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得很仓皇。

    罗大纲派出三个主力团,守住大沽口5处pào台。罗大纲亲自下了“虎门号”,爬上南岸前pào台,只见这座号称“津门之屏”的大沽口最大的pào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若不是防护工事墙失修倒塌,别说在海河上的战船用火pào攻破,就连讨虏军从下冲上来进攻都难以占领。也幸好是清兵惧战逃走,要不然,还真难以如此轻易占领整个pào台。

    对面一处北岸前pào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和南岸pào台双双联合一起封锁海河的入海口。而且,罗大纲注意到,后面往河上游,还有两座pào台,而这些pào台的中间河面处,横着一条大铁索,将整个河面全部封锁起来。

    罗大纲不由暗道一声侥幸,要不是清兵都逃走,单凭着跳铁索和几座pào台的布置,便足以将讨虏军水师战船遭受重创。

    看来,清妖军纪真的败坏不堪。

    罗大纲领兵占领pào台后,又让人锯断铁索,率领战船继续逆河水而上,继续朝西进发,直bi天津府城。

    而溃逃的清兵,遇上迎面四处探知消息的蒙古探马,连忙向其求救。探马不敢怠慢,忙将大沽口pào台被攻陷,不知道是洋人还是长毛贼兵的数万水师,已经占领海河,朝天津府城进攻的消息紧急报给正围困静海的僧格林沁和胜保两位钦差。

    僧格林沁和胜保大吃一惊,唤过几名逃至大营的大沽口逃兵,却说不清楚占领大沽口pào台的到底是洋人还是长矛贼兵。因为这几名逃兵只是听说了大沽口第一座pào台被攻占,便闻风而逃,根本没见过具体是什么人。

    僧格林沁和胜保大怒,喝令卫兵将这些逃兵当场斩首。又急忙各自派出一万余大军,紧急赶往大沽口救援。

    于是,便发生了围困静海城的清兵突然撤走了二万人马,紧急赶往东边的事情。

    第344章 北伐太平军获救

    冲出清军封锁的秦日纲,率领手下太平军往东急奔,却碰到了早前派出的收集情报的探马。Ω   』Δ e

    只见二名探马还带着一名自称是讨虏军甲五师参谋的人过来了。

    “讨虏军甲五师参谋?”秦日纲大吃一惊,“讨虏军?这不是南王的军队最近的称呼吗?难道,南王派兵打到了这里?参谋又是什么东西?”

    那名参谋跟秦日纲解释,他们确实是南王手下的水师,罗大纲麾下。他奉命,前来迎接北伐军兄弟,引他们前往大沽口。

    昨天,他们讨虏军的甲五师和乙五师,率数百艘战船,从海上突袭了海河入海口处的大沽口pào台,竟然一举得手,占领大沽口pào台,歼灭清兵百余人,剩余的七八百名清兵逃之夭夭,朝天津府和静海外的清军大营搬救兵。

    秦日纲听完,大喜!又有生的希望了。

    他吃惊于南王手下的兵强马壮,连水师都这么强大,居然能从海路攻到直隶来!这可是从根子上威胁清妖了,难怪那些清妖头急急忙忙地调走二万妖兵赶去东边支援。

    秦日纲连忙问这名参谋,这回前来支援的兄弟有多少兵力?

    参谋回答说一共只有二万人,守卫pào台只有三四千人,如今驾着战船,已经冲入内河,攻向天津府城。

    秦日纲忙道,三四千人,那如何收得住pào台?便道要去支援讨虏军兄弟,一起抵抗清妖。

    参谋连忙劝道,罗师长已有安排,请太平军兄弟赶紧跟随他往海河河边走,与沿河而上的讨虏军主力会合,乘坐战船,赶至pào台支援那里坚守的兄弟们。

    秦日纲一看,后面的追兵越来越近,特别是蒙古骑兵已经迫在眼前,无论往哪个方向逃走,都是摆脱不了这凶狠的骑兵。秦日纲稍一犹豫,结果,背后一阵轰隆如雷般声音传来,原来是大队蒙古骑兵已经追上了他们。

    秦日纲知道,不能被这些蒙古骑兵拖住,在这空旷的野外,一旦被清妖拖住,后面大队清妖会接连上前,缺少火yào、失去了火器依仗的太平军将士,单纯靠刀矛拼杀,难以战胜士气如虹的骑兵。

    于是,秦日纲命令黄文金率领八千太平军将士列队拦截,掩护太平军主力撤退

章节目录

这个天国不太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三江口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江口水并收藏这个天国不太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