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御医 完 作者:肉书屋

    气,抱起小丫头上马车,叹道:“走吧,丫头,你不去演戏还真浪费人才。记住,告黑状不是好习惯,记得要改啰!”

    小丫头嘻嘻一笑,甜甜的道:“人家只告卫哥哥的黑状。师父,妞妞回去了,待父王同意之后,妞妞每天都来找师父,师父别嫌妞妞烦哟!”

    谢挥手送别她,笑道:“不会地。再见,妞妞。”

    带着妞妞到了霍王府,送上拜贴,送上礼物,霍王府的世子(注:这里按照惯例,避讳太宗的名字,不应该用世子称呼才对,但应该用什么,查不到,有种说法是叫嗣王,但知道的比较少,还是用世子吧。)比妞妞大三岁的李怀亲自来迎接,见妞妞被卫螭背在背上,脸孔一板,道:“五妹,你怎能如此放肆?快从卫少卿背上下来,无礼!”

    妞妞朝着世子做了个鬼脸,依旧爬在卫螭背上不肯下来,小世子表情一变,就欲生气,卫螭笑着打哈哈:“无妨,小郡主有伤,身体还很虚弱,又是因卫府之故,在下背她也是应该的。世子,不敢劳王爷久候,我们还是快去见王爷吧。”

    世子忍下气,瞪了妞妞一眼,耐着性子,道:“如此,卫少卿请。”

    随着世子去见霍王李元轨。话说,卫螭后来也补了不少课,了解了不少关于李元轨的消息。霍王李元轨,高祖第十四子,魏征老头子地女婿,极具才干,与韩王李元嘉一文一武,号称大唐双壁,深受高祖、太宗喜爱。是高祖地儿子中,少有地,在太宗朝还能掌实权的王爷。

    卫螭见到他地时候,趁机打量了几眼,果然是基因优秀啊,又是帅哥一个,没有李二陛下高大,略矮一些,面容清俊,神色肃穆。还很年轻,看似才二十七八,但人家长子都十二岁了,真是人比人,没法比。

    双方见过礼后,卫螭首先表示歉意和谢意。当然,妞妞早就被放了下来,安静的坐椅子上,一副小淑女的样子。

    霍王淡淡道:“我家五丫头她娘管教不严,素来调皮,就怕给卫大人添乱,其余的,昨日管家已经转述过本王的意思,卫少卿无须客气。”

    汗,和这么一个严肃的、小老头似的人物说话,卫螭还真有点儿压力。只得拿出全副心神,放开全部功力,使劲儿的忽悠,绕啊绕,终于把话题绕到了医学上,说着说着,又说到昨日妞妞勇敢聪慧的表现,卫螭表示,他家夫人谢十分喜欢聪明的小郡主,有意收她做首徒,不知霍王爷意下如何。

    第五卷 生活像花儿一样 第二十七章 激|情大碰撞

    王李元轨的表情很沉静,看不出喜怒,平静的眼神,眯眯的表情,似是想探出真假。卫螭这厮也是油盐不进的主儿,就那么乐呵呵坐着,偏偏还一脸诚恳,一派和气。

    李元轨似乎默叹了一声,眼神似是不经意的扫了妞妞一眼,看她明明很期盼,却极力做淑女的样子,沉吟一阵,缓缓道:“卫夫人能看上我家五丫头,自是极好的事。家岳曾对本王说过两位的事迹,对两位的神奇医术,本王也很钦佩。”

    说到这里,李元轨顿住,卫螭心中暗自翻白眼,干脆来个以退为进,省的霍王还以为他有什么深层次的目的。这厮笑道:“是内子的要求唐突了,小郡主身份高贵,哪能习此劣术,罢了,就当没说过,请王爷不要放在心上。”

    卫螭话刚落下,妞妞就抬头其望他,一脸的不甘和难过,卫螭对她笑笑,还是很诚恳的看着霍王。

    李元轨连忙道:“卫少卿误会本王的意思了。五丫头生性顽劣,国子监里的教授,已有不少人来告她的状,本王只怕她拜师后,给二位添麻烦!否则,能拜卫夫人为师,学习神医奇术,自是极大的缘分,本王又怎会拦阻?”

