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得伤了庄稼。”刚刚那老农又提醒罗用道。

    “多谢老翁提醒。”罗用也表现得十分谦虚。

    之后村人们便向罗三郎求教,这土粪都是用些什么东西烧出来的,这些东西要怎么堆,怎么烧。罗用也没有藏私,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然后村人便也不等第二天,纷纷开始搜集起干草枯叶细泥这些东西,当晚便有人在自家附近点起了土粪堆,浓烟阵阵,在微暗的天空下越飘越远,直到消失在这一片大山之间,熏得那天边的晚霞似是也要透出几分烟火味儿。

    因西坡村许多村人都做着豆腐买卖,与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往来甚密,于是这烧土粪的方法,很快便传播开了。

    “这样好的法子,真不知是谁人想出来的。”某日,某村,一村人喜得一堆土粪,手里捏着一把自家烧出来的黝黑细软的土粪,对他的邻居感慨道。

    “你竟不知?”他的邻居就说了:“这烧土粪之法,便是从西坡村的罗三郎那里传出来。”

    “罗三郎?”那村人觉得这三个字听着好像隐隐有几分耳熟。

    “莫不是那罗棺材板儿吧?”一旁,他的妻子小心地问了一句。

    “对,就是他。”那邻居先是点头,然后马上又道:“呸,什么棺材板儿,以后莫要再这般乱说了,当心玷污了罗公的名声。”

    “对对……”那两口子连忙附和。

    与此同时,在其他很多地方也都出现了同样的对话。

    ……

    “你说谁?”

    “罗用。”

    “以前倒是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就是那罗棺材板儿。”

    “哦!就是他啊!”

    “嘘!以后可莫要再说什么棺材板儿了。”

    ……

    ……

    “你说这方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西坡村罗家。”

    “罗家?”

    “就是那个……”

    “哦哦,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罗棺材板儿吧?”

    “哎呦,快别这么叫了。”

    ……

    ……

    “罗棺材板儿……”

    ……

    “罗棺材板儿……”

    ……

    “罗棺材板儿……”

    ……

    ……

    ……

    第31章 草原商道

    贞观八年五月中旬,在经历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之后,赵琛等人终于回到了朔州城,这一路上餐风露宿很是艰辛,但收获也是颇丰。

    早前从离石县那边购买的粮食,到了太原城便被他们卖掉了,顺便也以比较好的价钱,卖了几头牛连同几辆牛车,另外又从太原城购买了一批布匹,运回朔州城转手卖掉,自然也是要赚一笔。

    辛苦了一路,好容易回来了,众人便将剩下来的事jiāo给最近留守朔州这边没有出门的兄弟去收拾,只管自己休息去了。

    只那赵琛,等

章节目录

南北杂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报纸糊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报纸糊墙并收藏南北杂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