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个村子,讨虏军便在村口敲打铜锣,大声宣传,更有几名湘南永州府一带的讨虏军将士,机灵地将李文茂的粤剧《白毛女》、《半夜鸡叫》等改编成衡州府一带乡民喜爱的渔鼓,在村口演起戏来。

    于是乎,每天只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民们,第一次认同到地主的狠du,第一次知道满清官府是地主们的官府。

    “二伢子,你大哥和堂哥不是都参加曾屎头的湘勇了吗?还不赶紧催他们回来?真的被这些廣东来的讨虏军用洋qiāng打死可就完了啊!赶紧劝劝,别让他们跟着曾屎头替鞑子卖命了,回来种地多好。”

    “三楞子,你小叔不是也在那个曾屎头的湘勇营里面吗?啊?被打死了!?活该,替鞑子卖命,没将你们家也弄成个遗臭万年就不错了!”

    乡间这样的传言四处纷起。有趣的是,原本曾国藩被长沙的百姓取名曾剃头的外号,慢慢传到湘乡老家,乡民们本不高兴这样叫的。不管怎么样,曾国藩是湘乡出来的大官,是他们家乡的骄傲。

    可如今,被讨虏军一番宣传后,曾国藩的外号,也被他老家的乡亲们改了,改为“曾屎头”,家中祖宅被泼了大粪,这还是头一份啊,可不就是个曾屎头嘛。

    这讨虏军说的,只要不反对他们,让他们赶跑了满清鞑子,便会让大部分人都有土地可以种,到时候,谁还愿意参加被数百人泼大粪的人组建的湘勇啊!

    更何况,听说光是衡州府一战,便被打死了上千人,谁又愿意去白白送死呢!而且,看这些讨虏军凶神恶煞的模样,也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不能与之为敌。

    石焕之更是利用自己也是糊南人的身份,加上他又是读书人出身,出面劝说宣传之下,效果是出奇的好。许多乡民一看,连下凡的文曲星都反对满清官府,投靠那个圣王了,看来,真命天子出现了,满清要气数已尽了。

    一时间,湘乡乡下各处,谣言满天飞,纷纷传言,要变天了。(未完待续。)

    第258章 暂时不要攻打长沙

    就在陈玉成领着甲三师在湘乡境内四处扫dàng的时候,一身英姿飒爽的苏三娘,却领着甲七师将士,从新占的宝庆府治所邵阳出发,分路进军四周。

    命令二个团近三千人,留守宝庆府境内,四处攻略扫dàng武冈和新宁等乡下之地,其余的四个主力团,由她亲自率领,北上,攻占新化、安化之地。

    苏三娘的甲七师还没有pào兵团和工兵团,因此,对于攻城,也颇为头疼。

    她率领近六千讨虏军将士,一路从宝庆府城乘船,沿资江两岸水路并进,扫dàng到新化县城,而后,将新化县团团围住。

    本来换成别的小县,贪生怕死的知县早就会逃至乡下躲起来,但新化不一样。新化城内有一帮团练,作战勇猛,县令依仗着这帮团练,决心牢守县城。

    而这帮团练,却是由新化籍举人邹汉勋组建,一共八百余人。邹汉勋的弟弟邹汉章原本是江忠源部将,后因曾国藩邀请,遂改名为邹寿章,却在岳州的湘勇水师任第五六营哨官。邹汉勋通过各种关系,从官府买了些鸟qiāng和火yào,日夜训练,倒也有几分模样。

    不过,他还是小瞧了讨虏军的实力,哪怕没有携带火pào,但一直以来的攻城传统,传自太平军的手艺还没落下,那便是地xué之法。

    花了两天时间,甲七师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城外二里多的树林里,挖地道到新宁县城西南侧城墙下,再用二口棺材装满zhàyào,将引线弄得老长,点燃,人跑出地洞后,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整个新宁城被惊动,城西南侧城墙被zhà塌。苏三娘一马当先,率领讨虏军蜂拥冲入城内,与闻讯而来的团练厮杀在一起。

    但区区不到千人的团练,哪是数千讨虏军的敌手,就算加上新化县城内的数百城防汛兵,也是不起什么作用。很快,看似经过数月训练的团练,真的遇到久经战事的讨虏军,立马被杀的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领头的团总邹汉勋,却被讨虏军俘虏起来,押送到苏三娘面前。

    若是换了以前,这个倒霉

章节目录

这个天国不太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三江口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江口水并收藏这个天国不太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