    卫螭笑道:“王爷多虑了。不知王爷听说过没?我们夫妻,对如何与孩童相处,极有心得,平日晋王、晋阳、豫章、高阳几位贵人去敝府。也颇能尽兴。”

    霍王严肃道:“如此甚好,五丫头就拜托卫夫人了。不过,卫夫人声名在外,五丫头又是我霍王府地郡主,这拜师之礼,不能轻率了。一切,还得按礼仪来。”

    “这个……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吧?我们夫妻并不是很在意这些,只是有个师徒名分就行。”卫螭试图劝阻。

    奈何霍王相当坚持,言称霍王府家风严谨,一切还需要按照礼俗走,尊师重道,那是光荣传统,既然决定要拜谢做师父。又是首徒,那还是一样样儿的走齐了才好。

    商议好细节之后,卫螭告辞回府,霍王让妞妞和世子李怀去送卫螭。到了门口,卫螭一本正经的道:“小郡主的伤,还须将养几日,将养的药膳流食,我会派人送来,小郡主注意查收。”

    说着,从妞妞挤眼睛。妞妞心领神会,笑道:“谢谢,我会留意的。师公再见。”

    “哦,对了,小郡主,妞妞这个名字应该是你地||乳|名吧?不知道你的名字是什么?”

    突然想起按照礼仪,可能需要妞妞的大名,卫螭赶紧趁机问一下。妞妞脆生生的道:“师公。妞妞的名字叫雪雁。李雪雁。”

    “嗯。很好听的名字,我记下了。好了。你身体还很虚弱呢,回去休息吧。”

    卫螭又向世子告辞,转身回府。待卫螭走后,李怀只是很严肃的要下人把妞妞送回她娘居住的小院去,然后转身就走了。

    因为投毒一事,蛋糕店停业整顿,开业地时间,卫螭和谢都没说,员工全部放假,暂时全部迁回农庄。卫螭的那个医学院计划,朝廷还没给批复下来,据说还在商讨,又不用去司农寺应卯,干脆就全心投入到谢收徒的仪式上去,话说,人家谢也是名医,收徒可不能马虎。

    卫螭对谢说妞妞的大名的时候,谢怔了一下,卫螭询问原因,谢只是淡淡的说了句:“李雪雁这个名字,我好像在哪里听过或是看过,记不清了,不用管它,不是什么大问题。”

    既然谢都这么说了,卫螭也没在意,找钦天监的李淳风老神棍算了一个适宜拜师收徒的黄道吉日,霍王府带着拜师礼,由霍王李元轨领着妞妞上门,一切按照古礼走。

    妞妞小萝莉,身体养好了,又恢复了古灵精怪、活蹦乱跳,才行了拜师礼的第二天一大早,就由家里的护卫,一个名叫赵虎地军士护送着过来。一进门就甜甜叫着师父,说是还没用早饭,特意跑来和谢一起吃的。混饭也混得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卫螭佩服。

    刚用了早饭,谢拉着她一起在炕上聊天,了解她的学习底子,不能让人家把孩子教给她,还把人家地学习给整荒废了。

    正说着,管家跑来报告,李治小正太、高阳小萝莉、兕子小公主,这仨兄妹来了。卫螭很恶劣的看看谢,恶意揣测,高阳对妞妞,激|情大碰撞啊,不知会有什么结果,会不会是彗星撞地球呢?很期待。

    “卫大人!卫夫人。”

    三小一进来,李治规规矩矩见礼,兕子直接扑到卫螭怀里,甜甜笑着打招呼,唯有高阳小萝莉,小嘴撅得老高,状似可以挂上十几二十个酱油瓶,一脸的不乐意,看谢的眼神,那叫一个可怜,看妞妞的眼神,那叫一个愤恨。

    妞妞也不甘示弱,脸上的表情,又纯又天真,还挂着甜甜地笑意,只是那眼神,貌似很恶劣。俩只小箩莉,一对眼,卫螭暗自在心中给她们配上了电闪雷鸣地背景和声音。

    卫螭在一旁兴致勃勃地看着,也没有上前劝解的意思,总之,摆明了就是想看谢地好戏。不过,精明的美女姐姐显然洞穿了某人的意图,淡淡一句“晋王殿下和晋阳公主似乎需要用些点心”就把卫螭和李治、兕子三个不相关的人给赶出去了。

    把卫螭和李治、兕子赶出去后,谢淡淡的眼神,落到高阳身上,伸手,去摸她的头,被高阳给让了开去,抬头,用那种又倔强又可怜的眼神看她,眼睛湿漉漉的,不像小马驹了,倒像头小豹子。

    谢微微一笑。柔声问:“怎么了?敏儿为何生气?”

    高阳怒视着谢,不吭声。谢只是笑,淡然道:“你不说,我怎么能知道你地想

    有什么话想说就说出来。”

    高阳张了张嘴,还没说出来,就见妞妞一脸乖巧。依偎到谢身边,乖巧的道:“师父,妞妞有什么话都会告诉你哦,妞妞不会隐瞒师父。”

    高阳被气得脸孔一红,瞪着妞妞的眼睛,恨不得把她给瞪穿了。谢不赞同的轻点了妞妞一笑,妞妞调皮的吐吐舌头,嘻嘻一笑。做天真状靠在谢身边,背地里却朝高阳做鬼脸。

    高阳怒了,咬咬牙,决定直说。朝妞妞一指,怒问:“夫人为何要收李雪雁为徒?夫人不是说了要与敏儿做知心朋友吗?夫人要弃敏儿于不顾吗?”

