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王早有了决定?”

    “年轻人,圣王早就打算将钢铁厂建在这里,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小镇上。否则,为何不带我们去铁矿石产区去看看?其实我也是这样的意见!只是,根据圣王说的铁矿石的产量,以后会越来越多,而且这座钢铁厂的投资,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二十万元,势必规模不小。因此,我觉得,不能只局限于小镇的范围,应该再往外扩展一下,找块大片空地且最好容易平整、又靠近河边地方。”克虏伯回答道、

    李见微连忙将克虏伯的话又翻译给冯云山。冯云山笑笑,这克虏伯还挺精细的人,心思细腻。自己一点点倾向,都被他看了出来,不过,他说也很有道理,单单乌石镇上的这块地确实有些小。

    的确,冯云山想的便是将南洋钢铁公司的第一钢铁厂的厂址放在乌石镇。不过,冯云山同样认为,乌石镇地方有点小,要建钢铁厂,需要很大一块地方,特别是作为后世来的冯云山,超前眼光的他,当然不会建一座小小的钢铁作坊一样。

    他知道这里铁矿石和煤炭的产量都不低,而石灰石,更是到处都是。再加上克虏伯那诱人的‘罐钢’用途,冯云山准备大举生产,自然是想将钢铁厂建得越大越好。

    既然克虏伯能看出来,冯云山便让李见微问他如何选址。

    克虏伯道:“钢铁厂的选址,自然选在乌石镇周围这里最为合适。这里与你们说的煤矿、铁矿等都相隔不远,能节约不少矿石原料运输成本,又靠近河边,炼出的产品运输便利。就选择乌石镇外面那片平地,再加上那几座丘陵,作为钢铁厂区再完美不过。然后河边再修建两座码头,一座作为煤炭到货码头,一座作为钢材出货码头。”

    “不过,煤炭要先陆路运输,再水路运输,装船卸船的成本太大,还有铁矿石也要运输不短的距离,所以必须要修建铁路,用蒸汽火车运矿石才行。这个铁轨还能由自己的钢铁厂生产。”克虏伯又继续建议道。

    冯云山呵呵一笑,克虏伯的思路和自己不谋而合,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那就这样,钢铁厂的选址,就定在乌石镇旁边这里。正好,以后乌石镇这边可以作为钢铁厂的生活区,顺便也可以带动乌石镇甚至整个曲江县境内的北江一带的繁荣。(未完待续。)

    第286章 第一钢铁厂的建设

    (出差外地一周,很不方便,勉强一更,敬请谅解!)

    钢铁厂的地址选好之后,冯云山便下令甲十八旅将士拆除乌石镇旁边的少量民房,并出动将士和矿工平整土地。

    同时,李见微协助伍崇曜将从普鲁士拆下来的原来克虏伯钢铁厂的所有设备,早已经从广州运输到了北江上,进入乌石镇码头,出动上千人,动用滚木等将数只打铁罐和其他一二炼铁炉和炼钢炉运至岸上。

    然后,剩下的冯云山拍拍手,又跟宋铁生和克虏伯jiāo代了一下炼铁和炼钢的工艺,便都jiāo给宋铁生和克虏伯处理了,连甲十八旅以及矿工都jiāo给他们俩人来安排,当然,李见微留下协助克虏伯。

    整个钢铁厂以宋铁生为主,由他负责炼铁和初步炼钢部分;而克虏伯负责后面的精炼“罐钢”部分。当然,若是克虏伯有什么建议,宋铁生也要听取。

    之后,冯云山便离开乌石镇,和伍崇曜赶回广州去了,那边有急事需要他去处理。

    很快,在定好的钢铁厂厂址处,在宋铁生和克虏伯的主持下,一座肚皮宽大,颈部逐渐收窄,外观有点类似葫芦的一座高炉,在乌石镇旁边,离北江江岸不远的位置,一处地基牢固之处,伫立起来了。

    没错,这就是宋铁生和克虏伯两人共同主持修建的,仿照普鲁士那边的炼铁炼钢厂式样进行了改进,又完全继承了桂阳正和钢铁厂那边样式,当然其中还包括了冯云山提出的一些现代冶铁工艺,提了一些修改方案。

    首先建立的是一座用来炼铁的高炉。

    这一座高炉,高六丈五尺,高炉容积约120立方米——比正和钢铁厂的那座初级的高炉要大很多,算是大清甚至这个时代最大容量的高炉

章节目录

这个天国不太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三江口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江口水并收藏这个天国不太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