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英国人是觉得印度士兵不值得付那么多银元了,便道:“可以免去零头的3600元。”
文翰咬咬嘴唇,一发狠,道:“那便请贵军释放410名士兵吧!”他是放弃了其余的199名印度士兵。
看来这确实也是将文翰bi到了极点。
很快,伍崇曜和包令两人进行了jiāo接,接过英国人运来的16万4千银元,让包令带人带走了410名英军士兵。
然后,伍崇曜又叫上大批圣兵,从英方的两艘货船上,抬下大批的火pào和一些火qiāng。最后一清点,共计各类口径的火pào50余门,都是滑膛前装pào;布朗贝斯前膛燧发qiāng二千杆,纸壳子弹二十万颗。这些武器折算为50万银元,另外英国人再支付了30万银元,作为提供圣军修复损毁pào台的贷款,总计80万银元。
冯云山也懒得去计较这些武器折算成50万银元合不合理,反正这笔贷款,他也没想过要还!
其实英国人也只是要找点面子而已,所谓的贷款,没有规定归还期限,也没有约定利息,只是让冯云山签了字,双方各保存一份。如此草率,估计英国人也知道,这根本就是战争赔款,根本就没寄希望圣军会还。
冯云山非常满意。得到这么多武器不说,还白得46万银元。
不过,冯云山却有些担心,英国人这次损失这么大,日后,等他们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难免会进行报复!
冯云山记得,历史上便是如此!在克里米亚战争一结束,英国便联合法国对满清全面发动第二次鴉片战争。
看来,自己要加快发展,决不能不能重蹈满清的覆辙。(未完待续。)
第194章 乍畏少将的下场
与洋人jiāo俘完毕,冯云山见难得和众圣军将领一起,便逗留了一天,当晚自是一番热闹,庆祝成功地从洋人那里弄来武器。
又让原来投降的那5名印度人去劝降这被英军抛弃的199名印度士兵,最后成功说服115名印度士兵加入圣国,但他们坚持只信仰他们自己的印度教,不信圣国的圣教,对于这个问题,开明的冯云山也表示默认。
这也是因为,从那5名印度士兵身上,他看见了训练有素的军事技能。这也难怪,这些印度士兵也算是十里挑一,是英国驻印度总督府的军官,从印度本土征集的上万士兵中,层层挑选出来的精锐,调至港岛来守卫。
而对于另外剩下的84名印度士兵,冯云山没有心慈手软,当晚便让圣兵将之全部斩首,就地掩埋在山野中。
第二天,便将十余门大型火pào抬至沙角pào台,将损坏的火pào换下。其余的火pào和火qiāng弹丸,则全部装上船只,准备运往广州,统一发放。
停歇下来,陆顺德才有机会向冯云山禀报。
他和张拔山等人,率领原来的陈开义军攻击4万人,驻守在宝安县境,但人数太多,宝安境内的粮食经过义军多次搜刮,已经空空如野,百姓自家都户户缺粮,纷纷逃离,乡野之中,原本人烟旺盛的村寨也四散一空。
冯云山听到这个问题,很是重视。
粮食问题,自古以来,便是最大的难题。甚至连后世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还始终将粮食生产视为第一大首要位置。
不能再在宝安境内搜刮粮食了,而且,还要从其他地方运些粮食过去,招抚百姓,让他们重新回到村寨,安心耕种才行。
想到这里,冯云山让陆顺德率4万义军先回广州就食,等待训练整编后,编入圣军。又吩咐伍崇曜从广州运一批粮食到宝安,派驻守当地的圣兵帮忙至各村寨发放些救济粮食,挽救民心。
之后,冯云山率领左宗棠、伍崇曜、谭绍光等人一道跟随梁培友的水师由水路回广州。而带兵的林凤祥、陈玉成、何禄、陆顺德等人,率领圣兵义兵浩浩dàngdàng,由陆路返回广州城。
一路无话,快行至猎德pào台时,一艘快帆小木船由珠江上游而来,却是细作营旅帅范汝增,亲自催人驾船出来,有急报要禀冯云山。
“圣王,北边有大事发生了!太平天军撤离了武昌,大军五十万,沿长江而下,水陆并进,在鄂东广济境老鼠
文翰咬咬嘴唇,一发狠,道:“那便请贵军释放410名士兵吧!”他是放弃了其余的199名印度士兵。
看来这确实也是将文翰bi到了极点。
很快,伍崇曜和包令两人进行了jiāo接,接过英国人运来的16万4千银元,让包令带人带走了410名英军士兵。
然后,伍崇曜又叫上大批圣兵,从英方的两艘货船上,抬下大批的火pào和一些火qiāng。最后一清点,共计各类口径的火pào50余门,都是滑膛前装pào;布朗贝斯前膛燧发qiāng二千杆,纸壳子弹二十万颗。这些武器折算为50万银元,另外英国人再支付了30万银元,作为提供圣军修复损毁pào台的贷款,总计80万银元。
冯云山也懒得去计较这些武器折算成50万银元合不合理,反正这笔贷款,他也没想过要还!