    问着问着,眼泪渗了出来,却又被她倔强的逼了回去,小模样儿,看得谢一阵心疼,掏出手帕。帮她擦去眼泪,第一回,被高阳推开。谢也不恼,继续去擦,又被高阳推开,谢又去擦,第三回再次被推开,谢嗤地一笑。

    高阳昂头:“夫人笑什么?”

    谢微笑着摇摇头。注视她的目光温润柔和。道:“这才是我认识的敏儿。好了,没事没事。不哭不哭。来,我给擦擦。”

    这次,高阳没再推开,噘着嘴,一脸不情愿的别扭样子,让谢擦去满脸泪痕,不理妞妞的鬼脸。

    谢帮高阳擦干净脸蛋儿,轻轻拍了妞妞一下,笑嗔了句“调皮”,惹来妞妞的撒娇,微微一笑,道:“我身旁,愿意和喜欢亲近我的孩子不多,我也不喜旁人太过亲近我,想来,除了我腹中的孩子,也就只有你们两个,将来,不管四郎如何,我是不会再收弟子了。”

    —

    “我不擅长与孩子相处,也不像四郎般,懂得孩子地百般心思,我只能倾尽我所有能给予的心力,去照顾、关爱你们,或许,比之旁人,还是略显冷淡吧?”

    高阳急急摇头,道:“才不是!夫人的温柔慈爱,敏儿感同身受,甘之如饴,所以才不愿与李雪雁分享。”

    妞妞也道:“就是,师父的性子,能这么对待我们,已是极好,妞妞为有这样的师父而感到幸福和满足。”

    高阳冷笑:“终于还知道说句人话!”

    妞妞立即反唇相讥:“我一向聪明伶俐,不像某些人,笨头笨脑的,只知道责备师父。”

    “你……”

    “好了好了,不许争吵。”

    谢笑着制止俩小争吵,伸手揽住她们,这俩孩子,还真是天生的冤家,她们都是李姓皇室的人,应该以前见过面,看来是有一些不同寻常的过往了。

    谢道:“既然你们都不讨厌我,那么,我希望你们今后能好好相处,互相学习、督促,互相帮助,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大。你们两个,都有过一段过往,如今都在我地身边教导,希望你们能团结起来,互为依靠才是。”

    妞妞和高阳对望着,妞妞不停的眨着眼睛,高阳脸孔板的紧紧地,良久,妞妞道:“这是师父的期望吗?”

    谢认真的点头。高阳看在眼里,道:“既然是夫人期望的,敏儿愿意。喂,李雪雁,你以前抢了我的点心,就算了。”

    妞妞娇笑道:“你抢了我娘给我做的玩具也算了,毕竟我也在你地碗里放了条虫子,什么气都消了。”

    “你还敢说!”

    “你还打了人家一顿呢!”

    …………

    俩人说着说着,把往年地,一些早该陈芝麻、烂谷子地往事给搬了出来,谢哭笑不得的听了半天,不过是些鸡毛蒜皮地小事儿,感情这俩小丫头,结怨不是一天两天了,还真是天生一对冤家。可以预见,将来,她身边跟着这么俩小丫头,日子肯定会很精彩。

    一个狡猾得像只小狐狸,心思装得深沉,整天笑嘻嘻的装可爱;一个敢爱敢恨,像匹烈马,虽说有几分浅显心思,但也不过是为生存所迫罢了。

    谢笑看着俩小丫头,突然想起在哪儿看到的李雪雁这个名字了。怜爱的看妞妞一眼,谢暗自盘算,既然收了她做弟子,而她也不打算再收一个,那她将来的命运,她这做师父的,可就得好好盘算盘算了。这种事情,卫螭比较在行,等晚上和他商议看看,让他这做师公的也给操心一下。

    谢暗自转着百般心思,那边俩小丫头似乎也争出结果了。妞妞一副宽宏大量的道:“罢了罢了,我家师公,看着是个烂好人的性子,逼急了,也会咬人,不算太要人担心,只要关键时刻看顾他几分就好。”

    高阳居然难得的与她达成一致,赞同的道:“正是!要人担心的反而是夫人,外冷内热,看着难亲近,我看倒像是个烂好人,连你这种臭丫头都收了当徒弟,反而更让人担心。”

    “你说谁是臭丫头来着?”

    “除了你还有谁!”

