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咱们先去城里探一探情况,看灾荒和流民的情况到底有多严重,也顺便去看一看他们州、府二级的官府是如何应对灾情灾民的,也正好探一探到底是谁侵吞了粮款。”
玉黎闻言,恍然大悟,信服地点了点头:“好,都听你的。”
一行人便缓缓从梁州边界往梁州去了,梁州辖下有四个府,包括齐安府、青平府、齐阳府和洛天府,而最先进入的便是齐安府,他们进入齐安府的时候还遭到了守城卫士的盘查,理由是:现在流民多,城里逃灾的都往外面逃,怎么你们却往里面走?
元珩倒也不与他多费口舌,给了他一些碎银子,对方就放行了。
一进城,就看见四处都是灾民,老的小的,都衣不蔽体,蓬头垢面,街上也无人摆摊做买卖,各个店铺都店门紧闭,到处都是一副萧条的景象。一见他们进来,甚至还有流民扑上来向他们乞讨,考虑到元珩的安全,也怕这些人被马蹄所伤,因此几个侍卫把这几人都呵斥开了。
玉黎坐在马车里,看着这幅景象,心里很不好受,街上那些人,其中不乏有fu人抱着不足三岁的婴孩,还有满头白发的老fu、老翁,有的手里拿着破碗,有的就躺在地上喘气,还有的还冲着他们哀声乞讨:
“几位爷,行行好吧!给口吃的吧,我饿了好几天了……”
玉黎看了一会儿,不忍卒视,便放下了马车帘子。
过了一会儿,马车停了下来,元珩进来叫他:“黎儿,出来吧,客栈到了。”
“嗯。”玉黎点点头,正要出去,被元珩按住了,道:
“黎儿,我们算是私访,因此在外人面前我们便以兄弟相称。”
玉黎会意:“嗯,我明白。”而且他的穿着太过打眼,等下洗完澡,还得先把衣衫换一换。
一行人进了客栈,便见客栈中空空dàngdàng的,没什么人,只有一个店小二好像有进气没出气似的斜倚在柜台边,见他们进来,也有气无力地说:
“客官,咱们这里住店价高,您若是嫌贵,还是甭问了,去另一家吧!”
元珩笑了笑,道:“我听说你们梁州闹饥荒,可是因为这个,才提高了住店的钱?”
“正是呐!”店小二叹息着摇了摇头,“不知怎么的,整个梁州都颗粒无收,农民没得吃,咱们城里人就更没得吃了!农民们都四处逃,愿意逃的城里人也跟着逃,不愿意逃的,逃不动的,都留了下来苟延残喘。现在米店都哄抬米价,一斗米就要一两银子!简直是在变相的抢钱,这不,现在也没人来住店,咱们店里的米都快吃完了!掌柜的无法,只好提高住店的钱,以前呐,一两银子一晚上,还包早晚膳,可如今变成二两银子一晚上,还不包早晚膳了!”
“那州府的官员就没有想办法赈济灾民吗?”元珩又问道。
店小二听到此,流露出愤愤不平的表情来:“府里的大老爷只说朝廷拨来一点点银两,这位公子你想啊,朝廷拨下来的,他们层层盘剥,最后到咱们手里的,还能剩多少?”又拿着擦桌布甩了甩,道,“城东城隍庙前每日中午都有发放粥,可你们去瞧瞧,那粥稀得哟,哪里看得见米啊?还不如说是米汤呢!”
玉黎在一旁闻言,倏地皱起眉:“那你们府里的官老爷身为一府的父母官,难不成就任由情况如此发展而不着急吗?”
“嗐,这位公子一听你说的话就知道你是个只知读书的人。”店小二说着,眼中露出一丝讥诮来,“官老爷急什么呀?他家里有米有肉,又饿不死,急什么?说不定还可以趁机去米店老板那里敲一笔,发个财,哪里管我们小老百姓的死活?”
说到这里,店小二愈加愤愤不平:“好了好了不说了,我肚子都饿得咕咕叫呢!你们到底住不住?要住的话,五两银子做押金,要吃饭另算!”
