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阿翁了?”

    九宁收起马鞭,长舒一口气,抬头,望着周都督的眼睛,轻声道:“阿翁。”

    周都督眼里涌动着温柔神色,轻轻答应一声。

    “观音奴乖。”

    两人都感慨万千,仿佛有许多话想说,但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心头沉甸甸的。

    半晌,周都督先开口了,问:“为什么这么笃定我一定会来?”

    问完话,哼一声,“我不来,你就不会去找我?你又不是不晓得,你阿翁我爱面子,你求一求,我肯定心软。”

    九宁白他一眼,道:“在祠堂的时候,我听到您的脚步声了。”

    周都督脸色一僵。

    九宁下巴抬起,道:“阿翁可别不承认,你的脚步声我听得出来。”

    周都督走路的时候风风火火的,脚步声却不重,和他粗犷豪迈的外表不同,他走路的脚步声听起来其实有点斯文。

    以前在周家的时候,为了方便观察周嘉行,她常常赖在周都督正院的厅堂里间看书,日复一日的,光听脚步声就能分辨出走进外边堂屋的人是周都督、周嘉暄、幕僚还是其他人。

    闻言,周都督神色微变,想起刚才在祠堂的情景。

    那时他就站在窗户后面,透过镂花格看阔别已久的孙女怎么驳斥周百yào,怎么干脆利落地和周家断绝关系,怎么头也不回地离开周家。

    她比以前又长高了些,出落得更加漂亮,像之前三郎书上读到的:气度雍容,颜如舜华。

    这是曾承欢于他跟前、和他脾气相投、朝夕陪伴他的宝贝孙女。

    周都督叹了口气,半是无奈,半是一种隐隐带了点得骄傲意的情绪,“就知道瞒不过你。”

    九宁莞尔。

    周都督挪开视线,再次问起刚才那个问题:“你怎么知道阿翁一定会来见你呢?”

    他这几年没有关心过她,也没有费心去寻找她。

    九宁笑了笑,低头,从承露囊里拈出一枚小巧的微微泛黄的糖块,递给周都督。

    周都督不解其意,接过糖块,掂了掂:“给糖阿翁做什么?”

    九宁道:“阿翁,这糖是用新法制出来的,制糖的甘蔗……是青竹县那边产的。”

    听到青竹县三个字,周都督怔了怔,继而明白过来,脸上掠过一丝尴尬之色。

    青竹县原本是襄州的地盘,当年周都督为九宁请来县主的封号,还要了几块封地,青竹县就是其中之一。周都督在这里抓到落魄的李司空和阿史那勃格,之后让人接管青竹县,将封地全部划到九宁名下,给她作嫁妆。

    战乱频起,南北jiāo通阻隔,甘蔗运不出去,自然就没法制糖,很长一段时间内糖价暴涨,九宁以前想过多种些甘蔗来制糖,还和周嘉行提起过。周嘉行不久后就送了几船果苗和茶苗给她。

    后来九宁被迫离开江州,她想着那几块封地肯定被周家收回去了,命自己的人撤出来,让他们去其他地方耕种。至于那几万株果苗,没法搬运,只能就这么算了。

    这次回到江州,经过青竹县的时候,九宁偶然想起,打发亲兵去打探一下那些开垦出来的山林有没有荒废。

    亲兵回来复命时说那些山林不仅没有荒废,园子的规模还越来越大,每年都有新的果苗送到青竹县,青竹县产出的瓜果粮食一年比一年多。

    九宁起初以为周家接管青竹县以后按着她当初的计划继续发展,所以才能有现在的繁华景象。

    但是就在刚刚出城时,一个几年不见的人突然出现在她面前,送上一份厚厚的账册,上面记载了这几年封地所有州县的赋税状况和园子每年的支出收入,那人告诉她,这些都是她的。

    封地还在她名下。

    那个人,正是当年九宁打发回江州给十一郎送信的阿大。

    阿大曾追随过周都督。

    九宁问阿大那年为什么南下后就没有音讯了。

    阿大答道:“属下走不出去,周使君那时候看得很严,属下几次北上,都被周使君的人赶回来,属下无法,只能留下来等待时机。”

    再后来,他被周都督召回周家。

    周都督派他去打理封地。

    以九宁亲随的身

章节目录

系统逼我做圣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罗青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罗青梅并收藏系统逼我做圣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