    ……

    谢先是被她们的说辞给弄得哭笑不得,见俩人又吵上了,不禁一阵笑,心中为俩小丫头的先吃萝卜淡操心给感动得暖暖地,拍拍俩人的小脑袋:“好了好了,不吵了。你们呀,还是先担心你们自己吧,大人的事儿,就不用你们操心了。”

    妞妞咯咯笑着,依偎着谢,娇声道:“师父的事情,徒弟怎么能不关心呢!师父也要关心徒儿嘛。”

    高阳一脸嫌恶的等着妞妞,道:“夫人关心敏儿,敏儿自然也要关心夫人。”

    谢笑着拍拍俩人的小脸儿,妞妞靠着谢,又是一阵撒娇,高阳看着眼热,恨得银牙直咬,哼道:“敏儿回宫也去求父皇,敏儿也要拜夫人为师学医。”

    第五卷 生活像花儿一样 第二十八章 来自老百姓

    来,卫螭问谢,她怎么摆平两只小萝莉的,谢只什么都不肯告诉卫螭其中的详情,貌似想当成秘密藏一辈子。女人的想法,难懂啊。

    再后来,高阳小萝莉不知道怎么折磨的李二陛下,硬是磨得李二陛下同意她拜谢做师父,当然,这是私下的,也是谢要求的,皇家的礼仪么折磨的李二陛下,硬是磨得李二陛下同意她拜谢做师父,当然,这是私下的,也是谢要求的,皇家的礼仪太复杂,谢烦,卫螭也烦,干脆作罢,不过,似乎李二陛下没有隐瞒的意思,虽然没有仪式,但宫里上下都以师礼待谢。

    宫里的决议没下来之前,卫螭整个就是一闲人。在家陪着孙思邈唠唠医学知识,闲暇采采草莓,啃俩青玉米,捣鼓捣鼓果酱,这一次,调制了不少,这厮准备开发果酱蛋糕,拿着果酱描花儿练手呢。

    考虑到果酱的储存问题,卫螭干脆大手一挥,改建了个地下冰窖,反正硝石多的是,做厚厚的冰块铺上,整一个朴素的人工冰箱,也算是一大创举。

    卫螭道:“没有动气!只是不赞同孔大人的说法,孔圣人这段话,在下也知道,说的无非就是圣人的教育理念问题。圣人认为,在上位的人不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

    “在圣人所处的时代,接受教育地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地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地知识分子。所以,圣人地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地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但是,我们现在说的是国家的对外政策。对外的时候,最高原则,应该是国家利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孔大人说要教化,行,教化,教了人家礼仪信,让人家发展起来,然后又来图谋我华夏大好河山,请问,你这是教化,还是培养敌人呢?”

    “再者,说说这圣人看不上的小人吧。在圣人的眼中,凡事不当官的,凡事没有学问的,都是小人,是吧?可是,就是这些小人,才是一个国家组成的基石,是一个国家国力的象征。说说这当官吧,这做官,孔大人认为,怎样才算一个好官?”

    卫螭的表情,很严肃。这厮见不得这些读书人,上位者,看不起平常老百姓,没有老百姓,他们吃啥喝啥,天天读书能饱的话,还买米粮作甚,要土地作甚!

    孔颖达略一思索,道:“食君之禄,忧君之事。为官者,治下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矜、寡、孤、独、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卫螭听得想打哈欠,冷笑:“那请问孔大人,有谁做到了?圣人有做到吗?”

    孔颖达一窒,道:“这是目标,是老夫等儒家弟子都在努力的目标,是理想。”

    卫螭懒懒的道:“孔大人都说了是目标,是理想,那就是还没有实现。在下是学医的,讲究的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地基都还未打,就去畅想高楼建起后的美景,这不是咱的行事风格。在我看来,一个好官的标准,很简单,就看他治下的老百姓,有衣穿没,肚子吃饱没。这是基础,只有老百姓吃饱了,穿暖了,才有力气干活,才有力气耕地,仓縻实而知礼仪,人人都饿肚子,连命都保不了的人,谁还管啥礼仪不礼仪的?孔大人是经历过战乱的人,不知您是否到灾民中去过?或是到那些偷抢砸打的囚犯中去过?是否问过他们为何要作乱?”

    “陛下,恕臣说句不敬的话,历朝历代,犯上作乱,起义造反的,十之八九,都是吃不饱、穿不暖,被逼急的老百姓,如果能吃饱穿暖,过上平静和乐的日子,谁会想打战,谁会想造反?谁不想平平安安的生活?”

