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嵩官至大理寺少卿,本已是相当显耀,没想到玉章辞愈加出色,一直做到了左丞相一职。且又娶了秦国公秦桓的长女秦月梅秦氏为妻,与秦国公府成为了亲眷,于是玉府一门便愈发显赫,便是连那下人、丫鬟婆子出去,也高人一等。
是日,这玉府朱门前来了个身穿袈裟的和尚,说是云游四海来的,见玉府上空隐隐有黑气笼罩,故特意前来相告。
小厮不敢擅自做主,便前去禀告玉府管家,这玉府的管家冯安本以为他是个来化缘要钱的和尚,故在门前胡诌一通,以为拿几个铜板、一些干粮便可打发……玉府的老夫人李氏信佛,说了要善待前来化缘的僧人,因此底下人都不敢怠慢,一般僧人若是得了这些,便都老实离开了,谁曾想这和尚却执意不要,只说是想见玉府主人。
冯安一下子不知该如何是好,说来也巧,是日玉章辞不在倒也罢了,因为玉章辞平日若不是沐休,一般都在官署处理公务,但是这一日却是连夫人秦氏也不在……她每月初一都要去京都相国寺敬香,替老夫人和玉章辞祈福。两位能做主的都不在,冯安只好遣人去禀告老夫人李氏,李氏信佛,又信鬼神之事,一听那和尚不要钱,只是想告诉他们玉府有难,因此心中已是信了几分,连忙遣人将那和尚请了进来。
和尚进了府中,见玉老夫人便蹙起眉,说道:“给老夫人问安,贫僧乃云游至此,法号慧嗔,恕贫僧直言,贵府近日有祸事,或恐损命伤财。”
老夫人自是将信将疑,将眼前穿着破旧的和尚打量一番,道:“大师何出此言?”
“贵府上空有黑气笼罩,是招太岁之象。”慧嗔和尚说着,打了个揖道,“阿弥陀佛,还请施主重视之。”
老夫人自然要追问:“那么,依大师之见,该如何化解才是?”
慧嗔闻言,微微阖起双目,拨动手中的佛珠,最后睁开双眼道:“贵府十三年前,可有灾星现世?”
老夫人闻言一愣,随即心中想道,十三年前,不正是第三个孙子出生的时候吗?那孩子……被袁先生说是不祥人,难不成这位大师说的便是他?
她点了点头,道:“不错,那是老身的第三个孙子,相士袁可道先生曾说他是不祥人,故而他已经被送到了一座佛寺中。”又问道,“怎么?难不成这灾祸与他有关?”
慧嗔摇了摇头:“不对,不是与他有关,而是此人不知得了什么造化,如今罪业已满,不再是灾星了,贵府若能将他接回来,也许他不仅能够助贵府化解灾厄,还能佑贵府愈发平安顺利。”
老夫人闻言,略一怔忡,道:“此话当真?”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慧嗔打了个揖,“言尽于此,望老夫人好自为之。”
说着,竟转身而去。
……
“师叔已经按照你说的去做了,现如今都已经五天过去了,怎么玉府一点动静也没有呢?”智雪问道。
玉黎写完《金刚经》最后一个字,抬起头微微笑道:“再耐心等等,明天一定会来。”
“真的吗?怎么听着那么不可靠呢?”智雪挠了挠光头,“你怎么就确定,玉府今天一定有灾祸发生?”
