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斥候顿时纷纷扰扰了起来,前面公孙续所说的那些对于这些斥候来说和他们以前执行的任务并没有什么区别,而当公孙续最后的那句话说出来之后,这一百名斥候才明白事情的严重xing。
能够在军中担任斥候之人自然都是聪明伶俐之人,所以公孙续的话刚说出来,这些斥候便明白了他们将来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了。简单的说就是卧底,而类似xing质的组织在历史上有着不少,例如秦朝的黑冰台,宋朝的皇城司,明朝的锦衣卫已经清朝的沾竿处。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明朝的锦衣卫。
公孙续见状道:“从此,你们就不再是军中斥候。你们日后的名字只有一个,那就是‘明镜’。”同时公孙续命手下抬上来一批物事,等到抬到面前,这一百名斥候才知道这些物事是一批铜镜。不过其中式样却是有着不同,大概有一半是圆镜,有一半是方镜。
公孙续道:“这些铜镜便是你们的身份证明,日后,只有手持这些铜镜之人才是我‘明镜’之人。而明镜之中又分为金镜、银镜、铜镜三个级别,你们目前都是铜镜。而持圆镜者执行的是潜伏、打探消息的任务,持方镜着执行的是暗杀之类的任务。而这位凌敬先生就是‘明镜’的总负责人,你们的一切事务都由他负责。”
公孙续看了这些斥候一眼,道:“现在,按照名单来领取自己的铜镜。”
随着一个个名字的念出,这一百名斥候也领取了他们的铜镜,而之后他们才发现在铜镜之后刻着他们的名字。
公孙续道:“记住,这些铜镜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证明那么身份的事物,若是这些铜镜不在了,那么你们就真的不存在了。”
自此,日后令各大诸侯闻风丧胆,夜不能寐的“明镜”正式出现在这个时代。
第八十九章 逢纪献计
冀州、渤海郡、南皮县。
袁绍在渤海太守府中是愁云密布,似有什么烦恼之事一般。
而这时,门外的侍卫道:“禀太守,逢先生与苏先生求见。”
袁绍闻言便道:“让他们进来。”逢先生与苏先生便是逢纪与苏逢吉,在袁绍手下极受重用。
逢纪与苏逢吉进来之后,看到袁绍愁容满面,不禁对视一眼。逢纪问道:“不知主公因何而如此烦恼?”
袁绍道:“元图,我渤海这次遭黄巾肆虐,缺钱少粮,不久前冀州牧韩馥遣人送来一批钱粮,我现在却还在图谋冀州,这”
袁绍话语还未说完就被逢纪打断道:“主公此言差矣,那韩馥胸无大志又是多疑难断之人,冀州在他的手上只会继续遭受贼人作乱。现在只有主公掌控这冀州,冀州百姓才能免遭战乱之苦,灾兵之祸。”
此时苏逢吉说道:“冀州乃是钱粮广盛之地,只有主公取之方能成就一番大业,那韩馥一无是处,又有何能力担任冀州牧一职?而且袁公路如今已经拿下了整个豫州,势力强盛,如今其麾下有兵马十万,猛将千员,若是主公不取一州之地以作为根基,日后如何成就一番大事,主公又如何与那袁公路相争。”
袁绍听到麾下两员谋士皆是赞同他取冀州,当下也不再迟疑。他本就有取冀州占为己有之心,只不过那韩馥乃是袁氏门生,袁绍方才如此迟疑。当然,真正令袁绍下定决心的是苏逢吉所说的袁术此时已经拿下了豫州,自己只有取了冀州才能与袁术抗衡。
不过片刻之后袁绍又是一脸苦闷之色,道:“话虽如此,可是并无取冀州之良策,这又如何是好?难道我只能率领大军攻下冀州?”
逢纪道:“我二人今日前来,便是给主公带来一个好消息的。”
“哦。”袁绍惊讶道:“什么好消息?”