    “孔大人是儒学大家,是做官的,不屑耕地种菜,不屑匠人工者,可这不过是大家做的行当不同,如果把国家比作一座塔,陛下就是塔尖,各位大人就是组成塔的上部,农工商就是塔的下部,特别是农,农是这座塔的基石,也是关乎塔能有多高的基础。为何陛下鼓励农桑,那就是陛下高瞻远瞩,英明睿智,看到了农桑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别的不说,就说孔大人的教化四夷吧,请问,如果没有我大唐的兵强马壮做保证,您到哪里去传播、教化?恐怕还没到人家国门,就被人给打出来了!如果没有我大唐的繁盛,谁会相信你大唐的文化就是最先进的,就是最应该学习的?没有国力做保证,一切都是扯谈!海外有位圣人曾说过,落后就要挨打!请孔大人想想吧,啥小人不小人的话,今后还请慎言。”

    第五卷 生活像花儿一样 第二十九章 被忽悠了

    了一大串,卫螭还有些意犹未尽,又接着道:“一个民族,永远打不垮的是精神!我们华夏大地,经历了多少战乱、纷争,可从来没有灭绝过,而又有多少外族呢?又有多少在战火中灰飞湮灭,又有多少外族被同化,成了华夏大地上的一员?官也好,民也好,大家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努力,也不用看不起什么的,孔大人学问很高,在下很佩服。比学问,那是十个卫螭拍马也不见得能比得上,或许,是因为我们接受的教育不同,大家的看法也不同吧,总之,我是不赞同孔大人的说法的。没有地基的房子,不过是空中楼阁,终有一天要破灭。”

    孔颖达也不见生气,依旧是一副好修养的样子,问卫螭:“好,老夫认同卫大人的说法,不知卫大人又如何看和平演变之说?”

    卫螭挠挠脑袋,拧着眉头想了想,道:“和平演变,是一种长期的国家策略,是在不适合动刀兵的情况下采取的最佳策略,举个例子吧,就拿吐蕃来说,吐蕃的地形,不利于我大唐士兵作战。比吐蕃地势低的吐谷浑,就让我大唐折损了不少士兵,地势更高的吐蕃,那就更没得说了。但吐蕃士兵畏热,可以说,暂时的,他们奈何不了我们,我们也奈何不了他们,吐蕃赞普倾慕我大唐文化,对付这种敌人,和平演变就是在不动刀兵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我们向他们有选择的输出文化,宗教信仰等。农耕技术、铸铁技术等一些关乎国力发展的关键技术,予以封锁。先进的农耕技术,能多打不少粮食,先进地铸造术。能打造锋利的兵器等等,在海外,强国都有技术封锁的习惯,这是保持强国优势的方法之一。”

    “在海外。有个叫美利坚地大国,在那块大陆上,它是最强大的国家,就像我大唐一样,它输出文化,输出信仰,可就不输出技术。把持着无数先进的东西……

    卫螭把现代的技术封锁情况,简化、转换成适合大唐习惯的说法讲了出来,说得他口干舌燥,接过内侍送来的茶水。一口灌下去,迎着李二陛下和诸位大臣笑眯眯的眼光,卫螭这才觉察不对劲,咋就一个孔颖达和他辩论呢?咋其他人都没声儿呢?还有,孔颖达咋就不发火呢?难道丫修养果真好到这种地步了?!

    卫螭戒备心起,赶紧转移话题:“那啥,说了半天,在下地意思也表达得差不多了,咱还是转回医学院的问题。我之所以提议建立医学院,也是出于技术的原因。先进的东西,不一定永远先进。趁着有基础地时候,推广、发展。这才是进步的阶梯。医学。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计,医学先进了。打战的时候,士兵能减少伤亡,民众能减少因病而死的数字,这死的人少了,人口就上去了,人口上去了,这粮食产量等等就上去了,粮食产量上去了,我大唐要扩展也好,啥都好,没有后顾之忧了,对吧?所以,请陛下和各位大人支持。”

    卫螭说完,觑眼看看李二陛下和诸位大人,房玄龄笑道:“果真如陛下所言,这卫螭卫子悦,总能把什么都往国家大事上攀扯,看他这说法,不建个医学院,好像对不起全国民众!”

    孔颖达也笑呵呵的道:“房相说的没错,适才,卫子悦的架势可是一副想朝老夫脸上吐唾沫的,好不怕人!”

    卫螭巨汗,转头看看立政殿上地众人,似乎都带着笑意的样子,卫螭心中升起一股不好地预感,试探着道:“诸位……适才……孔大人……不会是故意和我辩论的吧?”

    立政殿上众人哈哈大笑,笑毕,李二陛下莫测高深地道:“你说呢?孔爱卿堂堂一代儒学大师,君子风范,岂会和你一个毛头小子斤斤计较?”

