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黎锦俯下身亲了他的小爪子一下,说:“依你。”

    小包子消停了,黎锦问少年:“可想去解手?”昨儿他给小夫郎喂了那么多水,虽说出了不少汗,但解手也是必不可少。

    秦慕文脸红了一下,然后点头。

    黎锦把床底下夜壶拿出来,丝毫不觉得这么侍奉夫郎有什么不对。

    秦慕文跪坐起来,释放后看着阿锦把夜壶拿出去。过了一会儿黎锦进来,洗了手后,给秦慕文把洗漱的东西拿到床上,说:“擦擦脸,今儿顺风,再过一个时辰就能到了。”

    这种载客的船会在船尾处开辟一个小隔间,里面放了两个恭桶,等到了能上岸的地方再作处理。

    一般情况下自然是自己过去解决,但秦慕文现在显然不能自理,黎锦怎会嫌弃他。

    秦慕文昨儿睡得久,今日醒来后也没有睡意,精气神逐渐恢复,身上的病气也慢慢消退。

    黎锦给小包子穿了衣服,说:“阿爹昨儿发热了,身子不舒服,抱你先欠着,爹爹抱你去外面看。”

    今日天气不错,太阳出来了,不过山林间还带着水气。

    小包子趴在黎锦肩头,看了会儿就主动说:“爹爹,回。”

    黎锦:“嗯?”

    “阿爹,病。”

    黎锦笑了,说:“好。”

    正巧船家送来白粥,一家人吃过后,没多久也就到了府城的码头。

    黎锦雇了一个带蓬的牛车,先把包子抱进去,再回头来把大崽也抱进去。

    坐在牛车里,小包子一直都牵着阿爹的手,小小的身子依偎着他。

    平日里到底是秦慕文照顾小包子的时间多,晚上也是秦慕文先哄他睡着,才会去跟黎锦练字。

    小茶只照顾包子起夜,当然,包子要是真的哭闹了,还得找秦慕文。

    所以,小家伙其实很喜欢阿爹的。

    =

    黎锦在村里呆了六日,再加上路上耽误的时间,今儿正好是告假的最后一日。

    他让车夫在西街的医馆门口停了一下,自己下去买了药。

    却见医馆大堂里有几个年轻人等着煎药的时间,在一起看……府城小报。

    “我还是第一回 见到这种夫妻相处模式。”

    “你别说,我也是。我娘也可喜欢看这《杂记》了。”

    “既然你家有,你怎么还来看我买的?”

    “我、我可是个男的,我在家看这种东西,还不得被我爹打断腿。”

    “兄弟,同道中人啊,我买了小报后,都不敢回家去书房看。万一被逮到,那真是一顿好揍。”

    黎锦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秦慕文,少年一脸的不可置信。

    完全没料到,自己写的东西会被人如此喜欢着,甚至冒着‘打断腿’的风险看。

    果然,回到家后,小茶就拿着一份府城小报来,说:“老爷,这是宁兴书肆掌柜派人送来的,说以后每份都会派人来送一次。”

    但这份府城小报显然有点厚,足足有七八页。

    小茶不识字,对此知道的不多,黎锦扫了几眼,发现后面几页都是买者对《杂记》的评价。

    原来府城小报除了第一页是府城的重大新闻外,后面几页都是一些邻里间的趣事,有专门的投稿箱。

    半月前,三月初刊发布,不少人喜欢上了这轻松恬淡的《杂记》,偏偏催稿无门,只能把自己的想法投进投稿箱。

    掌柜的派人整理后,挑了些有真情实感的,派人誊抄下来,缝在给黎锦反馈的小报后面。

    其实,这杂记也算是黎锦的投稿,他们府城小报给被采纳了的投稿者都会免费发一份小报。

    但后面的‘读者反馈’,确实能展现出掌柜的用心。

    黎锦煎药后,就着秦慕文摊开的那一页,很快的扫读。

    “很羡慕著者的生活,正好初刊发的那天,我给女儿订了亲,希望她也能这么幸福。”

    第103章

    黎锦煎药到现在已经有段时间了。

    可少年面前的这页反馈一直都没翻过去,黎锦想,以秦慕文的速度,这样着实有些反常。

    所以他才会选择自己大致的扫一遍。

    除了刚刚那段,后面还有一些类似的,但基本上都是一句话。只有最后一段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

    黎锦定睛看去——

    “写给著者:

    梦寐先生,不知您能否看到我写的这张信,可我心里的话有很多,想写给您来分享。

    从字里行间中能看出您年纪不大,有了孩子,我推断您大概成亲三四年了。

    我想,您应该与我同龄,只可惜我到现在还没有孩子。虽然娘家强势,但也不能一直拦着夫君不纳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我长久怀不上,他对我的态度从最初的嘘寒问暖,成了如今的不闻不问。

    从前良人,终成陌路。我心已死。b

章节目录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回眸已半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回眸已半夏并收藏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