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贱苟手下将之调出,派其乔装打扮一番,化装成行脚商人,潜入长沙城里,秘密联络城内的天地会会众。

    不久,周国虞托细作送出消息。

    长沙城及周边的本省的绿营兵有六千人,加上二千贵州营和一千楚勇营,共有地方清军九千人。

    另有曾国藩的湘勇陆师六千余人,原本七千老湘勇,分了一千至岳州组建水师,剩下的在衡阳城外被讨虏军击杀了一千七百多人,曾国藩回到长沙后迅速补充了一千多人,重新恢复到六千人的规模。

    由甲三师一万一千人作为前锋,直接开至

    长沙城的地形,对于左宗棠来说,不用现场探查都了如指掌。不过,第一次主持如此重大攻城战的他,还是谨慎地派出细作探测一番,没想到,细作一回报,吓了左宗棠一跳!

    清军从长沙城南的天心阁处城下的白马庙起,由北向南,清军挖掘一条又深又宽的兵勇壕坑,绵延几里。在壕坑的外侧,清军扎有五座兵营,好像是楚勇营、贵州营、湘勇三座营等,其中湘勇占据蔡公坟高地,易守难攻。

    并且,将城南和城东一带的所有民房全部焚毁的焚毁,拆除的拆除。

    原本,讨虏军率三四万余人来攻,左宗棠和其他将士一样,都认为清兵都会死守长沙城墙。没想到,竟然还敢出城据营而守。

    要知道,现在可是与去年太平军攻长沙城的时候完全不同,那时清军各省援兵和廣西的追兵云集长沙,前后有数万清兵,但因长沙城塌破多处,最终还是被气势如虹的数万太平军攻克。如今只有二万不到的清军,竟然敢出城!

    不过,左宗棠仔细一想,也觉得出城守蔡公坟高地比死守长沙城要棋高一着。倘若清军不守住蔡公坟,讨虏军占领这块高地,架设大pào往城内对轰,只怕长沙城的确难守住。

    而且,将城外百姓房屋全部拆毁,想必是吸取了去年太平军攻占长沙城的教训,担心城外民居的地形被讨虏军利用,便不顾百姓反对强行拆除了。

    想想,以长沙城内的湖南巡抚骆秉章对朝廷的忠心,指挥湘勇的新任糊南提督兼团练大臣曾国藩的狠辣,只要能对守卫长沙城有利,拆除民宅好像也算不了什么!

    不过,等后续的梁立泰率领甲四师一万将士赶到,甲三师会同甲四师直接攻向其他的城南的制高点妙高峰、城南书院、西湖桥、金鸡桥等战略高地。

    这里,清军只派了几百人据守,在一番火pào的掩护下,清军眼见形势不妙,士气迅速瓦解,便只得无奈地放弃了这些高地,退回壕沟后面的清军大营。

    甲三师迅速出兵将城南一片的制高点全部占领。其中,妙高峰与城楼相对,只可惜,要将重pào运上妙高峰实在是过于困难了些。

    左宗棠在妙高峰下的城南书院,召集众将分派军令。

    进攻的重点虽然还在南门,但左宗棠可不会像太平军一样,只攻城南这边。

    不过,长沙城东南角的蔡公坟被清军占领,将整个东南角卡死,并且,加上湘勇在东面城墙外开挖的壕沟,将整个由城南至城东的道路完全封死,从东面已经无法进攻长沙城。

    于是,左宗棠经过核对地形,和总参谋部情报处和作战处的几名参谋商议后,利用讨虏军兵力占优,先尝试从长沙城四个方向同时进攻。若是难以攻下,再做长期驻守的打算。同时利用城内的天地会充当内应,煽动城内百姓制造混乱。

    军令一下,众将立刻依令而行。

    甲三师除了攻城南外,还从东南侧进攻壕沟后面的清兵大营。

    甲四师配合彭玉麟的水师船队,在湘江橘子洲头前面搭设浮桥,一万将士过河,占领河西一带,然后又在水陆洲处搭设浮球,取道河西,从北面围困长沙城。

    苏三娘则率领甲七师,也在清军开挖的壕沟对面二里处,同样开挖壕沟,与清军隔沟相对。

    而彭玉麟的水师,搭设好浮桥后,便在湘江中等待,要不是长沙城西靠江侧的pào台火力太猛,而彭玉麟水师的战船大部分都是小型船只,无法安装大一点的火pào,只怕他早

章节目录

这个天国不太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三江口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江口水并收藏这个天国不太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