    卫螭汗然,很想挖个坑把自个儿给埋了!这大唐地君君臣臣的也太j诈了,合伙儿挖坑给他跳。卫螭很躲着用被子裹着哭一场。幽怨地扫了一圈,卫螭很不甘心:“陛下和诸位大人也太那啥,合伙蒙我,我一个半大小子,几位有何吩咐,说一声就是,至于这么坑我么?”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承乾太子笑道:“父皇和诸位大人都说子悦是个滑头,只想偷懒得清闲,许多话都是不逼不说,一心只想做个四品小官,最怕升官,立了许多功劳也不想升职,故定下此议,请孔大人试探一番。”

    卫螭囧,难怪以他的学问,居然驳倒了一位儒学大家,难怪孔颖达只是扯了一段论语就没了声音,就让他一个人在哪里慷慨激昂,就连他骂到头上也不反驳。卫螭刚还以为是人家学问好呢,感情,就是找个引他说话的源头。笨啊!怎么就只顾着激动,没有看出其中的猫腻呢?这种手段真是……指!发指!太让人发指了!

    “这么蒙骗一个老实人,你们……也太坏了!”

    踌躇半天,纠结半天,卫螭就感叹似的扔出这么一句话。众人又是一笑,李二陛下道:“当日你和朕说和平演变,朕就觉得蹊跷,似乎意有所指,但又语焉不详,今天,终于逼出来了,子悦此计,果然甚妙,用来对付吐蕃正合适。”

    卫螭见今天被逼出来的也多了,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干脆的道:“不止吐蕃,陛下,还有啥新罗、百济、倭国,都可以用!另外,国子监里的那些外国留学生,是不是也该分类一下,可不能我大唐学子学啥,就让他们学啥,咱不能把小绵羊教成大灰狼,狼可是会反过来咬人的!”

    李二陛下摸着胡须道:“子悦此计不错,宜推广之。宜推广什么,子悦心中可有定计?”

    “回陛下,臣也就是见过、听说有这种策略,让臣去制订,那可不是臣的本行。臣也就医术是专业,其他的,只知道皮毛,也就是提出来给陛下和诸位大人参考。做个启发,相信以诸位大人的英明睿智,一定能制定出合适的计策来。”

    问到这个,卫螭倒是很老实,具体的策略,他可说不上,他也就是能做个启发。具体地实施,还是要看各位大唐俊杰,这厮在现代也就是一个短期的发烧友,偶尔看看新闻联播。上上军事论坛,八卦一下国内外时事而已,说说还行,真让他去制订啥国策的,拉倒吧,还不如让他去做几台手术来得现实,实在不行,把他借用去解剖尸体也行,这厮自认解剖课学的不错,技术也还过关。

    不过。貌似卫螭一贯滑头地形象,让人家李二陛下心里记忆太深刻了。卫螭明明说的是实话,李二陛下还一副怀疑他耍滑头。又不肯多说的样子。卫螭赶下。这可是再真不过的话了,臣真的不懂。如果陛下还不信,可以给臣一个小县丞做做,保准能把治内管得乱七八糟。”

    这话说的,立政殿内众大臣是一阵好笑,李二陛下是一阵苦笑,笑骂道:“有你这么说的吗?罢了,让你去做县丞,朕倒认为是浪费人才,你还是好好地在京里做你的四品官吧。”

    卫螭嘿嘿笑道:“陛下英明。”

    李二陛下瞅他一眼,也不理他,而是与众臣商议起和平演变吐蕃的事情来。卫螭就在一旁听着,眼巴巴等着众人商议完国事了,好赶快给他能否建立医学院的答案这是大唐,想建立一个大地医学院,又有广泛的、高素质的生员,朝廷的支持是离不开的,不然,卫螭哪管他支持不支持,人在屋檐下,有时还真是要低头。

    听着听着,卫螭也听得有些入迷了。在立政殿上的,都是大唐最老谋深算之辈,卫螭只给出了一个轮廓的和平演变,被他们一一丰富了细节不说,甚至还自行发展演化出不少绝妙阴毒的计谋,听得卫螭那个目瞪口呆,再次清醒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与大唐众俊杰的差距,单就狠心程度上来说,卫螭就差了一大截,想想蝗虫军地四位老帅,那都是一气儿砍上万人头还眼都不眨一下的人物。卫螭再次下决心,还是继续做医生这个比较有前途地职业吧。

    说完了吐蕃,不知怎么的,说到了新罗、百济、倭国等这些小国家上,貌似和平演变地路子,不太适合。卫螭忍不住举手,弱弱地道:“陛下,诸位大人,这些小国家,咱现在暂时打不了,那啥,是不是可以试试驱狼吞虎的套路呢?”

    “怎么说?”

