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教肯定是不同的。

    而且水产专业需要很多是基础的专业知识。而那些基础知识,对提高总结能力有很好的帮助。比如你完全不懂贝类学,你跟着学会扇贝的育苗,但对下次你培育文蛤苗没有半点帮助。因为两种贝类虽然品种不同,但实际他们都是属于同一个分支的低等动物,生活史基本一样。

    水产类的基础知识学起来枯燥,而且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只是自己看书的话,学得慢不说,而且还不一定能理解。

    湾州只有湾州水院是有水产专业的,而且并入海洋大学后再不设中专,唐浩强只是初中学历,想要去上课,有点难度。

    唐浩泽也真心希望唐浩强能多掌握一些专业的知识。

    而在他心里,塘尾村的经合社应该一直要走在别人前头,只有那样才能赚到最多的钱。才能让塘尾村因为经合社有更大的名声,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

    他想了一下,对唐浩明说:“明哥,以后你可以多和水产局的陈副局长沟通。陈局长是水院也就是现在的海大毕业的。他不仅在海大有很多的同学校友,还有不少的同学在政府任职。如果我们做得好了。陈局长会帮我们推广。我们做得好了,可以通过陈局长多找一些海大的教授来指导我们。如果能和海大水院达成合作关系最好不过。”

    “和海大合作?”唐浩坤露出惊喜。“我们还能和海大合作?”

    “前提是我们做得足够好,不断推出新的养殖品种。海大最强的专业是水产养殖,水院自然也希望学生能学到更好多的知识。我们可以和他们达成合作关系,接受他们的学生来实习,做专题。”

    唐浩泽说着,有笑着对唐浩强说:“如果有大学的教授来指导,阿强你虚心请教,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如果真的和海大达成合作了,你申请个旁听生,一个学期只听一门课。到时候买一辆车,专门去上课。也不是不行。”

    唐浩坤从来没想到经合社能做到那个程度,他还是有点不相信:“我们真能那样?和海大合作?”

    “只要我们做得好,和他们的教授打好关系,那是肯定可以的。不过和他们合作,肯定要付出一些金钱。但是对经合社也有很大的好处。”

    “有进步才有钱赚。花钱学点技术,那有什么?”唐浩明笑着说。“那我以后多找陈局长走动,他人还是很好的。”

    第一一三章 规矩要立稳

    唐浩泽听了唐浩明的话,也发现他们三个都是确实想将经合社做好做大的。他心里也是动了一点心思。

    他记得前世去一个岛上进行采样实习时,看到宣传栏上有关于时任最高领导视察的宣传,原因就是因为那里成立了一个新型的农村经合社,而且做的相当好。

    在那之后,湾州的政策一直都有向那个小岛倾斜。而现在塘尾村更早做这个事情。只要做好了。说不定有机会引来大佬的重视。那位大佬可是非常重视三农工作的,在任期间从零五年正式免去中国收了几千的农业税,转变国策,以城市反哺农村,让农民获益极大。

    在那之后,中国的农业产出,就不需要再jiāo税了。让中国成为唯一一个没有农业税的国家。

    当然,塘尾村路途太远,要引来真龙还是很有点难度的。但是只要那位来了湾州,去了那个小岛。经合社就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那政策上肯定是有扶持的。

    所以唐浩泽也不担心经合社以后在政策上会有阻碍。唯一担心的,是唐浩明三兄弟的想法。现在他们有那样的上进心。他自然是乐于见到的。

    他现在不知道父母日后会不会愿意离开塘尾村。他见过太多老年人去了城市生活各种不适应,结果又跑回老家生活的。他们年纪越大,就越喜欢乡村的人情味。

    。

    在村里,老人能做他们喜欢做的事,而在大城市里,他们连找个说话聊天的人都没有。

    唐浩泽希望自己父母能活的自在。他自然也希望父母能有更高的生活品质。他既然有这个娘里,就帮助村里的生活更好一些就是了。

    只有塘

章节目录

重生不重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疯二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疯二神并收藏重生不重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