逢纪道:“那麴义已经决定投降主公,如今麴义的使者就在这太守府中。”
“好。”袁绍站起身来道:“那麴义能力不凡,有他助我,这去冀州已经不难了。”
苏逢吉劝道:“主公莫急,麴义虽说已经归降,但是恐怕其心未曾真正归附,所以,此时还不应用他。”
袁绍闻言皱眉道:“那逢吉可有良计
能够在军中担任斥候之人自然都是聪明伶俐之人,所以公孙续的话刚说出来,这些斥候便明白了他们将来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了。简单的说就是卧底,而类似xing质的组织在历史上有着不少,例如秦朝的黑冰台,宋朝的皇城司,明朝的锦衣卫已经清朝的沾竿处。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明朝的锦衣卫。
公孙续见状道:“从此,你们就不再是军中斥候。你们日后的名字只有一个,那就是‘明镜’。”同时公孙续命手下抬上来一批物事,等到抬到面前,这一百名斥候才知道这些物事是一批铜镜。不过其中式样却是有着不同,大概有一半是圆镜,有一半是方镜。
公孙续道:“这些铜镜便是你们的身份证明,日后,只有手持这些铜镜之人才是我‘明镜’之人。而明镜之中又分为金镜、银镜、铜镜三个级别,你们目前都是铜镜。而持圆镜者执行的是潜伏、打探消息的任务,持方镜着执行的是暗杀之类的任务。而这位凌敬先生就是‘明镜’的总负责人,你们的一切事务都由他负责。”
公孙续看了这些斥候一眼,道:“现在,按照名单来领取自己的铜镜。”
随着一个个名字的念出,这一百名斥候也领取了他们的铜镜,而之后他们才发现在铜镜之后刻着他们的名字。
公孙续道:“记住,这些铜镜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证明那么身份的事物,若是这些铜镜不在了,那么你们就真的不存在了。”
自此,日后令各大诸侯闻风丧胆,夜不能寐的“明镜”正式出现在这个时代。
第八十九章 逢纪献计
冀州、渤海郡、南皮县。
袁绍在渤海太守府中是愁云密布,似有什么烦恼之事一般。
而这时,门外的侍卫道:“禀太守,逢先生与苏先生求见。”
袁绍闻言便道:“让他们进来。”逢先生与苏先生便是逢纪与苏逢吉,在袁绍手下极受重用。
逢纪与苏逢吉进来之后,看到袁绍愁容满面,不禁对视一眼。逢纪问道:“不知主公因何而如此烦恼?”
袁绍道:“元图,我渤海这次遭黄巾肆虐,缺钱少粮,不久前冀州牧韩馥遣人送来一批钱粮,我现在却还在图谋冀州,这”
袁绍话语还未说完就被逢纪打断道:“主公此言差矣,那韩馥胸无大志又是多疑难断之人,冀州在他的手上只会继续遭受贼人作乱。现在只有主公掌控这冀州,冀州百姓才能免遭战乱之苦,灾兵之祸。”
此时苏逢吉说道:“冀州乃是钱粮广盛之地,只有主公取之方能成就一番大业,那韩馥一无是处,又有何能力担任冀州牧一职?而且袁公路如今已经拿下了整个豫州,势力强盛,如今其麾下有兵马十万,猛将千员,若是主公不取一州之地以作为根基,日后如何成就一番大事,主公又如何与那袁公路相争。”
袁绍听到麾下两员谋士皆是赞同他取冀州,当下也不再迟疑。他本就有取冀州占为己有之心,只不过那韩馥乃是袁氏门生,袁绍方才如此迟疑。当然,真正令袁绍下定决心的是苏逢吉所说的袁术此时已经拿下了豫州,自己只有取了冀州才能与袁术抗衡。
不过片刻之后袁绍又是一脸苦闷之色,道:“话虽如此,可是并无取冀州之良策,这又如何是好?难道我只能率领大军攻下冀州?”
逢纪道:“我二人今日前来,便是给主公带来一个好消息的。”
“哦。”袁绍惊讶道:“什么好消息?”
逢纪道:“那麴义已经决定投降主公,如今麴义的使者就在这太守府中。”
“好。”袁绍站起身来道:“那麴义能力不凡,有他助我,这去冀州已经不难了。”
苏逢吉劝道:“主公莫急,麴义虽说已经归降,但是恐怕其心未曾真正归附,所以,此时还不应用他。”
袁绍闻言皱眉道:“那逢吉可有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