    众人一时没想通,都有些疑惑。卫螭道:“那个美利坚国,他们对付暂时不好打地小国家,采取的办法,就是扶持其中一个,去打另外的,总之,怎么乱怎么好,就是不让他们得到和平发展的机会。”

    卫螭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看卫螭那目光,让他一阵发毛,赶紧傻笑道:“呃……我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如果不适用,各位不用理睬就是,但我没说。”

    众人还是不说话,唯有李二陛下别有意味的道:“看来今后商议国事,应该多让子悦在场才是。”

    房玄龄也笑呵呵的道:“看来老夫房谋的名号,以后可以让给卫大人了。”

    卫螭巨汗,赶紧道:“房大人忒谦虚了,我也就是道听途说听过一些,哪能和房大人的名声比拟,房谋杜断,那可是响当当的招牌,不敢比,不敢比。”

    房玄龄笑笑,有些遗憾,道:“如果卫大人能早归大唐几年,说不定我那如晦兄就不会去的那么早,人生憾事,莫过于此。”

    卫螭抓着脑袋傻笑,也不知该怎么接话,如果可以,他才不想穿越来大唐咧,现代日子虽然艰难,没在大唐这么富足,可也过得舒心不是!

    众人又商议一阵,直到晚上掌灯才告一段落,李二陛下问卫螭:“子悦,你又立功了,献策有功,朕知道你不想升官,说说,想要什么?”

    卫螭踌躇一下,看看李二陛下,又看看诸位大臣们,道:“陛下,其实臣还真有一个小忙让陛下和诸位大人帮一下,不难,只是请陛下和诸位大人一句话就够了。”

    卫螭这一说,还真引起各位大人的兴致来,长孙无忌笑问:“不知子悦的小忙为何?”

    卫螭很是悲伤落寞的叹了口气,道:“事不大,与我家的蛋糕店有关。自从出了投毒那档子事儿,蛋糕店都关门好久了,就算我开了,只怕也没人敢吃。投毒一案,陛下和诸位大人心中都清楚,与我家的蛋糕店,其实并无干系,在下就好吃喝,让一桩美食就此落没,实在不忍。是以,想请陛下和诸位大人,明抢明刀,最好大张旗鼓的到我家的蛋糕店去订点东西,当然,是免费的,不收钱的。还有,如果各位不介意,能否写点儿赞扬的诗句啥的,给我挂到蛋糕店里,不然,这蛋糕店还真就要倒闭了!”

    说着,卫螭一脸要哭不哭的样子,状似可怜。在场都不是笨人,蛋糕店投毒案的内幕,都知道的清楚,明白卫螭就是吃了个皇家的哑巴亏,不好宣诸于口。

    李二陛下道:“这蛋糕确实不错,宫里的孩子们,嫔妃等,都喜欢吃,如此美食如果没了,确实可惜。好吧,朕就帮你这个小忙,用你献策的功劳换的,卫子悦,你可要记住了,这是你自愿吃亏的。”

    卫螭一听李二陛下答应了,赶紧道:“记住了,这是臣自愿的,谢陛下恩典。”

    当下,内侍备好文房四宝,众大臣挥毫泼墨,替卫螭家的蛋糕店写诗赞扬称颂,乐得卫螭那厮见牙不见眼,心中美滋滋的,有了李二陛下和诸大臣的墨宝,他家的蛋糕店,不止能重新开业,名声肯定也会更上一层楼,哼哼,这次该感谢设计害他的人了。

    陪着在宫里开了一宿的朝议,终于得到了建立医学院的许可和支持的承诺。天清早,卫螭抱宝贝似的,小心翼翼的抱着李二陛下和诸历史名人的墨迹回去,回到家,把这些墨宝往桌子上一放,乐滋滋的道:“告诉管家,叫年桂准备蛋糕店重新开张!”

    谢疑惑道:“投毒案查清楚了?”

    卫螭嘿嘿得瑟道:“看看这是什么?”

    谢抿唇一笑,翻开那些东西一看,笑了,道:“你又忽悠着人家陛下和大人们给你做免费广告。不过,这样一来,蛋糕店确实能重新开业了。”

    卫螭咬牙切齿的道:“这是应该的!把我叫进宫里去忽悠了一把,熬了一宿,收点利息也是应该的。”

    “怎么?你卫忽悠也能被人忽悠?”

    “这不是热血上头,阴沟里翻船了嘛!都怪宋朝的文臣给俺印象太深刻,总以为文臣都是些食古不化,冥顽不灵的家伙,唉,这次可被忽悠惨了!”

