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水稻的确是需要水,可是也不需要几乎要将它们淹没的水呀。
这一次,是真的颗粒无收。
这下子,没有哪个队长再敢瞎报数据了,大家又重新团结起来去人民公社那边讨要救济。
结果当然不会有多好。
毕竟,因为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放卫星的原因,全国粮食都减产。
再加上这两年自然灾害相对频繁,全国都缺粮。
所以,根本要不到粮食。
国家首先要保证的是几个大城市的粮食供应,比如说京都,沪海之类的地区。
他们这些偏远地区,就是城镇居民都不一定要得到粮食,更何况农村。
在沪海这些地区,三年死亡率几乎都没有上升,或者上升幅度很低。
知道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吗?
付出的代价,是天府之国的死亡率超过34%,总人口减少六百多万。
因为,他们吃的粮食,都是从天府之国强行抽调的。
在天府之国大部分地区陷入干旱的情况下,依旧强行抽调一百多亿斤的粮食。
死亡率能不高吗?
在要不到粮食的情况下,大多数村庄都开始挖草根吃树皮了,浮肿的人越来越多,饿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时候,尸体都不埋了。
或者,刚出生的孩子也能……
王家村那边的祠堂,也终于倒了。
没办法,村民手里实在是没有东西吃了。
当然了,即便手里掌握着近十万块粮砖,老村长每次也只发很少很少的东西给他们,只仅仅保证让他们饿不死。
因为他们得随大流。
在大家都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的时候,他们也必须是那样,否则,那不是分明在光明正大的告诉别人他们还有东西吃吗?
为了保证安全,也为了不引人注目,每次只吃一点点维持生命是所有村民都同意的事。
到了十二月底的时候,有的村子已经死了将近两,在所有人都已经几乎绝望,甚至想要拼命的时候,上面终于又拨下了救济粮。
王鑫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最近这一段日子,他过得真的是相当的压抑,甚至无数次想要把自己卡里面的钱全部换做粮食,偷偷的扔出去。
最后,他还是压抑住了自己的心。
他得为自己着想,得为自己家人着想。
那些本就不是他的责任。
那时候,他也只能通过这样的催眠去催眠自己,催眠自己不去看那些惨状。
……
(ps:最近查资料有点压抑,明天就快进结束这三年,不然我也快抑郁了!)
☆、第十六章:工分制
在上面有救济粮食拨下来的情况下,他们这边终于顺利的度过了六零年,正式迈进六一年。
这时候,上面也终于吸取了这几年的经验和教训,开始进行政策上的调整。
一切都逐渐往好的方向过渡。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结束。
六一年依旧还是相当艰难的一年,依旧还是陆陆续续的有不少人饿死,但是总体来说,整体状态比去年要好一些。
当然了,这里说的是王鑫他们这边,有些地方情况依旧还是相当严峻,甚至可能比去年更加糟糕一些。
不过那些,距离王鑫他们太遥远了,他们在自己都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下,哪有心情管离自家千八百里外的地方。
到了六月份,特别是三月初定下来的《公社六十条》开始在他们这边推广实施的,大家脸上终于多了些喜色。
不是所有人都开心,但是显然大多数对政策的变化是开心的。
特别是政策当中有关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工计酬,算取工分的言论,更是说到了他们心里。
华国人自古以来受到的熏陶就是要勤奋致富,干的越多才能收获越多。
可是以前那个无论干多少,最后大家获得的都是一样的政策,显然极大的打击了许多勤劳者。
如今又重新变回去,那些勤劳的人自然是开心的,不开心的也只是那些向来耍混偷懒的人。
整个村子,乃至于整个镇子的积极xing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原本死气沉沉的镇子
这一次,是真的颗粒无收。
这下子,没有哪个队长再敢瞎报数据了,大家又重新团结起来去人民公社那边讨要救济。
结果当然不会有多好。
毕竟,因为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放卫星的原因,全国粮食都减产。
再加上这两年自然灾害相对频繁,全国都缺粮。
所以,根本要不到粮食。
国家首先要保证的是几个大城市的粮食供应,比如说京都,沪海之类的地区。
他们这些偏远地区,就是城镇居民都不一定要得到粮食,更何况农村。
在沪海这些地区,三年死亡率几乎都没有上升,或者上升幅度很低。
知道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吗?
付出的代价,是天府之国的死亡率超过34%,总人口减少六百多万。
因为,他们吃的粮食,都是从天府之国强行抽调的。
在天府之国大部分地区陷入干旱的情况下,依旧强行抽调一百多亿斤的粮食。
死亡率能不高吗?
在要不到粮食的情况下,大多数村庄都开始挖草根吃树皮了,浮肿的人越来越多,饿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时候,尸体都不埋了。
或者,刚出生的孩子也能……
王家村那边的祠堂,也终于倒了。
没办法,村民手里实在是没有东西吃了。
当然了,即便手里掌握着近十万块粮砖,老村长每次也只发很少很少的东西给他们,只仅仅保证让他们饿不死。
因为他们得随大流。
在大家都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的时候,他们也必须是那样,否则,那不是分明在光明正大的告诉别人他们还有东西吃吗?
为了保证安全,也为了不引人注目,每次只吃一点点维持生命是所有村民都同意的事。
到了十二月底的时候,有的村子已经死了将近两,在所有人都已经几乎绝望,甚至想要拼命的时候,上面终于又拨下了救济粮。
王鑫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最近这一段日子,他过得真的是相当的压抑,甚至无数次想要把自己卡里面的钱全部换做粮食,偷偷的扔出去。
最后,他还是压抑住了自己的心。
他得为自己着想,得为自己家人着想。
那些本就不是他的责任。
那时候,他也只能通过这样的催眠去催眠自己,催眠自己不去看那些惨状。
……
(ps:最近查资料有点压抑,明天就快进结束这三年,不然我也快抑郁了!)
☆、第十六章:工分制
在上面有救济粮食拨下来的情况下,他们这边终于顺利的度过了六零年,正式迈进六一年。
这时候,上面也终于吸取了这几年的经验和教训,开始进行政策上的调整。
一切都逐渐往好的方向过渡。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结束。
六一年依旧还是相当艰难的一年,依旧还是陆陆续续的有不少人饿死,但是总体来说,整体状态比去年要好一些。
当然了,这里说的是王鑫他们这边,有些地方情况依旧还是相当严峻,甚至可能比去年更加糟糕一些。
不过那些,距离王鑫他们太遥远了,他们在自己都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下,哪有心情管离自家千八百里外的地方。
到了六月份,特别是三月初定下来的《公社六十条》开始在他们这边推广实施的,大家脸上终于多了些喜色。
不是所有人都开心,但是显然大多数对政策的变化是开心的。
特别是政策当中有关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工计酬,算取工分的言论,更是说到了他们心里。
华国人自古以来受到的熏陶就是要勤奋致富,干的越多才能收获越多。
可是以前那个无论干多少,最后大家获得的都是一样的政策,显然极大的打击了许多勤劳者。
如今又重新变回去,那些勤劳的人自然是开心的,不开心的也只是那些向来耍混偷懒的人。
整个村子,乃至于整个镇子的积极xing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原本死气沉沉的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