了,他可不想搞出乌龙事件出来。
追踪的骑兵一看前面骑兵队伍打出讨虏军的红底黄五星的盘龙大旗,便知道是自己人。赶来问明是甲六师因军情需要,路过此地,便放心回百色城禀报去了。
地方驻军的警惕xing,总体来说,还是让冯云山满意的。不过,一直快要到百色城了,才发现有大群骑兵,这个侦察能力还很是不够。
沿途再经过阳万土州、奉议土州这两个土州,
第二天快要傍晚时分,众人终于赶到张无名说的祥周圩集,此处,已经不是罗琼树说的阳万土州了,而是属于奉议土州境内。
冯云山一看天色已晚,距离目的地只有五六里地,也不急于一时了,便下令在圩集旁边扎营歇息一晚,第二天一早赶往目的地。
……
突然闯入的一大群骑兵,让圩集上的百姓很是惊慌。
也就是一年半以前,有上万的军队从这一带经过,自那以后,奉议土州的土司便投降了圣国。为了保持这些地方的稳定,圣国并没有大刀阔斧地改变现状。
这些原本的土司世袭之地,随着满清的几轮改土归流,虽然表面上宣称废除了土司制度,改为流官坐镇,但实际上,在这山高皇帝远的不毛之地,流官只是个虚壳,实际的权利仍然是掌握在本地土司手中。
对于此,满清也只能正睁只眼闭只眼,无可奈何。
不过,半年之后,慢慢地,奉议土州有了些变化。
先是这州城内,来了四百名士兵,声称自己是中华讨虏军的一个营,以后就常驻奉议州。紧接着,从镇安府来了二名读书人,说是治理奉议州的官员,叫什么县长和副县长,让前土司搬出州衙。
土司大怒,仗着自己手下有八百土兵,便想将这两名读书人杀掉,不料,那四百士兵赶来,只两个回合,便将土司手下的土兵击溃,当初击毙二百余人,俘虏四百人,剩余的都逃往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土司被俘虏后,这名县长将其当街审判,公开审理,将土司犯下的罪行一一披露出来,让支持他的一干百姓很是惭愧。紧接着,县长带人又将土司家产全部缴没,将房屋、田地、粮食等分发给州城内的穷苦百姓和土人,很快便得到众人的拥护。
县长和副县长招募本地读书人和乡绅,又招揽工匠,修桥铺路,干了些利民的好事,越来越得到百姓的认同。
继而,又在各大圩集建立乡镇,成立镇公所,帮助百姓,减少赋税,宣扬圣国的好政策。
如今一年过去了,奉议州内的百姓日子越来越好,百姓也已经越来越喜欢如今的生活。对于突然出现的一股军队,他们害怕好不容易开始变好的日子,又遭破坏,连忙报给镇公所里的镇长知晓,让他去州城报信求援兵。
……
张大山是祥周镇的镇长,他接到镇上百姓的报告,说是有大群骑兵进了镇子圩集上,心中一惊,正准备前往州城禀报,忽然十余名身着浅灰色制式讨虏军军服的士兵进了镇公所,声称自己是讨虏军将士,让他跟他们走一趟,有大人物要见他。
张大山转忧为喜:原来是自己人!连忙跟随士兵,来到圩集旁的军营。
这人好熟悉!
进入军营,被检查全身后,来到一处宽大的明黄罗帐内,张大山看见高坐堂上的一人,在身旁卫士的拱卫下,不怒自威。
等等,这!这难道是?这不是圣王吗!张大山终于认了出来。
自从大半年前,从府学出来的张大山,被任命为祥周镇的镇
沿途经过百色城时,冯云山下令绕城而过。百色城内有讨虏军一个团的兵力驻守,见有大队不知底细的骑兵经过,连忙吹响警报号角,全城戒备。
见这队骑兵不理会百色城,径直往东南方而去,连忙又派了三名骑兵追了出来,远远跟着侦查众人情况。
冯云山听说后轻轻一笑,道:“打出普通讨虏军的旗帜吧。不要让人知道本王在就行。”这个时代,不亮明身份,到时万一引出地方驻军攻打自己就可笑了,他可不想搞出乌龙事件出来。
追踪的骑兵一看前面骑兵队伍打出讨虏军的红底黄五星的盘龙大旗,便知道是自己人。赶来问明是甲六师因军情需要,路过此地,便放心回百色城禀报去了。
地方驻军的警惕xing,总体来说,还是让冯云山满意的。不过,一直快要到百色城了,才发现有大群骑兵,这个侦察能力还很是不够。
沿途再经过阳万土州、奉议土州这两个土州,
第二天快要傍晚时分,众人终于赶到张无名说的祥周圩集,此处,已经不是罗琼树说的阳万土州了,而是属于奉议土州境内。
冯云山一看天色已晚,距离目的地只有五六里地,也不急于一时了,便下令在圩集旁边扎营歇息一晚,第二天一早赶往目的地。
……
突然闯入的一大群骑兵,让圩集上的百姓很是惊慌。
也就是一年半以前,有上万的军队从这一带经过,自那以后,奉议土州的土司便投降了圣国。为了保持这些地方的稳定,圣国并没有大刀阔斧地改变现状。
这些原本的土司世袭之地,随着满清的几轮改土归流,虽然表面上宣称废除了土司制度,改为流官坐镇,但实际上,在这山高皇帝远的不毛之地,流官只是个虚壳,实际的权利仍然是掌握在本地土司手中。
对于此,满清也只能正睁只眼闭只眼,无可奈何。
不过,半年之后,慢慢地,奉议土州有了些变化。
先是这州城内,来了四百名士兵,声称自己是中华讨虏军的一个营,以后就常驻奉议州。紧接着,从镇安府来了二名读书人,说是治理奉议州的官员,叫什么县长和副县长,让前土司搬出州衙。
土司大怒,仗着自己手下有八百土兵,便想将这两名读书人杀掉,不料,那四百士兵赶来,只两个回合,便将土司手下的土兵击溃,当初击毙二百余人,俘虏四百人,剩余的都逃往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土司被俘虏后,这名县长将其当街审判,公开审理,将土司犯下的罪行一一披露出来,让支持他的一干百姓很是惭愧。紧接着,县长带人又将土司家产全部缴没,将房屋、田地、粮食等分发给州城内的穷苦百姓和土人,很快便得到众人的拥护。
县长和副县长招募本地读书人和乡绅,又招揽工匠,修桥铺路,干了些利民的好事,越来越得到百姓的认同。
继而,又在各大圩集建立乡镇,成立镇公所,帮助百姓,减少赋税,宣扬圣国的好政策。
如今一年过去了,奉议州内的百姓日子越来越好,百姓也已经越来越喜欢如今的生活。对于突然出现的一股军队,他们害怕好不容易开始变好的日子,又遭破坏,连忙报给镇公所里的镇长知晓,让他去州城报信求援兵。
……
张大山是祥周镇的镇长,他接到镇上百姓的报告,说是有大群骑兵进了镇子圩集上,心中一惊,正准备前往州城禀报,忽然十余名身着浅灰色制式讨虏军军服的士兵进了镇公所,声称自己是讨虏军将士,让他跟他们走一趟,有大人物要见他。
张大山转忧为喜:原来是自己人!连忙跟随士兵,来到圩集旁的军营。
这人好熟悉!
进入军营,被检查全身后,来到一处宽大的明黄罗帐内,张大山看见高坐堂上的一人,在身旁卫士的拱卫下,不怒自威。
等等,这!这难道是?这不是圣王吗!张大山终于认了出来。
自从大半年前,从府学出来的张大山,被任命为祥周镇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