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一直躲在姑妈房里。我有些懵懂,却也明白,不能让他们知道我看见了之前那一幕。姑妈卧房的后面就是王府的花园。我悄悄从后窗翻出去,跌在花丛里,然后远远离开,连滚带爬地钻进花园深处。父亲是在花园的一个山石缝隙里把我拽出来的。父亲以为我满身泥土失魂落魄的模样是因为知道自己闯了祸,便没多问。父亲带着我,随族长一同回辛家了。回家的路上我假装睡着,听见族长对父亲说,绵霜一个人救了两条命,世子若死了,王爷饶不了暮春。王府第二天就放出辛氏侧妃失足溺死的消息,还派了人装模作样地来辛家报丧。族长也装模作样地悲痛了一番。绵霜姑妈的儿子如今已是王爷了。不过从那以后我再没去过那间王府。”暮春姐姐平静地述说着,看似无波,实则泣血。我明白她为什么忽然不再笑了。她觉得自己欠了绵霜姑妈一条命。
外面传来声响,我和暮春姐姐止住对话。
一个宫女在门外说:“和妃娘娘,奴婢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丫鬟。皇后娘娘让奴婢来告诉和妃娘娘一声,淳妃娘娘得了急病,昨儿夜里没了,请和妃娘娘节哀顺变。”
说完就要走,我追着问了句:“大殿下的病好些了吗?”
“好多了,太医说已经无碍了。”说完,不等我再问她,像被鬼怪追撵着似的,着急地走了。
我看看暮春姐姐。她说:“这下你相信了吧。”
我哭了,说:“陛下那么喜欢孟冬,怎么忍心让她死?”
“孟冬不死,他的长子就得死。取一舍一,陛下在意儿子胜过喜欢孟冬。”暮春姐姐说。
“所以,那个时候,你不让我生下儿子,是怕我……”
“怕你重蹈绵霜姑妈的覆辙。”她接口。
“可是,这样会不会太……”
“太自私了,是吗?”她抢着说出我心里的话。
我无言。
“想活着,错了吗?”她问。
我依旧无言。
“想活到活不下去为止,就是错的吗?”她质问。
“不,这没错,只是……太自私了吧?”我支吾。
“自私?对,因为我想活,可我的家族需要我去死,如果我不肯死就是自私的孽子。那我的家族就不自私吗?不,没人会这么想,因为家族不是一个人,是许多人。为了许多人而牺牲一个人从来都被视为理所当然,被称为奉献。合理的奉献当然不是自私,更不是罪恶。罪恶的是我,是小小的、孤独的,想要活命的我。那许多人里包括我的父母兄弟,还有未出世的晚辈。他们都需要别人的死来交换他们更好的活着。家训是什么?不争不怒。可人要活着,有些事不得不争,有些时候不得不怒。看到孟冬被浸在水里扑腾的时候,你敢说自己心里没有怒?我每次想起绵霜姑妈临死前苦苦哀求,被勒住脖颈后死死挣扎的情景,心中的怒就宛如烧开的水,翻搅着,蒸腾着,熏得我眼花,烫得我肉疼。我也曾经相信过那四个字,相信一个传承了许久的道理必定是光明而智慧的。现在,我懂了,没有光明,也不是智慧,所谓家训,只是我们特殊的生存策略。我们还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其实身陷悲哀的诅咒而不自知。这种能续命的本领原本有个名字,叫‘海女的祝福’。真的是祝福,不是诅咒吗?多可悲呀!许多人是因为有被利用的价值才能活着,而在辛家,一切都是反的,只有没有利用价值了,才会被放任活着。”暮春姐姐有些激动,缓了口气,问我,“秋儿,你相信冬儿是自愿舍弃生命的吗?”
“我……不知道。”我说,“不过……孟冬还有二殿下和三公主,这两个孩子定然也让她牵挂,又怎能安心……”孟冬肯定是不想死的。
“因为母爱是牺牲,所以就让当母亲的女人彻底被牺牲掉吧,他们不就是这么想的?”暮春姐姐把我扶起来,硬拉到屋外。走出去不远就是花园,许多个夜晚,暮春姐姐都是光着脚在这里游荡,被宫里人当成了疯婆子。
已是暮春时节,落花纷飞,柳絮漫天。光华明明绚烂,热烈的生命却已消逝。几位进宫不久的妃嫔正在花园里玩闹。
暮春姐姐抬起手,有花瓣与飞絮从她指间穿过。
“无数杨花过无影,无声无息,不留痕迹,就像我们。”暮春姐姐轻叹,“史料里也只会记载某妃辛氏,卒于某时,没有样貌,没有名字,没有悲喜。”
我和暮春姐姐站在阴影里,望着那些年轻女人嬉戏跳动的身影,明明很近,却感觉很远,越来越远,远到有回声,远到模糊不清。
“她们是玩具,我们是工具。在这里,女人逃不出这两种命运。谁也不比谁强。谁也没资格同情谁。”暮春姐姐的声音听起来也很远。
多年后,孟冬的长子——也是陛下的长子,坐上了皇位。
暮春姐姐一直“疯疯癫癫”,倒也平平安安,顶着婉太妃的身份在郊外的别苑安度晚年,一直活到九十七岁寿终正寝。
我因为做了一些多余的事,被贬入素心殿,没搬去郊外的别苑。可我好歹活到了一百零八岁,把“海女”给我的寿
外面传来声响,我和暮春姐姐止住对话。
一个宫女在门外说:“和妃娘娘,奴婢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丫鬟。皇后娘娘让奴婢来告诉和妃娘娘一声,淳妃娘娘得了急病,昨儿夜里没了,请和妃娘娘节哀顺变。”
说完就要走,我追着问了句:“大殿下的病好些了吗?”
