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的事。

    每一个新家长应该都会这样不厌其烦的叮嘱的,这种情况没什么好方法缓解,过两天习惯就好。

    王鑫听的直想翻白眼。

    自己要是学个小学课本都能学不及格,那才真是见了鬼了,当他前世几十年是白活的吗?

    当年好歹也是个本科毕业生好吧。

    虽然本科毕业生的知识水平远远比不上高三学子,但是,一些基础常识总归不至于忘记吧。

    有些东西就算忘了,稍微学学应该也能记起来的,总归不会比第一次学习更困难。

    更何况,六十年代初的一些课本王鑫已经提前看过了。

    虽然这边的课本可能和他看的课本有些差异,但是,应该也是大同小异吧。

    难度几乎约等于零。

    一路上,王大牛不住的叮嘱着一些情况,王鑫则是在边上要么说好,要么说是,要么就点点头。

    一直走了要有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这才走到了王大牛的姑nǎinǎi家,也就是先前的那一个浅朱色的大门口。

    ☆、第三十三章:记住,少洗几遍衣服

    扣门之后没多久,王眷思,也就是王大牛的姑nǎinǎi就打开了大门。

    脸上神色依旧是平淡的。

    “来了,进来吧!”

    说完就转身往屋里走。

    王大牛那次来的时候,就已经见识到他姑nǎinǎi的清冷了,所以赶紧一句话不说的,拽着王鑫跟了进去。

    王鑫为了留个好印象,进门之后顺带手还把门给关上了。

    再然后,王鑫就被周围古色古香的建筑以及一些花草给吸引了。

    这边当然是没办法跟一些名胜古迹,苏州园林相比,但是跟他家那个土屋宅子相比,已经是好到没边了。

    一草一木都打理得很整齐,不见一片枯叶败花,青砖铆木的建筑虽然古旧,但是也十分的干净,足以见到住在这边人的用心之处和爱护之心。

    要知道,像这一类的老宅子,要是不用心爱护的话,用不了几年的时间就荒废的不能看了。

    所以别的不说,他家这太姑nǎinǎi肯定还是蛮勤劳的。

    毕竟,这年头也不姓兴佣人什么的,要是真的雇佣了,还得担心别人说你资本主义呢,因此,家里活不都得她一个人干。

    “家里佣人都辞退了,这么多屋子我也收拾不过来,所以除了我住的房间,客厅以及厨房三个地方之外,剩下的地方我都封了起来。

    听说你们要来,两个月前我就已经清了一间客房出来了,你们就搬到东厢房第二个房间去住吧。

    你们父子两睡一张床应该没问题吧。”

    王太姑nǎinǎi并没有把他们父子领到客厅那边去,而是直接把他们领到了东厢房。

    她这个两进的院子总共有十间房,分为三间正房,两间东厢房和两间西厢房。

    这几间房称为三正四耳,算是二进院子的标配。

    剩余的三间分别是厨房,杂物房和佣人房,只是如今杂物包也没什么东西放,佣人房更是没有佣人住,所以也就厨房还用着。

    “谢谢姑nǎinǎi!”

    “谢谢太姑nǎinǎi!”

    王大牛和王鑫齐声道谢道。

    “不用客气,虽然多年没有过来往,但怎么着也都是亲戚。

    厨房你们从东厢房这边穿过那边的走廊,稍微再往前走几步就到了。

    当时住在这边的时候,都是有人过来收恭桶,所以院子里就没有建恭房,如果不想用恭桶的话,可以稍微走远些,隔壁那条街上有个公用厕所。

    剩下一些情况应该也不用我多说了,大牛你也不是没住过这样的屋子。

    天色不早了,你们暂且收拾收拾,过会儿洗漱一番就休息吧!”

    王太姑nǎinǎi又jiāo代了几句就准备转身离开了,现在太阳正大,这时候正是她日常午睡的时候,可不能耽误了。

    “姑nǎinǎi,这是我们带过来的粮食,您看,放什么地方?”

    王大牛看她要走,连忙问道。

    他们村不是七月底收过一次粮吗?

    虽然收获依旧算不上丰收,但好歹也没有绝收,每亩也产了那么两百来斤,jiāo完税和必须卖给粮食局的部分之后,根据工分,王大

章节目录

苦难写手的六零生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炎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炎康并收藏苦难写手的六零生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