    卫螭感叹罢,把在宫里被李二陛下和众大臣给忽悠的过程说了出来,听得谢一阵笑,说是报应,让卫螭又是一阵郁闷,还好,总算收了点儿利息回来,蛋糕店又能挣钱了。

    ~~

    第五卷 生活像花儿一样 第三十章 世上最华丽促销

    闷归郁闷,该做的事情,那还是得赶紧做了,蛋糕店了,总的来说,卫螭和谢都很开心,毕竟,家里的进项还是稳定些比较好。把那些字画交给管家和年桂,让他俩去装裱,旧蛋糕店也要重新装修,名字都改了,以前就叫蛋糕店,现在改名叫新蛋糕店了。用卫螭的话说,虽然只多了一个字,但却意义非凡。

    蛋糕店的装修,是谢出的主意,既然要重新来,那干脆就按照后世的甜品店的风格来,不止经营蛋糕、饼干,甜品点心也可以卖上一些。在甜品这一块上,卫螭因为口味儿的缘故,并不擅长,不过,好歹也是穿越来的,而谢又比较喜爱,知道不少好吃的,说出来,让卫螭去琢磨、制作。

    芝麻糊、绿豆沙、红豆沙、各种广式甜汤等,谢一说,卫螭才知道她还是广式甜品的爱好者,据说,还会做其中几种简单的,做法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不过,卫螭拒绝了,以怀孕期间不宜下厨为由,让谢说出做法,他跑去动手。

    试验成功后,根据成本,订好这些新做出的甜品的价格,做了菜单。然后又叫周木匠两口子出马,重新改装了桌椅,一溜儿的软椅,走简约温馨的风格。

    全准备好之后,卫螭又跑去找李淳风,请他帮忙算个黄道吉日,重新开张。李淳风当仁不让,表示,这个是他的老本行,笑称卫螭慧眼如炬。订好日期,卫螭、谢都送出帖子,请人来品尝。

    为了能更好的宣传,卫螭还印刷了不少优惠大酬宾的传单,找了一群小孩儿去发传单。这种宣传方式在古代很新奇。效果还不错。一切准备妥当,就待吉日到来。

    吉日当天,卫螭、谢都去了。如今的蛋糕店,已经改成了两层楼房。一楼是普通的座位,二楼是雅间。规模虽然比不上酒楼,但也不算小了。请了舞狮队来表扬,敲锣打鼓,咋热闹咋整。

    卫螭和谢坐在二楼临窗地座位,看着下面的情况,上门的客人不多。只稀稀落落的两三个,看来,投毒案地影响犹在。卫螭面前摆了一杯果汁,谢吃着一碗红豆粥。道:“人还是不多。”

    卫螭倒是老神在在,一脸轻松的道:“放心,没事的,会好起来的。别急,慢慢来就好。”

    谢笑道:“我并没有急,我们家的大进项并不在这。可惜没有牛奶,不然还能做更多好吃的。”

    卫螭道:“待我有时间去西市找胡商问问,看他们见过奶牛没,如果能赶几头回来,那可爽了。”

    牛奶。以前在现代时候没觉得有多金贵,来到这古代才发现少了还真麻烦。要到哪里去弄这个牛奶,还真是让人头疼。

    正说着。卫螭不经意间往外一看。惊讶得站了起来,嘀咕道:“他们怎么亲自来了?!也不知道今天准备的东西够不够吃。危险了!”

    说着就往楼下跑。谢看了一眼,不禁一笑,也跟着站起来,不过没下去。楼下,秦府、程府、李府、尉迟府四家,男男女女一大群人,都来了。程知节那大嗓门,老远卫螭就能听见:“卫小四,老夫来给你祝贺来,还不快来迎接。”

    卫螭三蹦两跳下楼,迎了上去,行礼道:“义父,义母,干娘,几位叔伯婶婶,你们……你们怎么亲自来了?”

    义母笑道:“自家孩子地店重新开张,我们怎么能不来?”

    程老夫人道:“听思思说,你们又整了不少好吃的新东西出来,我们来尝尝。”

    行完礼、寒暄一阵,迎着上楼,谢等在楼梯口,行礼拜见,干娘连忙上前一步,扶起她,道:“你都是有身子的人,见礼就不用了,小心身子才是。”

    谢抿唇一笑,道:“义母、干娘,各位婶婶,请跟思思来,我给各位介绍几道可口的甜品。”

    谢和一群女眷,到一个大雅间坐下,给推荐不少滋阴美容地滋补甜品。卫螭就和一群大老爷们儿一起坐下,叫人拿来菜单,正要介绍。程知节已很自觉的道:“都来一份尝尝就是了,还有,来壶酒。”

    卫螭巨汗,第一次听说有人上甜品店要酒喝的,不愧是程知节,出口不凡。擦擦额头冷汗,卫螭赶紧道:“程叔叔,这是蛋糕店,专卖甜品,没有酒的。有糟汤圆、糟鸡蛋,要来一份儿吗?”

    程知节哈哈笑道:“原来蛋糕店不卖酒啊,行,多

章节目录

大唐御医 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肉书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书屋并收藏大唐御医 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