玉黎有些生气,既因为方才他嘲笑自己是个只知读书的书呆子,也因为他漫天要价,正要开口,却被元珩按住了肩膀,元珩朝那店小二笑道:“小二哥你生我们气做什么,我这个弟弟年纪小,不曾出来见世面,说的话有
玉黎闻言,恍然大悟,信服地点了点头:“好,都听你的。”
一行人便缓缓从梁州边界往梁州去了,梁州辖下有四个府,包括齐安府、青平府、齐阳府和洛天府,而最先进入的便是齐安府,他们进入齐安府的时候还遭到了守城卫士的盘查,理由是:现在流民多,城里逃灾的都往外面逃,怎么你们却往里面走?
元珩倒也不与他多费口舌,给了他一些碎银子,对方就放行了。
一进城,就看见四处都是灾民,老的小的,都衣不蔽体,蓬头垢面,街上也无人摆摊做买卖,各个店铺都店门紧闭,到处都是一副萧条的景象。一见他们进来,甚至还有流民扑上来向他们乞讨,考虑到元珩的安全,也怕这些人被马蹄所伤,因此几个侍卫把这几人都呵斥开了。
玉黎坐在马车里,看着这幅景象,心里很不好受,街上那些人,其中不乏有fu人抱着不足三岁的婴孩,还有满头白发的老fu、老翁,有的手里拿着破碗,有的就躺在地上喘气,还有的还冲着他们哀声乞讨:
“几位爷,行行好吧!给口吃的吧,我饿了好几天了……”
玉黎看了一会儿,不忍卒视,便放下了马车帘子。
过了一会儿,马车停了下来,元珩进来叫他:“黎儿,出来吧,客栈到了。”
“嗯。”玉黎点点头,正要出去,被元珩按住了,道:
“黎儿,我们算是私访,因此在外人面前我们便以兄弟相称。”
玉黎会意:“嗯,我明白。”而且他的穿着太过打眼,等下洗完澡,还得先把衣衫换一换。
一行人进了客栈,便见客栈中空空dàngdàng的,没什么人,只有一个店小二好像有进气没出气似的斜倚在柜台边,见他们进来,也有气无力地说:
“客官,咱们这里住店价高,您若是嫌贵,还是甭问了,去另一家吧!”
元珩笑了笑,道:“我听说你们梁州闹饥荒,可是因为这个,才提高了住店的钱?”
“正是呐!”店小二叹息着摇了摇头,“不知怎么的,整个梁州都颗粒无收,农民没得吃,咱们城里人就更没得吃了!农民们都四处逃,愿意逃的城里人也跟着逃,不愿意逃的,逃不动的,都留了下来苟延残喘。现在米店都哄抬米价,一斗米就要一两银子!简直是在变相的抢钱,这不,现在也没人来住店,咱们店里的米都快吃完了!掌柜的无法,只好提高住店的钱,以前呐,一两银子一晚上,还包早晚膳,可如今变成二两银子一晚上,还不包早晚膳了!”
“那州府的官员就没有想办法赈济灾民吗?”元珩又问道。
店小二听到此,流露出愤愤不平的表情来:“府里的大老爷只说朝廷拨来一点点银两,这位公子你想啊,朝廷拨下来的,他们层层盘剥,最后到咱们手里的,还能剩多少?”又拿着擦桌布甩了甩,道,“城东城隍庙前每日中午都有发放粥,可你们去瞧瞧,那粥稀得哟,哪里看得见米啊?还不如说是米汤呢!”
玉黎在一旁闻言,倏地皱起眉:“那你们府里的官老爷身为一府的父母官,难不成就任由情况如此发展而不着急吗?”
“嗐,这位公子一听你说的话就知道你是个只知读书的人。”店小二说着,眼中露出一丝讥诮来,“官老爷急什么呀?他家里有米有肉,又饿不死,急什么?说不定还可以趁机去米店老板那里敲一笔,发个财,哪里管我们小老百姓的死活?”
说到这里,店小二愈加愤愤不平:“好了好了不说了,我肚子都饿得咕咕叫呢!你们到底住不住?要住的话,五两银子做押金,要吃饭另算!”
玉黎有些生气,既因为方才他嘲笑自己是个只知读书的书呆子,也因为他漫天要价,正要开口,却被元珩按住了肩膀,元珩朝那店小二笑道:“小二哥你生我们气做什么,我这个弟弟年纪小,不曾出来见世面,说的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