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辆辎重车,载重的四百余门大小火pào,五千担稻米,还有火yào、军器、pào子弹丸等数不胜数。岭南一带崇山峻岭,最是难行,左宗棠和罗大纲都倾向走水路。

    宜章南边的坪石,虽已是乐昌境内,但距离宜章很近。坪石本驻扎有几十名满清地方汛兵,早在宜章城被太平圣军攻下后,这些汛兵便早已逃散。太平圣军便不费力气地占了坪石汛。

    在坪石搜寻制作竹排花了一天半,尔后,光是从木轮车上卸下辎重,搬到竹排上捆绑固定,便又花了二天时间。

    即便如此,在这武水上游,水面窄浅之地,竹排亦承载不了太多重物,且遇到礁石浅滩,便搁浅堵塞,罗大纲命三千圣兵成立应急队,沿江巡回奔走,哪里竹排搁浅,便至哪里,用人力抬拉的手段,好不容易过了数十里。

    这天,太平圣军刚过武水的长滩渡,水流开始更加湍急起来。水面只能并排放两只竹排,导致竹排挤满水面,延绵八九里长。

    左宗棠忽道:“罗检点,眼下这水面狭窄,水流又急,我圣军行军队伍越拉越长,已绵延十余里,乃是行军大忌!且左某查了下地图,再往下七八里便是有名的乐昌峡,此地乃异常险要之处,左某担心清军在此处设伏,待我军过了一半再行攻击,必会让圣军损失惨重。我建议暂停水路进军,派数百兵士沿河段山林前行,先行攻占此处,再放竹排行军。”

    罗大纲深以为然,他其实也觉这样讲队伍拉得太长,首尾不能兼顾,便道:“亏得左先生提醒。罗某这就按你说的去下达命令。”说完命令圣一军军帅陈天仕率一千五百圣一军将士沿河两岸搜寻,抢占险要的乐昌峡,再派数百将士往前开路,避免大部队被伏击。其余将士就地休息,等候消息。

    武水上游的两岸,灌木荆条丛生,无路可走,陈天仕命令二百将士轮流手持砍刀斩除杂树,劈开一条一人宽的小路。

    四个多时辰后,陈天仕等人来到一处河道急转之处,这里水流异常的湍急,河边两岸逐渐高了起来,慢慢地已是悬崖峭壁。

    想必这便是乐昌峡了,真是险峻之地!陈天仕正感叹着,突然,几声pào响,河岸峡谷之上,大队人马杀出,正是一群清兵。当时居高临下,土pào、鸟qiāng、滚石、弓箭齐发。

    陈天仕连忙大喊:“小心躲避!有清妖埋伏,往后撤!”带领众人连忙沿河往后撤退。

    但清妖在河岸的两边高地上,朝峡谷中河道的太平圣军shè击最是容易不过,占据如此有利地形,岂会轻易放过,便急忙shè杀,带陈天仕等人退回武水上游,也不追赶,仍埋伏在悬崖上,竟是要死守峡谷的模样。。

    陈天仕所部伤亡惨重,半个时辰便伤亡二百余人。幸好,刚进入峡谷,清军便马上开火,否则,若是等他们都进入后,再行拦截,高处shè杀,估计陈天仕他们会全军覆没。

    这也是清军各部之间不擅配合,埋伏的清兵心里紧张便提前开火,也并未安排兵力进行堵截,所以才让圣军大部得以退回。

    陈天仕心中大悔!检点大人和左先生都已经说了,清军很有可能会在乐昌峡埋伏,自己还傻乎乎的往河道水边走,就因为山间比河边难走,自己便想当然认为不会有埋伏,选择容易走的河边探路。不行,损失这么多兄弟,还没完成检点大人的任务,不能就此退回去。

    陈天仕眼珠一转,命令剩余的一千三百圣军将士跟随他后退三里,再折回河岸,朝着清军埋伏之处包cāo过去。他刚才感觉到,此处埋伏的清兵数量并不多,也就一千余人,若是正面作战,圣军将士怕过谁?

    不过,陈天仕不是和清军正面拼杀的。他是去放火的。

    陈天仕观察了下清军埋伏之处的地形,乃是朝河边突出的半圆弧形悬崖。对于陈天仕这样的猎户出身之人,树林中最是熟悉。悄悄摸掉二个清兵的暗哨后,他便让千余名圣军将士,朝着清军埋伏之处,围成一个更大的半圆形,在二三里外便同时收集枯枝落叶,划出隔火带。陈天仕让众人用隔火带区域的枯枝落叶,点燃树丛

章节目录

这个天国不太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三江口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江口水并收藏这个天国不太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