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此物不知小王可能一观?”

    王爷要看,云归道长再是方外之人也是要给面子的,闻言一摆手道:“王爷请随老道来吧。”

    云归道长将众人带到后山,只见悬崖边不远处有个大坑,端王等人兴奋的跑过,一看果然是才炸出的新坑。庄亦忙忙的问起了云归道长关于这□□的事,听得这道长说的头头是道,更是信服。

    大家兴奋莫名,这可真是个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那当然是要纳为己用了。

    看着众人双目放光的请自己出山炼炸/药,云归道长只是不答应:“老道乃方外之人,这俗世之事实在不便沾染。何况老道炼的此物实在不是一般之物,不敢轻易让它入俗世的。不然,岂不是有违天道......”

    众人说了好一阵也不见云归道长松口的。虽然知道高人的话总是难说的,可是今天这云归道长的话也太难说了点。既然这云归道长是卢济川介绍的,说不得他们二人有交情,于是大家将目光投向了卢济川。

    看着众人的目光,卢济川知道火候到了。卢济川站起来,对着云归道长拱拱手道:“真人,今日我们来求这个您出山,也不是为着我们的私心。乃是王爷不忍渭州百姓多受苦楚,想为百姓谋利而已。如此算来,也算是为天下生民请命。为了天下生民万物,正是顺应天道......”

    卢济川跟着云归道长一番天人万物的扯了一通,大帽子一顶顶的盖过去,顺便将自己手中的玉佩亮了出来。

    看到这玉佩,云归道长略作沉吟,对卢济川道:“也罢,老道当日欠了人情,既然如此,就借此还了吧,也好了了老道的因果。老道就随你们走上一遭。”

    “不过,老道丑话先说在前头,这炸/药只能用在挖河开山上。如有用到其它之处,老道立马回山不再理会。”

    端王当即点头:“真人请放心,此事本王应承了,你炼出来的□□绝对只用在开河挖山上。”

    听得端王这承诺,卢济川眼光一闪,端王这话说的可真聪明。

    高人答应出山,大家很是高兴,这下好了。万事俱备了。

    庄亦笑眯眯的开口道:“真人能为天下生民出世,真是生民之福。此事宜早不宜迟,还请真人即刻启程,真人以为如何?”

    云归道长点头应允。毫不客气的叫过卢济川去到后面帮忙收拾。二人一进屋,卢济川立马躬身对云归道长致歉道:“道长修仙多时,今日不得已让道长入俗世,在下给道长赔罪了。”

    云归道长却是不受他这一礼,轻轻闪开道:“昨晚祖师爷入梦,说你今日会来,并给了老道一炼药良方,让我助你一二。说来,还是老道欠了你的因果。”

    卢济川一听,颇是惭愧,正想弯腰再说什么的。云归道长却是一挥袖子道:“客套话无需多说。老道说不得能因此得一个大机缘,与你也算是互为因果,谈不上谁欠谁的。”

    高人就位,端王立马再次上书。

    一封急书递上了兴平帝御案案头,兴平帝打开看了看,轻哼道:“这李道宾还挺快的。”

    看完李道宾的信,兴平帝又拿起这折子中夹的另一份书稿看了起来。看完,大是惊叹,拍着案几笑道:“难怪这李道宾如此夸赞,果然不错。”

    见兴平帝自个儿在那儿高兴的,一旁侍立的大太监易三逗哏道:“万岁爷今儿个可是捡到宝贝了,可是得让奴才们开开眼。”

    兴平帝哈哈笑着将手中的文稿递了过去:“你这老货,总是这么奸巧。拿去看吧。”

    易三接过书稿,原来是一篇《书经》大义,只见开头就是“君子志在天下国家......”,读起来真是气势磅礴,论理充分,字里行间都是这写文之人的豪气志向,正气十足。

    易三向来是以君王笑而笑的,现在兴平帝如此高兴,何况这篇文章确实可以称得上一篇难得的好文,易三也不吝溢美之辞的跟着夸道:“恭喜皇上得良才啊。此文就是拿在殿试中,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佳作啊。”

    易三捧完场,本以为兴平帝会顺势笑笑的,谁知却见兴平帝轻轻摇头叹道:“是不是良才,也得看这卢济川能不能闯过来。”

    一听兴平帝这话,易三赶紧缩在一边装乌龟了,原来是卢淳章的孙子写的。

    兴平帝说完这话,见易三不吭气了,却是来了问他的兴致了:“你觉得这卢济川日后能不能成才啊?”

    这话问的易三心颤颤的,不过,久在帝侧的易三,对兴平帝的了解,可非同常人的。现

章节目录

簪缨复兴(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玉子双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子双泽并收藏簪缨复兴(科举)最新章节