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三千斤级别的重pào,也就是洋人说的24磅pào;中型pào弹118毫米和106毫米,对应洋人说的12磅和8磅pào;轻型pào弹,也就是对应洋人的4磅pào,pào弹口83毫米,3磅pào,pào弹口径60毫米。”曾玉珩禀报着。

    作为曾家的一员,曾经最早被冯云山拉入拜上帝教的家族,曾玉珩清楚自己和曾观澜都是圣王冯云山的亲信,自然甘愿为圣王效死命。

    冯云山听到曾玉珩的禀报,先不管尺寸是否合理,对于他们工务部这么快能使用自己推行的长度标准尺寸,还是很满意!

    他点点头,道:“玉珩,你们工务部也算花了心思了。不过,六种规格,还是比较多。要塞岸防pào,便统一用165毫米的pào弹。舰pào统一用152毫米和106毫米两种pào弹。野战pào方面,用106毫米和83毫米两种pào弹;攻城pào与舰pào一样,使用152毫米和106毫米两种pào弹。这样,总共就四种pào弹尺寸,便于生产和使用的统一。”

    曾玉珩面带难色,道:“圣王,只选这4种口径,便意味着讨虏军中,有很多火pào没pào弹可用了。”

    冯云山点点头,咬牙道:“不能用就不能用,所有不是这4中规格的火pào,都重新运回第一兵工厂回炉,重新铸造成这四种口径的火pào。趁着如今火pào还不多,这样损失还不是很大,越拖到后面,越难改口径了。”

    曾玉珩见冯云山如此决绝,忙点头应下,心中暗自佩服冯云山的魄力。

    统一火pào口径,自然好处多多,但如今能在火pào数量还不充足的情况下,便实行火pào的标准化,无疑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行。

    冯云山却知道,最近战事不多,并且,从普鲁士新采购的三百门32磅架退式滑膛pào,既可以充当城防和海岸pào,用来防守早就足够了。

    曾玉珩离去不久,刘胜邦来报,左宗棠和苏三娘等人率少量亲卫从长沙赶回,到达广州了。于此同时,还押解了好几名在长沙抓获的俘虏过来。

    听说左宗棠和苏三娘等立功将士回了广州,冯云山连忙表示要召见众人。

    不久,在王府卫士的带领下,左宗棠等一行数十人,来到圣王王府。

    “季高,一路辛苦!为本王攻下长沙,立下大功啊!”见到左宗棠,冯云山笑着上前迎接。

    “托圣王洪福,将士们用命,总算不辱使命!”左宗棠恭谨回道。

    冯云山扭头看见左宗棠身后的一个英姿飒爽的身影,不是苏三娘却又是谁?

    “三娘辛苦了!”看着苏三娘红扑扑的脸蛋,冯云山心中一动,鬼使神差地接着说道:“稍后晚上,本王设宴款待你们!”

    苏三娘脸更红了,低头一礼,并未接话。

    左宗棠却在一旁说道:“圣王,先不忙款待。这次从长沙带回几个人,其中还有左某的同乡好友,经过一路劝说,幸而有四人愿意归降圣国,为圣王效力。”

    说着,示意卫士将四个拖着长辫打扮的人,带到冯云山面前。

    “圣王在上,罪人郭嵩焘、郭崑焘、王闿运、程恒生拜见!”四人齐声见礼。

    “哎呀,众位贤才请起!”冯云山一听,连郭嵩焘和王闿运等也愿意归降了,不禁大喜,满脸笑容将众人扶起,笑道:“本王盼贤久矣!总算将您们盼来了。”

    见冯云山姿态做得这么足,郭氏兄弟还好,王闿运已是满脸堆笑,道:“谢圣王垂青,闿运愿随圣王左右,效犬马之劳!”

    程恒生也跟着道:“程某也不惜此身,献给圣王,愿效犬马之劳!”

    冯云山一听,笑容更盛,道:“好好好!有诸位贤才,本王何愁大事不成?”

    冯云山转头看向他最重视郭嵩焘,却见其人三十多岁,面貌俊朗,若是不留个长辫子,以后世眼光来看想必还是个帅哥。

    郭嵩焘却不似王闿运和程恒生那般,能拉下脸,他有些尴尬地朝冯云山拱拱手。

    对于郭嵩焘,冯云山倒有些好奇了,究竟是左宗棠想了什么方法,让原本不愿投降的郭嵩焘,竟然愿意归顺了。

    不过,郭嵩焘此人xing格耿直,后世历史上,他敢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

章节目录

这个天国不太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三江口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江口水并收藏这个天国不太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