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1
代美国之声中,伊莉莎的人气也是少有人能够匹敌的。
在无数关注的目光下,很快就到了伊莉莎录制的那一期《美国之声》放映的那一天。
“欢迎来到‘美国之声’!”卡森笑着面对镜头,激情洋溢地高声念出了自己的开场词,“这里是第十季第三轮比赛的直播现场,我是主持人卡森。”
……
在主持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许多人正好打开电视。
蕾娜有些无聊地摆弄着自己的手指甲,她对于《美国之声》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是任何一位导师的歌迷。今天打开电视纯粹是想要确认一下伊莉莎是否出现。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气鼓鼓地胡了一口气。
原来以为上一期的时候,伊莉莎就会出现,结果节目组吊了他们的胃口,蕾娜从开头看到结尾都没有见到伊莉莎的身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节目组溜了一圈。
今天要是开场十分钟没有看见伊莉莎,她就立刻换台。
蕾娜在心里暗暗地给自己立了约定。
电视上,在照例介绍完四位导师之后,卡森却没有立即开始说节目的规则,而是朝着观众席微微一笑。
“我知道上一期节目播出之后,有很多观众向NBC打来了投诉电话。”卡森说着,无奈地摊手叹了口气。
蕾娜轻轻地撇了撇嘴,她也是投诉的人群之一。感到被愚弄了智商,自然会做出相应的反击。
电视里,在台下观众的笑声中,主持人微笑着继续说下去,“但是这一期,我想这个名字会让许多人立刻尖叫起来,不管你是节目的忠实观众,还是她的歌迷,她就是——”
蕾娜在电视机前捂住了嘴巴才能让自己不至于尖叫出来,只有那个名字清晰地从耳边传来。
“伊莉莎·林!”
在这个名字映在屏幕上的时候,后台实时显示的收视率瞬间飙升。
金发的女子穿着一袭白色的长裙走上台,迎接她的掌声甚至盖过了给导师的声音。她的面容还和参加第七季《美国之声》那样年轻,只是眉眼间却多了几分沉静的色彩。
一束追光灯追随着她走上舞台,她站在舞台中央,却没有立即开始自己的演唱,而是环视了一圈场内的观众。
随即她做出了一个举动——
她靠近话筒,嘴角微笑,声音却在瞬间传到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耳中。
“美国之声,我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更新,么么叽~
第130章 首发
伊莉莎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电视机前的蕾娜立即就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同样参加了《美国之声》第七季的三位导师的眼中也流露出感慨的神情。
到现在, 《美国之声》已经举办到第十季,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从这个舞台上走出了无数新生代歌手。但是在离开节目之后,只有其中极少数的选手能够真正在音乐的道路上坚持下来, 其他选手大多因为种种原因, 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原来的行业中。
即便是有些导师在来之前就已经想清楚, 将自己的这份“导师”的工作作为一种正常的通告来看待。但是在真正相处的过程中, 见到那些选手如此直白而坦率地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在不断的磨练中在舞台上放出自己的光芒, 恐怕也很难不为之动容。但在比赛结束之后,却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选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音乐理想,各自回去做一颗社会上的螺丝钉, 只是却并没有安置在他们想象中的位置。
这样强烈的落差感, 在许多时候,比比赛中激烈的竞争还要残忍。
《美国之声》半年举行一次, 而除去比赛的时间, 真正能够留下关注度的仅仅只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大多数选手的溃败都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三个月之后, 观众的兴趣就会转移到下一季的比赛中, 或者更早地就被其他比赛给吸引去了目光,这就是娱乐市场的自然规则。
但是,伊莉莎却打破了这种规则。
在辉煌的第七季之后, 《美国之声》第八季的收视率持续暴跌,赛程过半才慢慢回升,即便是这样,最高收视率也只是与第七季的最低收视率堪堪持平。在这段时间里,伊莉莎的关注度却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持续走高。
在两个季度《美国之声》期间,她发行了自己的第一支单曲《Mistletoe》,以黑马的姿态