其实英国人也只是要找点面子而已,所谓的贷款,没有规定归还期限,也没有约定利息,只是让冯云山签了字,双方各保存一份。如此草率,估计英国人也知道,这根本就是战争赔款,根本就没寄希望圣军会还。
冯云山非常满意。得到这么多武器不说,还白得46万银元。
不过,冯云山却有些担心,英国人这次损失这么大,日后,等他们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难免会进行报复!
冯云山记得,历史上便是如此!在克里米亚战争一结束,英国便联合法国对满清全面发动第二次鴉片战争。
看来,自己要加快发展,决不能不能重蹈满清的覆辙。(未完待续。)
第194章 乍畏少将的下场
与洋人jiāo俘完毕,冯云山见难得和众圣军将领一起,便逗留了一天,当晚自是一番热闹,庆祝成功地从洋人那里弄来武器。
又让原来投降的那5名印度人去劝降这被英军抛弃的199名印度士兵,最后成功说服115名印度士兵加入圣国,但他们坚持只信仰他们自己的印度教,不信圣国的圣教,对于这个问题,开明的冯云山也表示默认。
这也是因为,从那5名印度士兵身上,他看见了训练有素的军事技能。这也难怪,这些印度士兵也算是十里挑一,是英国驻印度总督府的军官,从印度本土征集的上万士兵中,层层挑选出来的精锐,调至港岛来守卫。
而对于另外剩下的84名印度士兵,冯云山没有心慈手软,当晚便让圣兵将之全部斩首,就地掩埋在山野中。
第二天,便将十余门大型火pào抬至沙角pào台,将损坏的火pào换下。其余的火pào和火qiāng弹丸,则全部装上船只,准备运往广州,统一发放。
停歇下来,陆顺德才有机会向冯云山禀报。
他和张拔山等人,率领原来的陈开义军攻击4万人,驻守在宝安县境,但人数太多,宝安境内的粮食经过义军多次搜刮,已经空空如野,百姓自家都户户缺粮,纷纷逃离,乡野之中,原本人烟旺盛的村寨也四散一空。
冯云山听到这个问题,很是重视。
粮食问题,自古以来,便是最大的难题。甚至连后世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还始终将粮食生产视为第一大首要位置。
不能再在宝安境内搜刮粮食了,而且,还要从其他地方运些粮食过去,招抚百姓,让他们重新回到村寨,安心耕种才行。
想到这里,冯云山让陆顺德率4万义军先回广州就食,等待训练整编后,编入圣军。又吩咐伍崇曜从广州运一批粮食到宝安,派驻守当地的圣兵帮忙至各村寨发放些救济粮食,挽救民心。
之后,冯云山率领左宗棠、伍崇曜、谭绍光等人一道跟随梁培友的水师由水路回广州。而带兵的林凤祥、陈玉成、何禄、陆顺德等人,率领圣兵义兵浩浩dàngdàng,由陆路返回广州城。
一路无话,快行至猎德pào台时,一艘快帆小木船由珠江上游而来,却是细作营旅帅范汝增,亲自催人驾船出来,有急报要禀冯云山。
“圣王,北边有大事发生了!太平天军撤离了武昌,大军五十万,沿长江而下,水陆并进,在鄂东广济境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