玉黎自然不能告诉他,自己是前世听人提起过……在章武二十年十月初八,老夫人李氏所在的东院的一间房子走水,幸好当时老夫人不在,因此只烧死了一个正在里面打扫的粗使婆子,烧掉了一些东西,不过纵然如此,在玉府也是一件极大的事了。
他怕秦氏有疑,因此特意挑了秦氏外出祈福的日子让慧嗔去玉府。但是慧嗔说的,老夫人可能会信,但秦氏绝不会信,她绝不会允许玉黎回去,所以她一定会极力说服老夫人,让她相信慧嗔只不过是胡诌的……但是五日后,等老夫人所在的东院一间房子走水,老夫人就会相信,且她对儿子玉章辞的前程以及玉府的运程看得比什么都重,所以必定会毫不犹豫地派人将玉黎接回来。
而且他还知道,章武二十年十月十五,朝廷下了敕封令,敕封老夫人李氏为一品诰命夫人……先前她是从夫
是日,这玉府朱门前来了个身穿袈裟的和尚,说是云游四海来的,见玉府上空隐隐有黑气笼罩,故特意前来相告。
小厮不敢擅自做主,便前去禀告玉府管家,这玉府的管家冯安本以为他是个来化缘要钱的和尚,故在门前胡诌一通,以为拿几个铜板、一些干粮便可打发……玉府的老夫人李氏信佛,说了要善待前来化缘的僧人,因此底下人都不敢怠慢,一般僧人若是得了这些,便都老实离开了,谁曾想这和尚却执意不要,只说是想见玉府主人。
冯安一下子不知该如何是好,说来也巧,是日玉章辞不在倒也罢了,因为玉章辞平日若不是沐休,一般都在官署处理公务,但是这一日却是连夫人秦氏也不在……她每月初一都要去京都相国寺敬香,替老夫人和玉章辞祈福。两位能做主的都不在,冯安只好遣人去禀告老夫人李氏,李氏信佛,又信鬼神之事,一听那和尚不要钱,只是想告诉他们玉府有难,因此心中已是信了几分,连忙遣人将那和尚请了进来。
和尚进了府中,见玉老夫人便蹙起眉,说道:“给老夫人问安,贫僧乃云游至此,法号慧嗔,恕贫僧直言,贵府近日有祸事,或恐损命伤财。”
老夫人自是将信将疑,将眼前穿着破旧的和尚打量一番,道:“大师何出此言?”
“贵府上空有黑气笼罩,是招太岁之象。”慧嗔和尚说着,打了个揖道,“阿弥陀佛,还请施主重视之。”
老夫人自然要追问:“那么,依大师之见,该如何化解才是?”
慧嗔闻言,微微阖起双目,拨动手中的佛珠,最后睁开双眼道:“贵府十三年前,可有灾星现世?”
老夫人闻言一愣,随即心中想道,十三年前,不正是第三个孙子出生的时候吗?那孩子……被袁先生说是不祥人,难不成这位大师说的便是他?
她点了点头,道:“不错,那是老身的第三个孙子,相士袁可道先生曾说他是不祥人,故而他已经被送到了一座佛寺中。”又问道,“怎么?难不成这灾祸与他有关?”
慧嗔摇了摇头:“不对,不是与他有关,而是此人不知得了什么造化,如今罪业已满,不再是灾星了,贵府若能将他接回来,也许他不仅能够助贵府化解灾厄,还能佑贵府愈发平安顺利。”
老夫人闻言,略一怔忡,道:“此话当真?”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慧嗔打了个揖,“言尽于此,望老夫人好自为之。”
说着,竟转身而去。
……
“师叔已经按照你说的去做了,现如今都已经五天过去了,怎么玉府一点动静也没有呢?”智雪问道。
玉黎写完《金刚经》最后一个字,抬起头微微笑道:“再耐心等等,明天一定会来。”
“真的吗?怎么听着那么不可靠呢?”智雪挠了挠光头,“你怎么就确定,玉府今天一定有灾祸发生?”
玉黎自然不能告诉他,自己是前世听人提起过……在章武二十年十月初八,老夫人李氏所在的东院的一间房子走水,幸好当时老夫人不在,因此只烧死了一个正在里面打扫的粗使婆子,烧掉了一些东西,不过纵然如此,在玉府也是一件极大的事了。
他怕秦氏有疑,因此特意挑了秦氏外出祈福的日子让慧嗔去玉府。但是慧嗔说的,老夫人可能会信,但秦氏绝不会信,她绝不会允许玉黎回去,所以她一定会极力说服老夫人,让她相信慧嗔只不过是胡诌的……但是五日后,等老夫人所在的东院一间房子走水,老夫人就会相信,且她对儿子玉章辞的前程以及玉府的运程看得比什么都重,所以必定会毫不犹豫地派人将玉黎接回来。
而且他还知道,章武二十年十月十五,朝廷下了敕封令,敕封老夫人李氏为一品诰命夫人……先前她是从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