在无数关注的目光下,很快就到了伊莉莎录制的那一期《美国之声》放映的那一天。
“欢迎来到‘美国之声’!”卡森笑着面对镜头,激情洋溢地高声念出了自己的开场词,“这里是第十季第三轮比赛的直播现场,我是主持人卡森。”
……
在主持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许多人正好打开电视。
蕾娜有些无聊地摆弄着自己的手指甲,她对于《美国之声》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是任何一位导师的歌迷。今天打开电视纯粹是想要确认一下伊莉莎是否出现。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气鼓鼓地胡了一口气。
原来以为上一期的时候,伊莉莎就会出现,结果节目组吊了他们的胃口,蕾娜从开头看到结尾都没有见到伊莉莎的身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节目组溜了一圈。
今天要是开场十分钟没有看见伊莉莎,她就立刻换台。
蕾娜在心里暗暗地给自己立了约定。
电视上,在照例介绍完四位导师之后,卡森却没有立即开始说节目的规则,而是朝着观众席微微一笑。
“我知道上一期节目播出之后,有很多观众向NBC打来了投诉电话。”卡森说着,无奈地摊手叹了口气。
蕾娜轻轻地撇了撇嘴,她也是投诉的人群之一。感到被愚弄了智商,自然会做出相应的反击。
电视里,在台下观众的笑声中,主持人微笑着继续说下去,“但是这一期,我想这个名字会让许多人立刻尖叫起来,不管你是节目的忠实观众,还是她的歌迷,她就是——”
蕾娜在电视机前捂住了嘴巴才能让自己不至于尖叫出来,只有那个名字清晰地从耳边传来。
“伊莉莎·林!”
在这个名字映在屏幕上的时候,后台实时显示的收视率瞬间飙升。
金发的女子穿着一袭白色的长裙走上台,迎接她的掌声甚至盖过了给导师的声音。她的面容还和参加第七季《美国之声》那样年轻,只是眉眼间却多了几分沉静的色彩。
一束追光灯追随着她走上舞台,她站在舞台中央,却没有立即开始自己的演唱,而是环视了一圈场内的观众。
随即她做出了一个举动——
她靠近话筒,嘴角微笑,声音却在瞬间传到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耳中。
“美国之声,我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更新,么么叽~
第130章 首发
伊莉莎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电视机前的蕾娜立即就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同样参加了《美国之声》第七季的三位导师的眼中也流露出感慨的神情。
到现在, 《美国之声》已经举办到第十季,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从这个舞台上走出了无数新生代歌手。但是在离开节目之后,只有其中极少数的选手能够真正在音乐的道路上坚持下来, 其他选手大多因为种种原因, 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原来的行业中。
即便是有些导师在来之前就已经想清楚, 将自己的这份“导师”的工作作为一种正常的通告来看待。但是在真正相处的过程中, 见到那些选手如此直白而坦率地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在不断的磨练中在舞台上放出自己的光芒, 恐怕也很难不为之动容。但在比赛结束之后,却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选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音乐理想,各自回去做一颗社会上的螺丝钉, 只是却并没有安置在他们想象中的位置。
这样强烈的落差感, 在许多时候,比比赛中激烈的竞争还要残忍。
《美国之声》半年举行一次, 而除去比赛的时间, 真正能够留下关注度的仅仅只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大多数选手的溃败都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三个月之后, 观众的兴趣就会转移到下一季的比赛中, 或者更早地就被其他比赛给吸引去了目光,这就是娱乐市场的自然规则。
但是,伊莉莎却打破了这种规则。
在辉煌的第七季之后, 《美国之声》第八季的收视率持续暴跌,赛程过半才慢慢回升,即便是这样,最高收视率也只是与第七季的最低收视率堪堪持平。在这段时间里,伊莉莎的关注度却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持续走高。
在两个季度《美国之声》期间,她发行了自己的第一支单曲《Mistletoe》,以黑马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