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做好第一个包子,被少年摆在案板上,就在少年那一串串宛如艺术品的包子尾巴上。

    黎锦思考了一下:“最后那只包子看起来歪瓜裂枣,肯定不是什么好包子。”

    少年还是第一回 见黎锦也有不会做的东西,唇角的酒窝浅浅,眼眸里深深笑意。

    黎锦还想再练习一个,就听到门外有人提高了嗓门大喊道:“黎锦,咱们找人来给你盖房子了!”

    黎锦出去净了手,打开门,果然看到两个熟悉的面孔站在门外。

    都是他之前种地时候经常见到的。

    黎锦招呼人进来:“二牛哥、大壮哥,请进。”

    李二牛跟李大牛家里沾亲带故了一点,两人年岁相近,名字索性也取了一样的。

    也是李二牛家孩子上次带着小伙伴来黎锦家里要肉吃。

    这人不好意思,就想帮黎锦做点什么。

    反正现在农忙结束,他也没活做,能帮一下也算巩固邻里感情。

    李二牛说:“咱本来说好的是下旬的第二天,但我家农活昨天就做完了,今日带着大壮来先问问你,除了盖房子,还有什么需要补的?”

    黎锦也不客气,毕竟现在不把屋顶补了,以后漏雨受苦的是自己一家子。

    他说:“我这卧室和厨房屋顶都透风,也幸好最近没下雨,要不然我家就遭灾了。”

    李大壮也是个耿直的性子,他笑道:“去年李柱子见你家漏雨,把床榻都弄潮了,叫我给你补屋顶。

    你当时死活也不肯让我帮忙,要面子的不行。

    我就想,面子哪有实际的好处来的实在?今回要不是二牛哥叫我,我说不定还不肯来。”

    黎锦知道村里人说话的习惯,那就是夸你的时候肯定得先贬一下,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

    李大壮这话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夸黎锦现在不死要面子活受罪了。

    黎锦说道:“那时候年少无知,现在总算知道错了。”

    李大壮见黎锦果然如传言中那样,像个家里的顶梁柱了。

    他也不多说,把手上的梯子支好,几下就爬了上去。

    李二牛问:“屋顶怎么样?”

    李大壮下来的时候皱着眉头,说:“有些小洞可以补,但是大洞就算用稻草补了,下大雨一样会漏水。”

    这个情况黎锦也知道,他问道:“有没有什么其他方法,补了屋顶后可以放心住些时日?”

    李二牛说:“难不成黎锦你想全换成瓦片的?”

    黎锦又问了一下瓦片的价格,然后苦笑说:“没那么多钱全换瓦片,就想着把用稻草补不好的地方换成瓦片。

    这样就算今年雨水季节到了,家里不至于漏雨。”

    最后,李大壮又去检查了厨房上的屋顶,估算了一下需要多少材料。

    “咱们这补房子的土都是自己去山里挑,一会儿咱们仨每人挑两框,我那儿的麦秆也用不上,一起和了,就能把屋顶补好。”

    黎锦当即应下。

    李二牛说:“至于瓦片,你去镇子上买一筐就行,最好再订两车烧好的泥块,明儿货到了,咱就能开始给你盖房子。”

    黎锦对建筑完全是门外汉,就听村里人的安排,一起去山里挑土。

    他这个身体虽然最近练过了,但挑着两框土,还是累得眼睛瞪大、额头上都要爆出青筋。

    李二牛和李大壮赶紧让他每框别装的那么满,给他匀出来了一点。

    他们俩的筐里本来土就是满的,现在匀了黎锦的,那土都堆成了小山包。

    黎锦知道这不是自己逞强的时候,赶紧对两人道谢。

    “黎锦啊,你这已经可以了,我俩在你这个年纪得时候,也挑不了两满框的土。”

    黎锦重新挑起扁担,累的几乎要说不出话来。

    他一门心思往前走,自然也没看到李二牛和李大壮眼里的震惊和赞赏。

    “虽说咱们十八的时候也挑黎锦这些土,但咱们跟黎锦不一样,咱从小就做农活的。

    黎锦真的被黎婶给宠坏了,现在黎婶没了,黎锦这就跟一夜长大了一样。”

    李大壮不仅赞同李二牛的说话,还补充道:“黎锦还在读书呢,以后要考上秀才,咱们村都得沾光。

    他这人读书、种田、养家三个都得管,说真的我李大壮就服他!”

    黎锦挑了这么多土,刚开始腿都在打摆子,后来走多了倒也习惯。

    但着实没精力听后面那俩人的对话。

    他出来挑土穿的就是粗布麻衣,只是没想到这土如此绵密厚实,真感觉自己肩膀要再次被磨破了。

    等三人进黎锦家门,把竹筐都摆在墙边,黎锦这才站直了身子,舒出一口气来。

    少年把刚出炉的热包子装好,在院子里支了个木板,把包子摆上去。

    又给三人盛了温水,摆上板凳:“各位快歇歇。”

    李大壮两人因着钦佩黎锦,连带着

章节目录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回眸已半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回眸已半夏并收藏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