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光曹植,基本曹cāo的儿砸们,除了老大老二认识时候就已经开蒙了,后面几个崽基本都是夏安然带大的。

    不光他们,诸葛亮的崽,郭嘉的崽,刘协的崽,基本上你可以这么理解,作为官一代,夏安然不算闪光,他是比较低调的类型,但是他有多牛bi从他的学生们身上都能看出来。

    哦,写诗不算,写诗是他的短板,这点其余人都是自由发展的,但是写《书》他是擅长的。

    顺便一句,世界上第一份《说明书》就是他写的,当年为了写水车还是翻车来着。

    223l:水车,当时他还在老家的时候,就鼓捣出了水车,然后因为问的人太多了所以写了说明书还画了图贴在了城门口,据说就这么一招,在当时还没有起乱的东汉一举打响了他的名气。

    当时洛阳城已经生乱,大量的臣子弃官东出,很多后世的着名人物都经过了成皋城,尤其是颍川学子们。

    譬如,荀彧就是因为这一出认识到他的。

    224l:其实讲真夏安然的幸运点数是满点的。

    你看,他爹妈双亡,但是有个好小姨和好小姨夫收留了他,他姨夫吕伯奢是东汉的超级有钱人,当时也做过官,他做官的时候替好基友举荐了他儿砸。

    没错,他儿砸就是曹cāo。

    所以曹cāo在刺杀董卓失败东逃时候经过了吕伯奢家借宿一晚,当时夏安然就靠着“景熙三问”在曹孟德面前刷了脸,后来曹孟德建立自己势力时候还特地来找了夏景熙呢。

    所以说,千好万好,比不上生的好啊!

    225l:楼上,景熙三问不是这时候啦!

    景熙三问是夏景熙投靠曹cāo时候问的三个问题。夏景熙第一次见到曹cāo的时候,只让人给自己签了个名字,那时候的典故叫做【夏景熙慧眼识英雄】

    这位直接夸奖曹cāo是大英雄,并且鼓励曹cāo顺心而为,顺带一提,夏景熙拍马屁的功夫真的是封顶的,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是情商高。

    他是曹营中的粘合剂,后来曹营并入汉营后,他也靠着是刘协半个老师的身份如鱼得水,手握出版社+图书馆两座大山,吸引了不知道有识之士。

    226l:……总觉得楼上不是在夸人……

    227l:225的兄弟,你措辞总有引战嫌疑,我必须要提一句,东汉末年英雄云集,若非以真心相待,旁的人才也不是傻子,肯定能够辨出他真心与否,你这样说实在太过武断啦!

    而且他除了当时让曹cāo写了个字以外也没拍曹cāo啊,当时曹cāo值得他拍马匹吗?

    曹cāo当时只能说是丧家之犬,刺杀董卓失败逃走的小吏,还被通缉,可以说生死未来均都不知。

    明明是一桩美谈,怎的被225一说充满了功利心?

    旁的不说,夏景熙之后入曹营也是靠的自己本事而不是裙带关系,他当年做出来的手弩在最初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曹军守城兵械不足的问题,这个手弩直到抗日战争时候都有人用,现在都有少民用这个捕捉野兽呢!

    就算不说这个,当初东郡能够守下来难道不是他的功劳?投石机的发明超越了世界同等级投石机多少步你心里没点数吗?

    再不提后来的凿地机,景熙纸、柿漆、柿饼、包括鱼干、肉铺、黄豆干,还有蝗虫干、灌溉、肥料、豆麦连种可都是他发明的。

    我挂一顶高帽子,若不是他守住了东汉的最后一点元气,按照理论来说那时代可是小冰河,对于农耕社会小冰河的危害你心里没点数吗?

    228l:柿饼居然也是夏景熙发明的?这个我倒是不知道!

    但是鱼干是不是有些夸张?鱼干不是海边常见的保存方式吗?

    229l:227说的鱼干不是海鱼,是黄河河鱼。

    当初东郡和成皋都临黄河,据说他十多岁时候发动群众从黄河里头抓了准备过冬时候的大鱼,然后将它们做成了熏鱼干,原本黄河沿岸的人其实是不吃鱼干的。

    按照他的年龄应该是自己想出来或者是听过往行人说的。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举动非常正确。

    因为鱼类含有大量蛋白质,对于东汉时期普遍缺乏肉食的人们

章节目录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娜215并收藏[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