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5
r
莫里森问出这句话的时候,顺着伊莉莎和艾德·希兰推特上影影绰绰的指向摸到杰里米推特账户的网友,也看见了杰里米发出来的那一篇“大作”。
1:
‘杰里米发推特了……’
2:
‘这么快?他发的什么?’
3:
‘尊重只给值得尊重的人,假如有人要来祈求尊重,下跪请求比较合理。——杰里米·克拉克森
(转自原推特)’
4:
‘他这句话说得也太过分了吧……让别人“下跪”这个要求,忒不合理。’
……
23:
‘杰里米刚刚又发了第二条推特,他说“令人尴尬的是,所谓的新人奖不过是个没有任何营养的噱头,除了一无是处的废物,还有谁会为了这个而欢欣雀跃。”他之后还在评论里回复了一位网友,说其实《Q》杂志官方也不满意今年的某些获奖选手,只是因为实在没有人选了。’
24:
‘真的假的?我觉得今年的新人歌手里,伊莉莎·林完全是碾压式的……’
25:
‘呵呵,这种话还能信?听听就过了,这个满嘴跑火车的家伙,说大话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
56:
‘杰里米·克拉克森不是什么好东西,伊莉莎·林那朵盛世白莲花更让人作呕。’
57:
‘呵呵,你是怎么得出那个结论的?@56’
58:
‘挺容易看出来的吧,绯闻歌手伊莉莎除了炒作之外还会做什么?@57’
59:
‘会作词,会作曲,能参与编曲,会唱歌,长得好,性格好……伊莉莎·林这么多的优点,我为什么要告诉你?@58”
60:
‘呵呵,请你对伊莉莎的喜爱不要那么深刻,在外圈留着就好了,别跑进来真情实感地和我抢伊莉莎的关注。’
……
264:
‘这幢楼怎么歪成这样了?
给你们贴个后续,伊莉莎又发推特了(链接)’
265:
‘这是要死磕到底的节奏吗?’
……
‘Q杂志专访伊莉莎·林:新生代的力量,美国人气歌手伊莉莎的第一年’
Q杂志官方推特在这个节骨眼上自然没有坐以待毙。
在令人气恼的颁奖礼结束后不久,主办方就已经与伊莉莎取得了联系。一开始那边还有些支支吾吾地想要将这个问题搪塞过去,但是当卡洛斯出面之后,不知道和Q杂志是如何商量的,《Q》杂志官方最终决定退一步,将事先给获奖的伊莉莎准备的采访记录提前放了上去。
伊莉莎在第一时间就转发了Q杂志的这一条官方推特,同时配上两张合照,第一张她和一位笑眯眯的格子衫女记者站在一起,第二张站在她身边的赫然是《Q》杂志的现任主编。
在《Q》杂志的专访里,除了当天的访谈记录之外,《Q》杂志还特意在底下贴了一段乐评人对于伊莉莎或者她歌曲的评价。其中不乏褒扬之辞,即便是给出意见也是有理有据并表示了对伊莉莎未来的期待,而最后一条评论来自《Q》杂志出名的乐评人,史密斯小姐——
‘伊莉莎的外形是典型的美国甜妞,但是当她站在舞台上一开嗓的时候,你会彻底地被她的歌声吸引过去。她的嗓音极具可塑性,摇滚、电音、流行、美声……她一直不断地在舞台上突破自己,就好像哈利波特里的可可多味豆,没有放进嘴里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会有什么惊喜。但是伊莉莎为听众们呈现出的,是剔除了所有难吃口味的升级版可可多味豆。
除了唱功方面的不断突破,或许容易被人忽略的是这位年轻女歌手的创作能力。或许无论在作词、作曲还是编曲上都略显青涩,但是她的进步却是显著的。截至目前,伊莉莎参与创作的歌曲可以明显地看出她前进的轨迹,但同时,她的音乐风格在保留摇滚底色的同时又不断地尝试创新融合。b
莫里森问出这句话的时候,顺着伊莉莎和艾德·希兰推特上影影绰绰的指向摸到杰里米推特账户的网友,也看见了杰里米发出来的那一篇“大作”。
1:
‘杰里米发推特了……’
2:
‘这么快?他发的什么?’
