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三、一盒酥、鸡肋,这个你们都知道了,我就不多提了。

    说一些比较生僻的,也是我研究这个人之后才知道的。

    杨修一开始在曹丕曹植之中,是摇摆不定的,他可能想要赌一把。

    他爹是死忠皇帝,后来被曹cāo下狱又释放,曹cāo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德,注定会用杨修,用到哪一步……待定。

    他虽然最后选了曹植,但是一开始和曹丕关系也很好,选了曹植可能是因为曹植是个文艺小青年,一有问题就去问他,杨修那是不能不回答,久而久之,被迫上了曹植的船,上船之后他也很给力,给曹植写好了很多正确答案,曹cāo来问的时候都是满分答案啊。

    朋友们,我们都知道,抄正确答案,七分真三分假,百分百一样你是觉得老师比你傻?

    曹植就是这样的傻孩子,他搞了满分答案jiāo上去,曹cāo问孩子,是想要教授孩子,一次两次可能是意外,次数多了呢?再宽容的父亲都忍受不了孩子看正确答案啊,何况他是君王。

    问策是如此,那就办事吧。

    办事也一样,曹cāo让曹丕曹植出门干事,又特地让人阻拦他们,曹植拿了正确答案直接把人杀了出城干事,曹丕有些犹豫,就卡在了那。

    以君王来轮,曹植满分。

    但是他是作弊的。

    曹cāo这个人,本身是比较有生活情趣的,没事会出些脑经急转弯来为难属下,老实说这一点在别的几个君往里面是没有的。他可能会喜欢杨修聪明,但是不会喜欢杨修太聪明,因为这些都是小聪明。但是让他起了杀心,杀心灭绝了爱才之心和要名声的需求的,我觉得只有关于夺嫡之事。

    我觉得你们肯定也看出来了,曹植被杨修握在手里,起码,看似是这样。

    我们看出来了,曹cāo也看出来了。

    曹cāo决定选择曹丕,一来是因为司马懿藏得深,曹cāo知道曹丕有谋士,但是他觉得还可控,但是杨修是完全不可控。

    另一件事,就是司马门事件。

    司马门事件是这样的,这道门只有天子和天使能走。

    曹cāo去打孙权了不在家,曹植和杨修两个人喝醉了驾车走了司马门出来,还嘲笑哥哥曹彰,曹cāo知道了很生气,但是他忍住了,只是处死了公车令(掌管门的官员),自此曹cāo对曹植失去了信心。

    实际上,这件事,就史书记载,没人算计他们,就是两熊孩子。当然,史书也要站在曹丕的角度,可能也有春秋笔法,但是无论如何,曹植也罢,杨修这道门一走,肯定是死定了。

    所以杨修死之前才说【我早就应该死了】

    而之后,曹植知道自己的身份敏感,于是开始自污,醉心诗歌、放浪形骸、不理正事等等都出来了,其中就包括曹cāo要给他救曹仁的任务的时候,他醉酒避开了。

    但是,曹cāo既然立了曹丕,为了避免袁绍那点事(以后正文会写到),防备子孙越墙,就开始大力削减曹植的势力,但是正如前文所说,杨修不好杀啊,曹cāo一下子也不太好动手,于是就索xing先拖着,等他觉得自己快死的时候再弄死。(可能这时候他还想弄死司马懿)

    最后杨修死在了曹cāo死前一点点时间,并且是以莫名其妙的理由死的。

    之后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的好些朋友,所以曹植才留下了那句“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所以总结一下。

    因为小聪明杀他,可能xing应该不会很大,下属再小聪明,你会动杀心吗?尤其在权势滔天不可能被他翘下去的时候,现代你还要担心下属把我的位置抢走,曹cāo可不会担心杨修把他位子占了去。

    更大的可能,还是杨修犯了一个最不该犯的错误啊。

    但是他自己也曾说过,我有什么办法呢,这件事,我没得选啊

    但是偏偏是他,家室大、身份敏感、杨修,可是出自于曹cāo斗了一辈子的那种簪缨世家啊,曹cāo怎么可能不防备他呢。

    反正这些都是我猜测,猜错了……他也没法来找我,就算找我也得排队呢,嘻嘻嘻=w=

    第75章 三国(九)

    夏安然居于城内, 消

章节目录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洛娜215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娜215并收藏[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