“好多了,太医说已经无碍了。”说完,不等我再问她,像被鬼怪追撵着似的,着急地走了。
我看看暮春姐姐。她说:“这下你相信了吧。”
我哭了,说:“陛下那么喜欢孟冬,怎么忍心让她死?”
“孟冬不死,他的长子就得死。取一舍一,陛下在意儿子胜过喜欢孟冬。”暮春姐姐说。
“所以,那个时候,你不让我生下儿子,是怕我……”
“怕你重蹈绵霜姑妈的覆辙。”她接口。
“可是,这样会不会太……”
“太自私了,是吗?”她抢着说出我心里的话。
我无言。
“想活着,错了吗?”她问。
我依旧无言。
“想活到活不下去为止,就是错的吗?”她质问。
“不,这没错,只是……太自私了吧?”我支吾。
“自私?对,因为我想活,可我的家族需要我去死,如果我不肯死就是自私的孽子。那我的家族就不自私吗?不,没人会这么想,因为家族不是一个人,是许多人。为了许多人而牺牲一个人从来都被视为理所当然,被称为奉献。合理的奉献当然不是自私,更不是罪恶。罪恶的是我,是小小的、孤独的,想要活命的我。那许多人里包括我的父母兄弟,还有未出世的晚辈。他们都需要别人的死来交换他们更好的活着。家训是什么?不争不怒。可人要活着,有些事不得不争,有些时候不得不怒。看到孟冬被浸在水里扑腾的时候,你敢说自己心里没有怒?我每次想起绵霜姑妈临死前苦苦哀求,被勒住脖颈后死死挣扎的情景,心中的怒就宛如烧开的水,翻搅着,蒸腾着,熏得我眼花,烫得我肉疼。我也曾经相信过那四个字,相信一个传承了许久的道理必定是光明而智慧的。现在,我懂了,没有光明,也不是智慧,所谓家训,只是我们特殊的生存策略。我们还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其实身陷悲哀的诅咒而不自知。这种能续命的本领原本有个名字,叫‘海女的祝福’。真的是祝福,不是诅咒吗?多可悲呀!许多人是因为有被利用的价值才能活着,而在辛家,一切都是反的,只有没有利用价值了,才会被放任活着。”暮春姐姐有些激动,缓了口气,问我,“秋儿,你相信冬儿是自愿舍弃生命的吗?”
“我……不知道。”我说,“不过……孟冬还有二殿下和三公主,这两个孩子定然也让她牵挂,又怎能安心……”孟冬肯定是不想死的。
“因为母爱是牺牲,所以就让当母亲的女人彻底被牺牲掉吧,他们不就是这么想的?”暮春姐姐把我扶起来,硬拉到屋外。走出去不远就是花园,许多个夜晚,暮春姐姐都是光着脚在这里游荡,被宫里人当成了疯婆子。
已是暮春时节,落花纷飞,柳絮漫天。光华明明绚烂,热烈的生命却已消逝。几位进宫不久的妃嫔正在花园里玩闹。
暮春姐姐抬起手,有花瓣与飞絮从她指间穿过。
“无数杨花过无影,无声无息,不留痕迹,就像我们。”暮春姐姐轻叹,“史料里也只会记载某妃辛氏,卒于某时,没有样貌,没有名字,没有悲喜。”
我和暮春姐姐站在阴影里,望着那些年轻女人嬉戏跳动的身影,明明很近,却感觉很远,越来越远,远到有回声,远到模糊不清。
“她们是玩具,我们是工具。在这里,女人逃不出这两种命运。谁也不比谁强。谁也没资格同情谁。”暮春姐姐的声音听起来也很远。
多年后,孟冬的长子——也是陛下的长子,坐上了皇位。
暮春姐姐一直“疯疯癫癫”,倒也平平安安,顶着婉太妃的身份在郊外的别苑安度晚年,一直活到九十七岁寿终正寝。
我因为做了一些多余的事,被贬入素心殿,没搬去郊外的别苑。可我好歹活到了一百零八岁,把“海女”给我的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