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号上,罗大纲的旁边,一名洋人通过通事,奋力地向罗大纲建议着。

    这位英国海军军官的意思是往后撤,便撤边打,利用西洋军舰的火pào优势,跟清军水师拼对拼火力。

    罗大纲却是另有主意。他没听从洋人的建议,不退反进,命令船队全线压上,开完最后一pào便准备铁钩,与接近的清军战船进行接舷战。

    罗大纲虽然喜欢火pào威力强大的西洋军舰,但他更喜欢登船近战。火pào对轰,即便胜利,也是惨胜,自己一方的船队肯定也会损失巨大。于是,罗大纲决定,正面与清军水师厮杀,他有信心,凭借讨虏军人多和敢拼命的优势,也能将满清水师击溃。

    这时,讨虏军的两只船队其余都已经和清军的三只船队相互jiāo错在一起,船上的大型火pào已经不能开pào了,一来容易误伤到己方战船,二来,船只调整方向和pào口调节角度都变得困难起来,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双方混战起来,烟雾弥漫,根本看不清楚远处的视线,只有邻近了,才发现是敌人还是自己人。

    偶尔,相互间发现是敌人的船只在眼前,也还是会调转火pào开火,但主要还是冷兵器肉搏战了。

    双方的铁钩都抛了出来,船舷接上了,罗大纲一声令下,甲五师的各营长,率领将士冲出船舱,手持牌刀,跳上清军的船板上,与迎面而来的清军兵勇厮杀起来。

    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喷火罐和火箭,清军有几艘船只,不断地向四周的讨虏军战船喷火,发shè火箭。好几艘讨虏军的红单战船被烧毁,船上的讨虏军一边躲避着火焰,一边将船勾住旁边的清军战船,连通一起烧起来。

    双方都有不少将士被烧死、淹死或者相互杀死。

    一名罗大纲的亲卫排长,在罗大纲的吩咐下,带领着十四五个讨虏军水师将士,从一艘红单船上,纵身一跃,跳到一条清军的艍船上,顿时,二十余名清军手持腰刀和鸟qiāng围了过来,清兵鸟qiāng手正要抬手,点火准备放qiāng,排长旁边的四人却手持布朗贝斯燧发滑膛qiāng,砰砰几声,清兵应声而倒,几名鸟qiāng手纷纷中qiāng倒地。

    剩下的清军,也有少量悍不畏死,仗着人多,嚎叫着冲了上来,而这名排长也大吼一声,带领十名讨虏军将士挥舞着牌刀劈砍过去。

    双方砍杀起来。而后面的四名手持洋qiāng的讨虏军,趁机填装弹yào,很快,找准机会,又是砰砰几声,几名清兵再次倒地。

    红了眼的清兵分出几人,砍杀着冲向这四名洋qiāng手,不料旁边的一艘红单船上却又靠了上来,跳出二十余名头系红巾的讨虏军将士,手中长矛便径直刺了过来。

    只剩下十余人的清兵,七八名被砍倒在地后,剩下几名连忙跳到其他船只上,落荒而逃。

    双方你来我往的一场混战,硝烟滚滚,杀声阵阵。

    慢慢地,清兵发现周围头系红巾的讨虏军越来越多,便心生退意。

    而总兵韩嘉谟统领的有一半是闽省水师,见到状如疯魔般的讨虏军,心底寒气冒了上来,纷纷心生恐惧。在几名闽籍将领带领下,往后退去,然后,驾驶着船只,往东北方向撤走。

    他们这一退,战阵中的清军战船压力顿时大增。尤其是洪名香带来的地方乡绅招募的水勇,见贼兵越来越多,难以取胜,也开始打起了后退的准备。

    正在这时,突然一声巨响,将众人惊吓了一跳,再看,却是那艘巨大的西洋军舰虎门号,张开帆船,冲向一艘清兵的米艇,直接将米艇撞翻,清兵纷纷落水。

    却原来是罗大纲见战况激烈,由于虎门号船身太高,根本无法与清兵进行接舷战,却听船上的两名洋人参谋说船头装有撞角,可以直接撞沉清兵的小木船。

    于是,便开始了虎门号后撤一下,再加速撞向清军战船的事情。由于都挤在一块,船撞过来根本无法躲闪。

    见接连被掀翻三艘大号米艇,清军战船终于害怕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清军战船被讨虏军占沉、占领和俘虏。

    水师提督吴元猷知道大势已去,但他现在的处境,只有选择战死,还能避免朝廷将他之罪

章节目录

这个天国不太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三江口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江口水并收藏这个天国不太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