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前先行离间三清各宗,以削弱道人力量。天界仙家可能预料到了这一点,故此身为大罗金仙的大眼睛才会临凡转世予以干预。

    三更过后,南风收回思绪闭眼睡去,此事对他来说太过遥远,眼下最重要的是努力修行,到得约定之期重回太清,为天元子洗刷冤情,讨回公道。

    虽然心中急切,他却不敢打坐练气,练气之时会有灵气外散,若是有人留意,就会发现他已具洞神修为,这对他隐藏行踪甚是不利。

    早课时辰也是一样的,除了玉清经,其他经文南风早已烂熟于心,但钟响之后他却并未与其他道人一同前往大殿cāo行早课,他刚入山门,会也得装不会。

    不去cāo行早课,却得吃早饭,赤阳,青阳,紫阳三宫各有饭堂两处,男女分开,饭食皆是素品,无味寡淡。

    饭后,明月给他抱来了一摞经书,前几日南风就一直留在房中背诵经文,七日之后开始cāo行早晚功课,上午练气习武,下午听经犯困。

    与太清宗相比,玉清宗的修行氛围甚是浓重,道人虽然可以自由下山,却很少有人下山闲逛,平常时候多在房中潜心修行。

    在刻苦修行,抢先争优的大势之下,门人弟子多有暗中较劲,对于那些进步快于自己的同门道友虽不说讨厌敌视,却也十分冷淡,这便是古人所说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秀于群众必谤之。

    玉清选徒严苛,非良才不收,当真是群英聚集,人才济济。南风天赋不高,进步又慢,由于不足以成为他人的竞争对手,反倒赚了个好人缘儿,比他好的都喜欢他,也没有比他差的。

    在太清宗他是受到优待的,但是在玉清宗没人优待他,都知道他天赋不好,是立了功才被收在玉清的,虽然不讨厌他,却也看他不起。

    凌云子还是很念旧的,经常指点一二,但两月之后凌云子渡劫成功,晋身居山,调去了青阳宫,如此一来就更没人注意他了。

    玉清宗有比武切磋的惯例,每隔三个月就会有一次比武切磋,南风现在是赤阳宫道人,也得上场。

    对手大他两岁,由于入门时间很短,南风便有心认输,但主事不许。

    南风只能硬着头皮上场,他来玉清宗不过两个月,即便拥有洞神修为也不敢显露,每日在房中练气也不过是装装样子,上场之后刚刚拉开架势就被对方打到在地,众目睽睽,好生丢脸。

    好在众人都知道他差,也不曾过分嘲笑。

    转眼又是一月,南风终于敢显露气息,随即开始勤下苦功,冲击高玄……

    第八十八章 偶遇故人

    与在太清宗的肆无忌惮不同,南风在玉清宗很是安分,早晚两次功课,上午自赤阳宫演武场练武,下午自房间打坐练气,生活安静平淡。

    玉清宗与太清宗的氛围差异很大,太清道人相对随和一些,比较好说话。玉清道人自视甚高,多有高傲之心。

    实则他们的高傲也不是无有来由,玉清道人练气更加刻苦专心,严于律己,恪守玉清十大戒律,不食荤腥,少涉私情,如此这般练气自然就快,同时入门的三宗弟子,一纪之后玉清弟子至少比太清和上清弟子高上一阶。

    太清宗吸收了部分儒家思想,虽不奉行儒家的中庸之道,却也相对和善,待人传道多以推心置腹,谆谆善诱为主。

    玉清道人与他们不同,玉清道人心气甚高,待人多存俯视之心,缺乏平和亲近。这种心态与入门时受到的严苛筛选不无关系,但凡拜入玉清的都是人中龙凤,他们自己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玉清道人最大的长处是有着俗人没有的清醒,他们对时间极为看重,非常珍惜,懂得如何合理分配利用,他们不会为无关紧要的琐事分神,精力主要用在参天悟道上,参天悟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参悟天地规律,学习玄门法术。二是明晓yin阳大道,明辨善恶是非。道理,道理,要明理必须先学道。

    有句话叫英雄不问出处,实则出处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南风是叫花子出身,散漫惯了,对于玉清宗的这种紧张积极的氛围和节奏很不适应,

章节目录

参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风御九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御九秋并收藏参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