3:
‘尊重只给值得尊重的人,假如有人要来祈求尊重,下跪请求比较合理。——杰里米·克拉克森
(转自原推特)’
4:
‘他这句话说得也太过分了吧……让别人“下跪”这个要求,忒不合理。’
……
23:
‘杰里米刚刚又发了第二条推特,他说“令人尴尬的是,所谓的新人奖不过是个没有任何营养的噱头,除了一无是处的废物,还有谁会为了这个而欢欣雀跃。”他之后还在评论里回复了一位网友,说其实《Q》杂志官方也不满意今年的某些获奖选手,只是因为实在没有人选了。’
24:
‘真的假的?我觉得今年的新人歌手里,伊莉莎·林完全是碾压式的……’
25:
‘呵呵,这种话还能信?听听就过了,这个满嘴跑火车的家伙,说大话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
56:
‘杰里米·克拉克森不是什么好东西,伊莉莎·林那朵盛世白莲花更让人作呕。’
57:
‘呵呵,你是怎么得出那个结论的?@56’
58:
‘挺容易看出来的吧,绯闻歌手伊莉莎除了炒作之外还会做什么?@57’
59:
‘会作词,会作曲,能参与编曲,会唱歌,长得好,性格好……伊莉莎·林这么多的优点,我为什么要告诉你?@58”
60:
‘呵呵,请你对伊莉莎的喜爱不要那么深刻,在外圈留着就好了,别跑进来真情实感地和我抢伊莉莎的关注。’
……
264:
‘这幢楼怎么歪成这样了?
给你们贴个后续,伊莉莎又发推特了(链接)’
265:
‘这是要死磕到底的节奏吗?’
……
‘Q杂志专访伊莉莎·林:新生代的力量,美国人气歌手伊莉莎的第一年’
Q杂志官方推特在这个节骨眼上自然没有坐以待毙。
在令人气恼的颁奖礼结束后不久,主办方就已经与伊莉莎取得了联系。一开始那边还有些支支吾吾地想要将这个问题搪塞过去,但是当卡洛斯出面之后,不知道和Q杂志是如何商量的,《Q》杂志官方最终决定退一步,将事先给获奖的伊莉莎准备的采访记录提前放了上去。
伊莉莎在第一时间就转发了Q杂志的这一条官方推特,同时配上两张合照,第一张她和一位笑眯眯的格子衫女记者站在一起,第二张站在她身边的赫然是《Q》杂志的现任主编。
在《Q》杂志的专访里,除了当天的访谈记录之外,《Q》杂志还特意在底下贴了一段乐评人对于伊莉莎或者她歌曲的评价。其中不乏褒扬之辞,即便是给出意见也是有理有据并表示了对伊莉莎未来的期待,而最后一条评论来自《Q》杂志出名的乐评人,史密斯小姐——
‘伊莉莎的外形是典型的美国甜妞,但是当她站在舞台上一开嗓的时候,你会彻底地被她的歌声吸引过去。她的嗓音极具可塑性,摇滚、电音、流行、美声……她一直不断地在舞台上突破自己,就好像哈利波特里的可可多味豆,没有放进嘴里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会有什么惊喜。但是伊莉莎为听众们呈现出的,是剔除了所有难吃口味的升级版可可多味豆。
除了唱功方面的不断突破,或许容易被人忽略的是这位年轻女歌手的创作能力。或许无论在作词、作曲还是编曲上都略显青涩,但是她的进步却是显著的。截至目前,伊莉莎参与创作的歌曲可以明显地看出她前进的轨迹,但同时,她的音乐风格在保留摇滚底色的同时又不断地尝试创新融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